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鲁迅高级中学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如何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下历史教学的难题。解决“内容多课时少”这一矛盾矛盾,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关注。
关键词:核心素养 矛盾 课堂教学
“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是高中历史部编教材实施以来,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故而也引起了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这一问题的破解对核心素养的落地大有裨益,进而有助于真正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1]]。基于此,笔者以《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为例,从结构设计、内容选择、课程实施的角度出发,再探“内容多课时少”矛盾的解决策略,以见教于方家。
一、结构设计:立足大历史观的宏观框架建构
整体而言,《纲要》以“大时序、小专题”的模式进行编排,在“时序编排、专题呈现”的内容结构下,在大历史观基础上厘清知识脉络至关重要。这不仅是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矛盾的路径之一,也是实现初高中高效衔接策略的一种尝试。大历史观强调放宽历史的视野,主张“从更长时段和更广阔的空间去考察历史发展变迁,如此更容易准确把握某一阶段的特征”[[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不仅是第一单元的教学主题,甚至可以看做是整个古代史部分甚至《纲要》(上)的核心主题之一。本课的四目重点围绕两汉对统一的巩固展开,这种“统一”不仅是通过军事行动所实现的疆域统一,更多的是通过制度建设而巩固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因此可以将本课的主旨确立为“汉之统一”,立足两汉的统一实现内容的整合,进而建构宏观框架,统摄整课的教学。具体脉络如下:
(一)汉初再次统一。秦灭六国后,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其意义不言而喻;但其统治只有十余年时间,二世而亡。因此秦的统一既有开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功绩,又有探索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历史教训。西汉初年,一方面“承秦制”,另一方面对施政方针进行调整,其目的都在于吸取秦亡的教训,进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汉初统一后的几十年,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这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奠基。
(二)汉武帝巩固统一。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内改制度,外攘四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首先,巩固政治制度层面的统一:“推恩令”的推行、中朝的设立、察举制的确立、监察制度的完备、酷吏的任用等,通过一系列政治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其次,巩固经济思想层面的统一:采取措施强化中央对经济的统管,国家对经济的“统制”扩大了财源,增强了汉王朝的经济实力。此外,与秦“焚书坑儒”不同的是,西汉通过对儒学的独尊实现了思想层面的统一,这对后世亦产生了深远影响。再次,巩固军事层面的疆域统一: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全面反击匈奴,基本解决了匈奴造成的边患问题。进而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设置都护府,全面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理,扩大了西汉的疆域。
(三)光武帝强化统一。光武帝在吸取了西汉后期的历史教训后,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强化统一的措施,巩固了中央集权,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使得皇权旁落。外戚、宦官专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产物,这也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弊端。
(四)统一之下的文化繁荣。尽管两汉政权有兴衰,但这一时期的文化是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汉朝的大一统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汉代巩固统一”的主旨下,将本课的教学脉络确定为“汉初再次统一—汉武帝巩固统一—光武帝强化统一—统一之下的文化繁荣”,这既呈现历史大趋势,遵循历史逻辑,亦能够实现教学脉络前提下的历史课堂延伸,从而助力“内容多课时少”矛盾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内容选择:基于主题教学的关键问题解决
“汉代巩固统一”既然被确定为本课主旨,接下去要做的就是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在内容多课时少的客观现实下,一线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我要讲什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科书上的信息,未必都要悉数展开讲解”[[3]]。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围绕本课主题,致力于关键问题的解决。而所谓的关键问题,一方面要符合课标要求,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可以阐述为“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相比于秦实现统一,汉的统一更多强调的是对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不仅表现在版图覆盖的疆域范围更大,而且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制度建设使得政权组织结构愈加紧密。此外,因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覆亡有着相似的模式,而课标对后面王朝的覆亡问题不再有较多表述
[[4]],本节课须重点关注两汉衰亡的原因。
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有5节课内容讲解两汉历史,与高中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初中历史教材的涵盖面广但知识浅显,高中概括性强且表述艰深,针对这种差异,建议教师将新增知识点作为本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立足历史脉络和教学主线展开教学。基于此,笔者对初中教材涉及较少的几个关键问题做简要分析。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相较前代虽有所改,但基本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非承秦不能立汉”,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制度,即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随着时间的推移,郡国并行制的弊端愈加明显,所以从文景开始,统治者即采取措施削弱藩国权力,而黄老无为思想也在武帝时期被废止。在教学中解决了汉初的“损益”,实现了秦汉史教学的衔接,这也为汉武帝的巩固统一和发展大一统的一系列措施奠基,也能够使得本节课堂的内在理路更为清晰。
中央集权问题。秦的统一标志着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而在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最盛,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集权需要“把国家一切政治权力,诸如行政权、军权、司法权、立法权、财政权、监察权、选拔用人权等,高度集中到中央政府”[[5]],教科书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诸角度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是多维度、整体性的统一,进而促使学生从整体史观的角度探究和分析问题。
豪强地主与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难以治愈的顽疾,地主采取各种卑劣手段,巧取豪夺农民的土地。而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使得土地兼并愈加严重。东汉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政权,而东汉建立后又几乎不受限制地发展壮大。东汉末年,豪强地主转化为地方割据势力,成为瓦解东汉统治的力量。最终在多方面因素的合力下,东汉王朝寿终正寝。通过东汉衰亡的原因,促使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史实,进而强化对历史发展必然性规律的逻辑分析,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使核心素养的落地成为可能。
【注释】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页。
[[2]] 葛家梅、徐文彬:《大历史观下的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2年第2期,第35页。
[[3]] 李凯:《新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大概念》,《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年第 2 期,第 36 页。
[[4]] 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79页。
[[5]] 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史哲》2009年第1期,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