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盐城市委党校,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美丽中国建设任务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举措和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目标,在新的历史阶段,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如何选择一条适合本地特点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自然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盐城为例,对新时期盐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分析,针对盐城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同时从乡村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人才培育保障机制、美丽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盐城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盐城
我国历来重视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自2004年至今已连续20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显示了“三农”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建设总体要求,制定了乡村振兴“三步走”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努力全面实现农村强、农村美、农村富的美好蓝图。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的生活,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条件,有利于升级农村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努力完善乡村居住环境,构建魅力乡村,是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关键使命,关系到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体的利益,关系到乡村文明的和谐。”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目标,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更高要求,给盐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指引了发展方向。
一、盐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盐城乡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惠农政策。整体来看,盐城乡村经济发展在整个社会中的受重视程度比较高,面向盐城农村地区的有关经济扶持政策也都得到了有效落实。同时,由于盐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差异较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有待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盐城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变之前不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提升农村特色农业的比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特色观光农业等方式优化配置农村地区资源,将更加高效、更具发展前景的乡村新经济发展体系构建起来。
(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提高盐城村民生活质量。在盐城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正确引导下,乡村地区居民的经济收入持续增长。从整体水平上看,盐城农村地区生活质量还不高,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例如,在吃、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少,广大村民精神生活方面提升的空间较大。另外,受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的影响,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得不到及时维护,这些都会影响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推动盐城美丽乡村建设,能够从乡村文明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出发,深入了解村民精神生活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通过提供多样文化服务、加快文化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有效满足村民的多样化精神生活需求。
(三)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保护盐城乡村生态环境。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农村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将“生态宜居”定义为我国乡村建设的要求,充分证明了生态环境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盐城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问题,为盐城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通过加快建设垃圾处理厂和引导村民规范处理生活垃圾等方式,实现盐城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避免农村自然环境的污染。同时,加快产业升级,引入低能耗的生产企业入驻农村,并与当地农业产业紧密配套,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盐城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不足
当前,盐城美丽乡村发展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政府财政投入是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很多项目就无法顺利实施落地。在盐城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因为资金规划不合理,造成了部分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停工,导致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严重滞后。此外,一些美丽乡村项目还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造成公共资源浪费,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在盐城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财政投入不足,个别职能部门对于政策的执行不到位,资金分配不合理,同时还存在未从地方实际需要出发进行规划建设等问题,使得本就紧缺的建设资金无法及时落实到位,给地方政府造成了很大困扰,影响了美丽乡村项目的建设进程。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这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涉及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盐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卫生间”,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二是实施一事一议铺筑“幸福路”,建设出行便利康达乡村;三是开展农房改善,打造“暖心屋”,建设业强民富田园乡村。另外,由于盐城市农村产业经济水平整体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供血能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美丽乡村建设人才不足
人才是推进发展的重要因素,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伴随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可以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人才流失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影响了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盐城市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一方面是美丽乡村建设亟需各类人才,另一方面是农村人才难以留住。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来以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持续深入推进,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成为乡村的“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强心剂,他们成为广大村民致富的引路人,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导者,还有从大城市返回家乡的农村青年,他们也逐渐加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队伍中。同时,各级政府还要继续从体制机制上吸引更多的人主动加入美丽乡村建设的“人才库”中,愿意为了美丽乡村建设扎根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三、盐城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不断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盐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展开,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要想将符合乡村实际情况的各项建设规划落实下去,还需对有关资金保障机制加以完善,在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充裕的基础上,实现对建设资金的高效化利用。例如在资金筹措方面,积极整合盐城各部门、各条线项目上的涉农资金,用足、用好各项惠民政策,积极争取耕地质量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省财政乡村振兴引导基金等项目资金,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政府拨款与村民支持的资金筹集方式,以有效缓解美丽乡村建设给盐城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2022年,盐城市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统筹资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同时,盐城的乡村振兴建设中充分整合校地企各方资源,打通人才与资金、项目、产业对接难点,拓展产业链,重点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文创制作、农耕体验和会务培训、电商平台等特色经济,将盐城打造成为“乡村创新创业孵化器”,不断探索乡村自身具备造血机能的产业循环发展新模式。
(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从乡村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基础设施覆盖了交通、环保、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能够为各领域的建设工作提供重要支持,因此要想有效开展盐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首先要根据盐城各村镇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使盐城乡村基础设施能够得到尽快改善,主要是集中在农村厕所革命、道路建设与改造、住房改善等方面。近年来,盐城市财政紧扣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连续3年每年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奖补专项资金1000万元,持续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2021年,全市新改(建)卫生户厕56172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6.63%;行政村垃圾整治达标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时推进项目实施,不断改善盐城市农村基础设施状况。
(三)建立健全美丽乡村人才培育保障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因此,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都离不开乡村人才。乡村人才要愿意来、留得住,必须不断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保障机制。盐城美丽乡村建设中面临的人才缺失问题,是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人才问题的一个缩影,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最终是人才的问题,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的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因此,要重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大力培育农业产业科技人才。政府主管部门要出台政策,鼓励特色农业企业加强自身的科技队伍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专家联系,让这些专家直接参与农产品科技项目运作和开发,把科技的力量转化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同时,要形成美丽乡村人才科学评价体系。在美丽乡村人才评价的工作中,要注重人才实绩和品德素质,不能唯学历,还应该放宽学历的要求,注重各类人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工作经历,努力形成“以德为先,注重经历,看中实绩”的科学人才评价体系。
(四)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同时明确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各个乡镇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给乡村文化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土壤。一方面,可以举办多种形式乡村文化活动,加强文明乡风建设,通过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活动来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增强村民关于乡村文化保护的意识,着力完善乡村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保持文化服务网络畅通,实现在乡村地区文化服务的全覆盖,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村民可以真正自发地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