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106197804022816
摘要:建筑学是高等院校的工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人居环境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且具备较强建筑设计与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我国建筑行业仍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各大高校尤其是民办本科不断增设建筑学专业,目前的建筑市场相对来说比较多元化,各学校建筑学层次差异性较大,市场对建筑学专业的人才要求也向应用型发展,因此,要求各高校的教育方式随之转变,根据“新工科”的要求加强实践环节,推动“产学融合”,使其成为建筑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建筑学界人才教育的巨大变革。
关键词:新时代;建筑学人才;策略
引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建筑设计开始与更多领域相融合。行业的转变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紧扣行业发展前沿,调整教学内容,强化专业建设,优化培养模式,保障人才培养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然而,从现状来看,在建筑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导致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1建筑学专业建设
1.1深化教育理念,打造专业特色
建筑学是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建筑类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建设专业特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并将设计理念与历史传承、人居环境相融合,培养具备自主学习意识与工程能力,具有设计、施工、管理及相应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同时,组建跨学科的教师队伍,整合课程资源,打造吉林省品牌专业,推进省级优秀、特色教学团队建设。扩大规模、拓宽渠道、增设新专业,拟增设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智慧建筑与建造专业、建筑方向且具有明显工程意义的风景园林专业,形成完整的大建筑类学科。
1.2适应社会需求,优化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创新意识强的应用型人才,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形成多个纵向培养方向。建筑学专业逐步形成建筑设计方向、建筑技术方向,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注重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充分利用院、校、地方资源,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立项工作,以此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建筑学人才发展困境
2.1专业型与学术型人才差异化发展困境
建筑学专业实施“专业”与“学术”两类人才并行培养至今已十年有余,然而时至今日,全国建筑院校对两类学位与二级学科的关系依然缺乏共识。有的院校在各个二级学科方向均设置专业型和学术型学位;有的为专业型硕士设立了独立的二级方向;有的甚至取消学术型硕士,将所有学科方向均划为专业型硕士。这些乱象直接导致“专业”与“学术”两类人才在招生、培养、升学、就业等环节中交叉重叠。
这一问题的产生与两类人才现阶段培养目标高度相似不无关系。建筑学是兼具人文社科、技术科学、艺术设计等多重属性的古老学科。如果说专业型人才的行业定位是成为将建筑学多重属性融合于工程设计,服务国家建设的排头兵;那么学术型人才则要在其中某个方向深入探索和创新,成为驱动产业持续升级发展的后勤保障。厘清专业型、学术型学位与二级学科的对位关系,是两类人才共同发展的先决条件。
2.2专业设计人才发展困境
过去中国建筑学专业教育依托指标化的专业教育评估体系,采用规模化办学方式,能够通过标准化的设计专业技能训练,在短期内引导大量新办建筑院校有效提升专业办学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专业人才的整体培养质量,但也带来了人才能力素质同质化的问题。近年来,各建筑院校针对建筑学本科通识教育开展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也相继对主干设计课程改革和设计人才培养加以关注,然而人才基数大、技能单一仍是数十年来建筑学专业教育发展的遗存问题。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放缓,大规模快速建设基本见顶,传统市场饱和、行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加大,倒逼本科毕业生必须要“一专多能”。
2.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从建筑学内涵来看,其主要面向建筑设计、管理、科研等各个领域,培养具有较强建筑设计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应基于新工科发展方向和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能够适应岗位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实训基地,同时结合企业、行业协会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其中,运用各自的优势加强实践教学。但从现状来看,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仍然薄弱。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依托课堂教学和学校实训基地开展,但由于基础建设不足,一些学校的实训基地很难发挥作用和优势。部分高校没有与企业达成切实有效的合作,无法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此外,一些学校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3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学人才培养改革策略
3.1提供实践契机,调动学生积极性
由教师讲述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存在不利因素,纯粹重视理论教学会使建筑学学生产生理论大于实践的误区,学生理解也很困难,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该减少单纯的填鸭式理论教学,避免出现教学与实践脱钩的现象,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契机。在教学过程中,各民办高校应该增加校外实习基地,使学校教学与基地实习结合在一起,完善和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例如: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与企业合作,将设计院工程项目分配给学生完成,使他们在有限时间内了解实际工程图纸的绘制流程,调动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实习、实训、工程实践的理解,多增设一些与实践相关的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3.2教学模式多样化,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发挥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以此为基础传授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给学生布置场地设计或者建筑设计任务时,让学生自己布置任务书,从而培养学生前期策划的能力。学生针对一种建筑场地进行多版本建筑方案设计,并对场地认真观察,推演出该场地最适合的设计,并从每一版设计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对该问题加以探讨和处理,最终做出最合理、最有创造力的方案。教师在讲解时需要注意对建筑结构及构造的重视,让学生具有创造力的同时,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建筑设计,使自己的设计方案与实践挂钩,解决方案在实际施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在教学中增加模拟演示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角色,包括建筑设计师、建筑施工方、招标单位、投标单位、评审等,代表不同投标单位的学生可以根据招标单位提出的各种要求做出设计任务书和不同的方案,通过汇报竞标争取自己的方案过审,而评标专家需要评审出最适合的方案并做出自己的理解,通过模拟整个建筑招标流程,使学生了解建筑学专业现状,缩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应用型人才。
结束语
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是打破传统观念,对建筑学培养方案的更高追求。基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形成更完整、更切合实际的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教学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孔宇航.本土历史语境下的建筑设计教学探索[J].中国建筑教育,2021(1):5-12.
[2]张娜,庄敬宜,曲亮.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22(16):12-14.
[3]焦丽丽.新工科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人才现状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20):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