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三科830054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重症脑损伤患者行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中寒战的监测、干预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重症脑损伤患者100例为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6.0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2.00%,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到行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中的重症脑损伤患者中,可降低寒战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重症脑损伤患者;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寒战;监测;干预及护理
重型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颅脑损伤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为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寒战发生的几率,应将科学护理干预手段应用其中,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100例重症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患者采取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当患者入院以后采取微泵静脉推注冬眠合剂治疗,同时做好低温干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颅内压监测,根据数据的测评采取脱水,降温等治疗方法,降低脑疝的发生。
与此同时,做好对患者脑温,体温的监测,固定好温度传感器,提高温度监测的准确率。对降温的时间,速度详细记录,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寒战,一旦发生这一症状应采取复温护理,提高患者自身的体温。
在低温治疗当中,应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做好呼吸道湿化处理,如若患者呼吸不规则,责任医生应及时处理,降低痰液堵塞的发生。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数据进行录入,然后再将数据转化为SPSS16.0数据库,以“(n/%),X2”代表文中相关计数资料,以“t,(±s)”检验文中相关计量资料,对照实施前后相关信息,若结果表现出显著性的特征,则表明(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0.50%,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一:
表一: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观察组n=50 | 25(50.00) | 20(40.00) | 5(10.00) | 45(90.00) |
对照组n=50 | 20(40.00) | 15(30.00) | 15(30.00) | 35(70.00) |
t | 1.227 | 2.341 | 0.234 | 1.234 |
p | 0.234 | 0.121 | 0.345 | 0.215 |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6.0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2.00%,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率 |
观察组n=50 | 22(44.00) | 24(48.00) | 4(8.00) | 46(92.00) |
对照组n=50 | 18(36.00) | 20(40.00) | 12(24.50) | 38(76.00) |
2.3比较两组患者的GCS评分
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三 比较两组患者的GCS评分
组别 | 时间 | GCS评分 |
对照组 | 护理前 | (3.2±1.5) |
护理后 | (3.4±1.6) | |
观察组 | 护理前 | (2.4±1.6) |
护理后 | (6.4±1.6) |
2.4比较两组患者寒战发生几率
观察组患者当中,2例患者发生寒战,发生几率为4.00%;对照组患者当中,5例患者发生寒战,发生几率为10.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过程中应辅以护理干预手段,对患者瞳孔,意识,生命体征密切关注,以免颅内血肿的发生。同时,做好并发症预防管理,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应秉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从多个方面进行干预,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获得显著应用效果
研究显示,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0.50%,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当中,2例患者发生寒战,发生几率为4.00%;对照组患者当中,5例患者发生寒战,发生几率为10.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行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的重症脑损伤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文洁.ICU重症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舒适化浅镇静护理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2):30-33.
[2]何青青. 脑电双频指数在重症脑损伤患者镇静护理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20.
[3]朱敏娇.重症监护室重症脑损伤患者应用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02):330-331.
[4]徐燕,吴春燕,郑鹏,张文青.同质化气道护理在序贯性建立人工气道救治重症脑损伤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2):148-150.
[5]曹闻亚,张鑫,王蕊,陈晓杰,历静,李苗.重症脑损伤患者行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中寒战的监测、干预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02):58-62.
[6]张艳玲,靳立新,秦玲,邸艳花,孟秀娟.个性化循证护理联合药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04):63-64.
[7]马平叶.亚低温疗法治疗31例重症脑损伤患者的护理[J].山东医药,2004(1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