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用于微小结肠息肉的价值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用于微小结肠息肉的价值观察

胡海波

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卫生院(东湖塘医院),江苏 无锡214196

【摘要】目的:探讨在微小结肠息肉治疗中运用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术的价值。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2.10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微小结肠息肉患者42例,均以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2例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为16.27±5.08min;经术后检查结果显示,息肉完整切除患者有40例,切除率达95.24%;大部分患者术后创面出血时间未超过2min,且冲洗后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情况。结论:以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术进行治疗,既能够有效切除患者息肉,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还不易增加患者发生并发症风险,可作为临床治疗微小结肠息肉患者重要干预方式,适宜临床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微小结肠息肉;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术;治疗效果

结肠息肉作为临床消化科常见疾病类型,指的是息肉从黏膜表面突出至肠腔,且未明确病理性质的一种息肉状病变,此疾病发生原因比较复杂,大多与遗传、生活习惯、年龄、感染等因素有关,且癌变风险比较高,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将影响到患者机体健康,甚至危及其生命[1]。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手术作为主要干预手段,主要包括有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术、氩离子烧灼术、热火钳夹除术等方法,通过切除病变处的黏膜组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癌变风险,但不同治疗方法所得到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安全性不同[2]。本次试验以分析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术在此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为目的,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对象为2021.01至2022.10在院就医的微小结肠息肉患者,数量共计有42例,在性别方面年龄最高的是78岁,最低的则是30岁,均龄为54.23±5.71岁;在性别方面,男性患者数量为24例,女性患者数量为18例;在息肉直径方面,最大的为0.8cm,最小的为0.2cm,均值为0.45±0.15cm。试验对象的纳选要求为:(1)经相关检查后证实为微小结肠息肉;(2)均满足手术治疗相关指征;(3)知晓试验开展目的且同意配合;(4)无凝血功能异常;(5)对治疗中所运用药物无过敏史;(6)试验资料齐全。排除条件为:(1)伴有炎症性肠病;(2)伴有结肠癌;(3)伴有高危出血风险;(4)伴有急性心梗病史;(5)伴有肠梗阻;(6)试验中途受其它原因影响无法继续配合试验开展而退出。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以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术作为治疗方法,术前1d指导患者进食一些无渣、流质类的食物;术前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溶液清洁肠道;在治疗前20min服用二甲硅油乳剂祛泡;仪器选择型号为奥林巴斯CF-H170I的肠镜,以专用的接冷切除圈套器将息肉套住后扩大圈套,以套住息肉四周2mm至3mm的正常组织,将其调整到6点钟处后快速将圈套器勒紧,以机械切除;借助圈套器或者内镜吸引取出切除掉的息肉组织;在完成切除工作后需观察2min左右,对于创面无法自行凝结者,可酌情以钛夹对创面实施封闭处理。术后指导患者禁食,在禁食过程中需予以静脉营养,维持机体所需基础营养;在术后2h时结合患者病情,可指导其摄入一些温凉、流质类食物;术后1d可进食一些半流质类食物;术后1周内不可进食过热、粗纤维类食物,且不可开展体力活动,需确保休息时间充足;术后1个月内不可进行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避免切口出现脱落出血、撕裂等情况;维持大小便通畅,不可用力排便,若发现存在便秘症状,可按医师要求应用开塞露等药物来促进排便。

2 结果

本组42例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为16.27±5.08min;经术后检查结果显示,息肉完整切除患者有40例,切除率达95.24%;大部分患者术后创面出血时间未超过2min,且冲洗后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情况。

3讨论

结肠息肉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病变,临床特征以腹部不适感或疼痛为主,常见类型包括增值性、腺瘤性及炎症性等,相较于其它类型,腺瘤性发生癌变风险较高,严重威胁到患者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3]。目前,临床对于此疾病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统一定论,认为其发生多因素有关,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长,以腹部不适感或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大多伴有便秘、便血等情况发生[4]。针对此类疾病,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切除,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作为常用干预手段,与电切除术相比,此治疗方式在治疗中未运用高频电,以冷切除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迟发性穿孔等并发症风险,其适应证为结肠小息肉与微小息肉,以活检钳对1mm至3mm微小息肉进行直接钳除或者以圈套器进行套扎切除,所需操作时间较短,且不易增加患者发生并发症风险,易被患者所接受[5]。在本次试验中经以42例微小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在其治疗中的价值,结果发现在经过治疗后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是16.27±5.08min,息肉完整切除率是95.24%,且患者无活动性出血现象发生,证实采取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实施治疗,具备运用有效性及可靠性。

综上所述,对于微小结肠息肉患者的治疗,将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作为治疗方式,有利于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对减少患者发生结肠癌风险及改善其预后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借鉴价值比较高。

参考文献

[1]张娟红,闫闯伟,李相云. 圈套器冷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比较[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42(10):33-35.

[2]朱峰,赵世民. 临床内镜下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治疗效果探讨[J]. 贵州医药,2022,46(05):728-729.

[3]骆震,孙常波,李江波等. 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治疗微小结肠息肉的效果观察[J]. 现代实用医学,2022,34(04):519-520.

[4]樊荣荣,范彩霞,范艳明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效果对比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7):933-935.

[5]贾国祥,荣德钊,林姬云. 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治疗结肠10 mm以下息肉效果观察[J]. 广州医药,2019,50(06):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