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全程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8
/ 2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全程护理分析

万小梅,邓雅文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市 614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全程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月-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两组护理质量和抢救时间、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抢救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应用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效果良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抢救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全程护理;护理效果

急诊危重患者一般是由于溺水、车祸、食物中毒、突发疾病等造成的,发病具有风险大、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为了充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对其进行抢救时需要进行合适的护理措施,协助医生进行抢救,为患者争取最大化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常规的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差、细节护理不够充分、护理流程不够完善等缺陷,无法满足急诊危重患者的正常护理需求[1]。而全程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了细化,护理流程更加规范、科学,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由护理人员为监管责任人,对患者实施科学化、系统化的护理方案。相关研究指出,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可以有效协助医生的治疗,护理效果较好。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特以60例急诊危重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0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月-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1岁,平均(45.20±3.81)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3-64岁,平均(46.19±2.3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急救前护理人员做好充分准备,接到患者后进行快速分诊,实施规范化的护理操作,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一行全程护理:①院前急救:耐心快速的向家属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与基本病情,对潜在风险进行快速判断,在发出危重预警后,由于的开展急救护理工作。②快速分诊:接到患者后,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全程陪护患者,并安抚家属的不良情绪,耐心鼓励患者。对后续护理工作提前做好准备,保证与各部门进行及时配合,缩短患者的转运时间。③规范化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在认真负责的前提下,还要提前对急救护理工作做好分工,保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汇报给医生进行处理,充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抢救时间、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𝑥2)或Fisher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与抢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抢救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与抢救时间比较()

组别

n

护理质量(分)

抢救时间(min)

观察组

30

93.58±8.26

13.55±0.73

对照组

30

78.92±5.34

24.20±1.86

t

-

8.299

29.676

P

-

0.000

0.000

2.2两组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家属满意度

抢救成功率

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

30

26(86.67)

28(93.33)

2(6.67)

对照组

30

17(56.67)

20(66.67)

10(33.33)

𝑥2

-

6.648

6.667

6.667

P

-

0.010

0.010

0.010

3.结论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收治的患者大部分都是病情比较危重的,具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复杂、重要器官可能出现衰竭的情况,随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2]。进行急救时,在见到患者后第一时间就会对其实施急救措施,等病情稳定后才会由医护人员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研究发现+,在实施急救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全程护理是一种高效、科学、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符合急诊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护理需求,可以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对患者的恢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抢救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认为全程护理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模式,适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应用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效果良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抢救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杰.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6):158-159.

[2] 郝翠红.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12):37.

[3] 袁华.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服务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