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类整本书阅读中提升 “概念”理解能力的实践性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学术类整本书阅读中提升 “概念”理解能力的实践性策略分析

 王海霞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100080

摘要: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概念的准确性是语文学科对高中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依据高中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概念问题,分析以学术类整本书阅读来针对性地提升高中生概念理解能力的方法、途径,探索性地提出提升“概念”理解力的教学实践性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 概念 层级构建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高中阶段更是发展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在阐述课程目标中的发展逻辑思维时要求,“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其中 “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这五个动词的指向都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关。

据此可知,高中生在阅读与表达领域的概念能力可以从概念的内涵外延、理解辨析特定语境中的概念到运用概念表达观点形成认识,分成不同层级水平。我们根据学术类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教学实践观察和相关研究结果,把逻辑思维能力中的“概念”这一能力归纳形成下三种层级水平:

水平一:能够准确理解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即能够辨识概念所揭示的事物性质,知晓概念所指称的目标对象,并能从内涵和外延的角度来界定事物。概念明确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要求和保证。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定需要借助不同的概念进行比较、辨析。这些概念之间存在各类关系,辨析有助于清楚概念本质并建构概念系统。如上位概念对下位概念的统摄作用,诸多下位概念相互联系建构其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概念体系。在《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与“差序格局”、“无讼”、“血缘”“长老统治”等形成纵向层级关系,血缘和地缘则是对比关系……,在所构建的概念关系中更容易区分各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边界。

水平二:在理解概念基本义的基础上,能够准确辨识概念的语境义,即结合具体语境分辨所使用概念所代表和指称的引申义、隐喻意、象征义等细微差别,能从表面实指看到其实际所指。辨识特定语境中的概念,充分理解其隐义、转义,才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关键。在学术类著作《美的历程》这本书中,其所论魏晋时期人的“觉醒”这一行为。“觉醒”这一概念在此处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是针对魏晋时期特殊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下,当时知识精英们在“怀疑论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是于乱世迷茫中个体生命意识的一次觉醒。这种“觉醒”不同于“五四”时期人的觉醒,更有别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觉醒。这一思维过程需要阅读者根据所论时代及概念内涵做出相应的理解与把握,正是读者理性阅读的逻辑起点。

水平三:基于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概念的基本方法,即在语言实践中运用概念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般规则,如能够定义、概括、分类并准确地使用概念表达认识,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去灵活和创造性地运用概念建构艺术空间,表达思想情感。如学术类著作《乡土中国》第十四章中有“欲望和需要”两个概念,其主要关涉到社会变迁这一问题,据此想要在阅读中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书中概念和社会变迁的实质问题,我们可以设计这一问题: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内容是否吻合“社会变迁”这一问题?请结合文中内容与时代生活分析论证这一发展战略。通过逻辑论证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性认知是一种创造性运用概念的实践性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尝试提出提升概念理解能力的教学实践建议:

(一)在阅读教学时要与言语积累与表达类的学习任务相结合,积累词语,辨识相近词语(区分近似概念),从而为理解概念的基本含义夯实基础。

掌握的词汇越丰富,对世界的认知也会随之变得宽广深邃。概念可以不断补充和完善我们的认知体系,从而使得思维更准确、活跃……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语言表达,总是概念先行,积累的同时要加强辨析,强化概念的准确性。李泽厚《美的历程》给学生做出了示范,通过理解并辨析可乃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内涵,否定其强调纯形式的审美形式,提出新的界定——即“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认为“加上了审美积淀的解说和解释,就可脱出这个论证的恶性循环”。[1]学生理解了 “有意味的形式”,无形中也具备了把握整中国艺术史的理论起点。

(二)有意识地对概念进行分类组合,建立概念系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都要在它所属的概念框架中,否则会出现糊涂误解、概念漏洞、逻辑混乱等很多问题。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在阅读中尤其是在学术类整本书的阅读中,利用其本身所具备的逻辑清晰的概念体系,练习从下位概念提炼上位概念,发展和培养逻辑思维的联系(分析)概括能力。正如杜威所言: “对所理解的概念进行组合分析,进行分类,这样青少年学生所掌握的概念,逐步摆脱零散、片段的现象,日益成为有系统的、完整的习题,学生逐步深入地领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展思维的整体系统结构,从而为他们逐步形成辩证思维创造了条件”。

[2]  如,我们借助学术类书籍如《美的历程》中 “有意味的形式”、“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赋”、“比”、“兴”、“魏晋风度”、“人的觉醒”、“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等重要概念,形成初步的艺术理论体系,提升审美理性认知,为阅读鉴赏作品运用批判性思维提供理论依据。《乡土中国》以“乡土社会”为核心概念形成的一系列概念组合,不仅为学生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的特点提供支撑,而且搭建理论框架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尽可能多的角度去理解概念,推动学生有意识地形成逻辑思维的专业性和缜密性。

  总之,发展逻辑思维首先发展概念能力。只有当学生能够运用辨析、分类、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本质属性的时候,其所掌握的概念的准确性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也就为进一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打好了良好的思维基础。

本文系 十四五北京市规划一般课题《指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高中学术类整本书阅读学程设计研究》(课题编号CDDB21422)阶段研究成果


[1]李泽厚.美的历程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27

[2]林崇德.青少年心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