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天誉小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16-1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本单元知识是小学阶段认识立体图形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的起始课。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圆柱的学习经验对圆锥的学习将起到迁移的作用。
【学情分析】“圆柱与圆锥"是小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最后一个单元。在一年级 “图形的认识”中,学生已经结合生活中的圆柱形物品,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分一分、搭一搭等方式初步感知了圆柱的特点。五年级时全面认识了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六年级上册又认识了圆。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储备、现实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为圆柱的认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法、学法】由于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探讨,本课我采用了适时点拨、引导启发、归纳总结、课件演示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等相关的教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来获取新知识,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归纳等活动,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以及经历将长方形固定在木棒快速旋转成圆柱的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创新的能力,同时渗透转化的思想,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与转换,也就是感受圆柱的形成,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希沃5.0、鲸准课堂、粤教翔云、智能学伴、几何画板、微视频、圆柱、三角尺/直尺、小棒和长方形硬纸片、研学案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方法,引入新课
(一)重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回顾学习立体图形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唤起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二)引入新课。
二、观察体验,认识圆柱特征
(一)从实物抽象圆柱
1.出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找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点。
2.从实物抽象出圆柱透视图,指出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
(二)找一找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
(三)认识圆柱的特征
1.根据前面回顾的学习方法明确研究方向:面的数量、形状、关系。
2.小组合作,初步探究各部分的特征
研学活动一:观察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征?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研学单上,并小组内交流讨论。
(1)小组汇报:底面、侧面和高的特征 (2)教师小结圆柱的组成。
3.深入对圆柱各部分特征的探究
(1)探究两底面大小关系。通过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验证方法。
小结:用拓印、测量等方法验证圆柱上下底面是大小一样的圆。
(2)理解侧面:如果把圆柱横放,哪里是侧面?
小结:不管圆柱横放还是竖放,弯曲的面才是侧面。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思维具体化,利用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推测猜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的探究圆柱的各部分的特征。】
(3)探究高的本质
①出示高矮不同的两个圆柱,提问:哪个圆柱高,哪个圆柱矮?②什么是高?如何测高。有多少条高?学生小组内先测量,再上台汇报。 ③小结高的特征。④丰富高的感知。通过具体事例,了解生活中“高”的不同说法:厚、宽、长、深等。
【设计意图:在探索圆柱各部分特征后,利用假设、判断、验证等方法,丰富学生对圆柱特征的理解,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圆柱的高,让学生对圆柱的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4)小结圆柱的组成和特征。
(四)巩固练习。
1.书本第 17 页做一做第 1 题。
【设计意图:通过把圆柱在不同的方向上摆放,进一步巩固对圆柱本质特征的理解。】
2.快闪游戏
3.回应课前小测,反馈学习效果(判断题)。
①圆柱由2个面围成。 ②圆柱的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圆柱只能画一条高。
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④上、下两个面是圆形的物体就是圆柱。
【设计意图:与课前小测的结果作对比,反馈学生学习效果。】
4.下面图形是圆柱的是( )。(多选题)(书本第19页第1题改编)
三、面动成体,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一)初步感知圆柱形成的过程
想象一下: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二)动手操作,借助微视频突破圆柱的形成过程
1.研学活动二: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看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1)学生动手操作
(2)课件播放粤教翔云的视频看圆柱形成的过程。
追问:沿着长方形ABCD的边为轴旋转形成的圆柱有几种?(2种)
(3)完成研学案:转动长方形ABCD,生成两个圆柱。能说一说他们分别是以长方形的哪一条边为轴旋转而成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是多少?(书本17页做一做第2题)
2.借助广州共享课堂视频资源进行讲解。
3.小结长方形与旋转形成的圆柱之间的关系。
4.感受生活中面动成体的现象(用课件出示旋转门的画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面动成体”的神奇,同时使学生看到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的底面半径、高之间的关系,为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四、课外拓展
运用网络画板视频展示圆通过平移形成圆柱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平移、旋转两个运动的角度,感受“面动成体”的数学变化之妙,在二维与三维的转化、联系中形成了对圆柱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发展了空间观念。】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吧。
2.通过“鲸准课堂”进行自评。
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自我评价:
①对你自己的这节课行为表现评价:A、规范坐姿 B、虚心倾听 C、积极举手
②对这节课你的知识掌握情况评价:
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B、掌握圆柱的特征 C、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与转换
【设计意图: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以及番禺区的“融·乐”课程的要求,教学评不只是是知识方面的评价,还涉及情感态度价值管的评价,所以本自我评价和谈收获会引导学生不只是知识上的收获和评价,也引导学生从学习行为、品质等多方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