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检验中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检验中的效果研究

王鹏

六安市中医院 安徽 六安 237000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肌红蛋白(Mb)检验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临床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0例设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均进行Mb、血清肌钙蛋白I(cTnI)检测,对比分析2组Mb、cTnI水平值,分析研究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小时、24小时以及3天Mb、TnI水平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Mb、cTnI水平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4小时、24小时、3天的Mb、cTnI水平值均比治疗前降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进行Mb检验,该检测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对判断疾病的严重性和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肌红蛋白;检验;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出现血液供应不足所导致的心脏肌肉急性缺血缺氧引发的坏死,使心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胸骨后疼痛、憋闷、出汗等临床症状,经口服硝酸盐类药物或休息后临床症状仍不能得到彻底的改善,同时伴有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的进行性改变,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心衰、心律失常以及休克,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及早的发现并诊断AMI是有效提高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当前,在针对AMI的诊断中,实验室、MRI以及心电图检查等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诊断方法的差异,其诊断结果也不尽相同[2]。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2例AMI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Mb检测,以比较分析出Mb检验在AMI患者临床检验中应用效果,现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0例设为本次研究对照组。研究组男63例,女39例,年龄为55~89岁,平均(71.65±11.23)岁,MBI指数为23~28kg/m2,平均(25.77±1.31)kg/m2;对照组男61例,女41例,年龄53~90岁,平均(72.05±10.99)岁,MBI指数为25~29kg/m2,平均(26.11±1.29)kg/m2。2组上述资料对比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参与研究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悉并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AMI确诊者;(2)无相关药物禁忌证;(3)患者配合度良好。对照组人员均为体检健康者。

1.2.2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2)有局部明显外伤者;(3)认知及意识障碍者;(4)有精神疾病者。

1.3方法

对2组均进行Mb、TnI检测,观察水平值,抽取所有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5mL置入抗凝管内,放入离心机内以2500~3000 rpm/min离心10~15min,血清分离后进行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名称:美国贝克曼库尔特Beckman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Mb,采用心梗仪(产品名称:心梗三项检测仪Getein1100)检测TnI水平值。研究组检测后给予患者进行抗凝以及溶栓等药物治疗,经过药物综合治疗后再次对患者Mb、TnI水平值进行检测,TnI正常值应为小于0.02μg/L。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Mb、cTnI水平值,并分析比较研究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4小时、24小时以及3天Mb、cTnI水平值的变化状况。

1.5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2Mb、TnI水平值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Mb、cTnI水平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Mb、TnI水平值对比

组别

例数

Mb(μg/L)

cTnI(μg/L

研究组

102

189.03±43.78

0.071±0.03

对照组

90

58.06±13.68

0.00±0.00

t

27.225

22.445

P

0.000

0.000

2.2  研究组治疗前MbcTnI水平值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4小时、24小时、3天的Mb、cTnI水平值均比治疗前降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治疗前后Mb、cTnI水平值对比

治疗时间

例数

Mb(μg/L)

cTnI(μg/L

治疗前

102

189.03±43.78

0.071±0.03

治疗后4小时

102

161.23±43.67

0.06±0.00

治疗后24小时

102

152.61±43.54

0.05±0.02

治疗后3天

102

101.22±25.31

0.02±0.01

t/P值(治疗后4小时)

4.540/0.000

3.703/0.000

t/P值(治疗后24小时)

5.957/0.000

5.882/0.000

t/P值(治疗后3天)

17.537/0.000

16.288/0.000

3 讨论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在以往对AMI的诊断中,CK-MB、LDH/LDH2和心电图都属于传统的检查手段,然而AMI发病的典型特征为突发性,心电图检测ST段会出现时高时低,T波较高等现象,不仅增加了诊断的难度,而且还会对病情的判断造成影响[3]。LDH/LDH2和CK-MB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生化检测方式,此类指标是评价心肌损害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敏感性较低,对总体的诊断敏感性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对AMI的进一步研究,通过多数临床实践发现AMI发病后受损的心肌细胞发生了大量的游离反应,并对心肌膜的完整性及通透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4],此外,心肌梗死的细胞会向周围的血液中释放化学物质,在机体进行激烈运动或骨骼受到了严重损伤时Mb水平值则会增加,因此,AMI病人在排除了激烈的运动原因后,Mb水平能够作为AMI早期诊断的主要指标[5]。此外,AMI患者的cTnI水平也是早期诊断心肌受损的重要指标,cTnI多见于骨骼肌、心肌,患者在发病后4~6小时,cTnI会迅速的在血管中沉积,因此,只有当心肌出现损伤时才能在血液中检测出较多的cTnI,其能够直接反映出AMI患者的梗死程度以及面积[6]。本文研究显示,通过检测比较AMI患者与健康体检者Mb、cTnI水平值时发现,AMI患者的Mb、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检测AMI患者的Mb水平值,可明确掌握患者的疾病情况。

综上所述,Mb检测应用于AMI患者的临床检验不但可以改善其诊断率,而且可以作为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制定临床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凤华.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血清NT-proBNP、肌红蛋白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2):97-98.

[2]李军涛,田荣英. 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肌红蛋白与脑钠肽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河北医药,2019,41(12):1779-1783.

[3]邢孔玉,黎海江,高飞,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Mb、CK-MB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16):2421-2424.

[4]任丽娜,王东,闫晓武. CK-MB、cTnT、H-FABP、MYO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J]. 贵州医药,2021,45(12):1907-1908.

[5]叶丽君,喻长法,蔡莎莎,等. 多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29(19):2356-2358.

[6]雷蕾,张娜.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c MyBP-C、 cTnⅠ、 CK-MB与Myo水平及其相关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3):42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