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四川阆中 6374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出生后3天左右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染现象,发病的原因主要是新生儿胃肠道系统发育不全,代谢能力较低,导致胆红素堆积体内而诱发,如果新生儿胆红素超过一定的水平则会诱发胆红素脑病,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产质量[1],因此需要对新生儿黄疸加以重视。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式是蓝光照射疗法,如果治疗的过程中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则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护理的效果不够理想[2]。本实验旨在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日龄2-22d,平均日龄(11.34±2.73)d;实验组男19例,女13例,日龄3-23d,平均日龄(12.17±1.94)d。两组患者的性别、日龄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为足月生产;资料完整;患者家属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早产儿;排除ABO溶血者;排除肺部感染或窒息者以及肝肾功能异常者。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的检测、环境护理、用药指导、母婴同室护理等。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向患者家属普及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生机制、护理方法与重点、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家属意识到每个新生儿均会患上新生儿黄疸,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提高家属的护理水平和护理的依从性。(2)检测母婴的血型,观察并记录分娩与喂养的方式。(3)每日测量患者的体重,严密检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肌张力减退、嗜睡等情况。(4)每日给予患者头部、胸部的护理,给予腹部的按摩,增加患者的胃肠蠕动能力。(5)观察和记录患者排便的形状、颜色和量,必要时给予肛周按摩。(6)给予蓝光照射治疗,检测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7)皮肤护理:每日清洁患者的皮肤,定期修剪患者的指甲,防止指甲过长而抓伤皮肤。
1.3 指标观察
1.3.1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
清晨采l患者的指尖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后进行血清胆红素的检测。
1.3.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皮疹例数+腹泻例数+发热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 用%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所降低,实验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s,μmol/L)
组别 | 例数 | 护理前 | 护理后 |
对照组 | 34 | 256.81±8.28 | 201.14±4.94 |
实验组 | 34 | 257.35±8.33 | 186.32±4.13 |
t | 0.268 | 13.434 | |
P | 0.790 | 0.000 |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分组 | 例数 | 皮疹 | 腹泻 | 发热 | 发生率 |
实验组 | 34 | 1 | 0 | 0 | 2.94 |
对照组 | 34 | 1 | 2 | 3 | 17.65 |
x2 | 3.981 | ||||
P | 0.046 |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其发病与新生儿胃肠道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密切关系,如果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超出了一定的水平可能诱发胆红素脑病,损伤新生儿的脑组织,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3]。因此应该及时采取干预的措施并严密检测患者的黄疸情况及精神状态。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式是蓝光照射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等
[4],其中蓝光照射疗法为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效果比较突出。如果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则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治疗的时间,改善预后。而常规的护理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护理服务,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而综合性护理则能够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包括严密检测患者的黄疸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喂养情况、排便情况等,涵盖了母婴护理的方方面面,有效提升护理的效果。本实验中,给予实验组34例新生儿黄疸患者综合护理,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86.32±4.1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护理的效果较好。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对患者的恢复有利。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莫美女. 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18):112-114.
[2]李男,刘致,赵莹. 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20,15(11):520-522.
[3]黄夕珍. 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1):16-17+68.
[4]张桂兰. 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