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44
血液透析常用于临床多种危重症治疗中,通过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可促使其体内代谢物质、毒素物质等及时排出体外,促进患者病症发展被有效缓解、相关临床症状也随之改善,生存周期因此而延长。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及患者等还需及时掌握有关血液透析常规知识,对提高患者心理接受度与配合度、促进血液透析效率明显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而本文将主要科普血液透析知识。
一、血液透析简要概述及适应群体
血液透析具体主要是指利用引流管将患者体内血液引流至透析容器中并利用与患者机体浓度高度相近电解质溶液对血液进行超滤、吸附等,促使血液内代谢产物、多余水分、毒素物质等均可被及时过滤掉,其后再将过滤后血液重新输入患者体内,促进机体循环得到有效维持,延缓患者病症发展并促使其生存周期与生存质量也可因此有效改善。临床中血液透析主要用于尿毒症、肾衰竭、各种严重性血液性疾病、代谢功能障碍、严重中毒及神经病变、胸膜炎等病症治疗中,而当患者有颅内出血、严重心力衰竭、严重休克、颅内压明显升高等病症产生时,则不可采取此种治疗方式,避免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二、围血液透析期各项配合措施
1、血液透析前各项准备措施
在进行血液透析前医护人员还需及时从多角度采取一系列准备措施,进而促使血液透析可顺利实施,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首先,需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简述与情绪安抚,尤其初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通常由于未知而产生恐惧、胆怯等各种负面情绪,对此医护人员需及时告知血液透析治疗原理、效果、在临床中使用状况、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必要性等并根据其疑问进行一一解答,及时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并尽可能满足,提高其配合性;其次,医护人员需及时根据血液透析治疗具体要求准备相应透析设备、药品等,医护人员需及时对透析设备各系统运作功能性、连续性、安全性等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需合理设定操作声音、报警声音等,避免对患者身心产生不良影响;准备药品时不仅包含透析药物,同时还需包含透析液、急救药物、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等,再次促使透析顺利性与高效性有效保障;最后,在进行血管通道建立过程中,血液透析包含紧急透析、维持性透析,医护人员需根据具体透析类型进行相应血管通道建立,尽可能保障一次穿刺成功并加强对患者穿刺点及血管通道保护力度并密切观察导管状态,当有出血、滑脱、栓塞、感染等各种症状产生时需及时进行具体因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完善措施。
2、血液透析过程中具体干预措施
血液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加强对患者各项指标及症状观察力度,其具体包含血压水平、脉搏、呼吸频率、体温变化、透析液流量及浓度与温度、血流量、每小时超滤量与肝素追加量等并以此对血液透析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发热、出汗、昏迷等各种不良症状产生,当有此类症状产生或设备报警时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另外,医护人员还需根据患者血液透析频率采取对应干预措施,针对需紧急透析治疗患者,医护人员可采取动脉穿刺术或静脉插管术进行血管通道建立,在进行动脉穿刺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充分保障一次穿刺成功并及时进行导管固定、避免针头脱落,透析完成后需对穿刺点进行20—30min压迫;在静脉插管过程中需充分保障插管部位及周围清洁性与无菌性、及时更换敷料,治疗前需先将导管内凝血块、肝素盐水等及时抽出,治疗后再用适量肝素盐水进行封管,促使导管功能性可高效保障。
3、血液透析后干预措施
血液透析结束后医护人员还需及时对患者进行一定阶段内各项指标持续性监测,回血过程中避免速度过快并加大对患者血压水平监测力度,当患者血压水平恢复正常时还需适当卧床并在其后缓慢起身,避免有低血压症状产生;透析完成后医护人员需及时根据穿刺方式对患者进行穿刺时长、力度指导,避免有出血症状产生,当患者有出血症状产生时需及时利用鱼精蛋白进行止血操作;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内蒌保护重要性及具体保护措施,以多种方式告知其临床常见异常症状及具体影响因素,当有不良症状产生时需及时就医;医护人员告知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食物补充重要性及日常常见富含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健康烹饪方式等,促使患者机体营养水平可有效保障,促进后续血液透析治疗可顺利实施;医护人员还需加强对患者体重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饮食、生活指导,确保患者各项指标始终维持在稳定范围内。另外,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护人员还需引导患者定期进行血糖、血脂、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激素等各项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线性分析,以此进行干预措施完善,尽可能保障患者身体状态稳定性,减少对其不良影响。
血液透析治疗在近年临床中使用率明显较高,通过采取此种治疗方式可促使患者生存周期及生存质量均可因此有效改善。而此种治疗方式易促使部分患者产生并发症,譬如透析膜破裂、体外循环凝血、溶血、心律失常、胸痛等,对此医护人员还需及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以此采取相应预防、改善措施,促使患者病症可高效改善。另外,在此过程中不仅需加强对患者健康知识讲述与情绪引导,同时还需引导家属加强对患者呵护、关怀力度,促使患者身心症状改善效果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