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人民医院,湖南 耒阳 4218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股骨骨折老年患者采用微创手术实施治疗对其肢体功能恢复影响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骨科就诊股骨骨折老年患者60例,奇偶数分配,常规组实施传统内固定术,试验组实施微创手术,疗效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试验组有较低发病率(P<0.05),术后恢复及肢体功能,均以试验组良好(P<0.05),患者行走情况、关节活动度等统计,相比术前,试验组术后行走距离明显提高(P<0.05)。结论:治疗老年股骨骨折,微创手术的开展能够充分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且具备良好手术安全性。
【关键词】微创手术;股骨骨折;老年患者;肢体功能;疗效
股骨骨折在老年人群中较为高发,原因在于人体步入老年阶段,随机体生理功能下降,骨质大量流失,促使骨骼抗击打能力减弱,进而于跌倒、摔砸等突发意外事件中出现股骨骨折[1]。微创手术作为临床新型术式,在临床骨科行疾病治疗中,可由小切口对患处予以精准处置,手术创伤小、易恢复,能够使患骨科疾病患者疾病得以尽快康复。本次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股骨骨折老年患者60例为例,分析微创手术在该疾病治疗中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骨科就诊股骨骨折老年患者60例,奇偶数分配,常规组男、女分别17例、13例,(65.15±4.21)岁;试验组男、女分别18例、12例,(65.21±4.16)岁;资料一致(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传统内固定术做股骨骨折治疗:调整患者致仰卧位,实施麻醉后,根据其骨折所在位置,做手术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肌腱、筋膜及骨膜等,直至骨折处袒露,直视下实施骨折端复位,复位满意后,使用持骨器进行固定,取适宜长度钢板,行钻孔,置入螺丝,将钢板固定于患处,做内固定处置,固定完毕后,复位游离组织,缝合切口,术毕。
试验组采取微创手术做股骨骨折治疗:予以患者麻醉后,查验其骨折位置,以闭合复位方式调整其骨骼结构,使骨骼状态得以恢复,实施临时固定后,根据骨折所在位置,做微创手术切口,骨膜剥离器对深筋膜下软组织实施分离,探及骨折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长度髓内钉,经手术切口自软组织隧道将其置入,对骨折处实施固定,固定完毕后,使用C臂透视机探查患处,观察骨折复位、固定情况,无异常即可实施消毒、切口缝合,术毕。
1.3观察指标
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统计。
统计患者术后疼痛时长、切口愈合时长及术后30天、术后60天肢体功能(Harris评分表评测,100分为中最高分,得分高者肢体功能良好)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分析。
行走情况、关节活动度汇总。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版本软件,t值、²值对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实施检验,以(x±s)、(n%)方式表示,结果呈现P<0.05,存在差异。
2.1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发病率统计,试验组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后发生率略低(P<0.05),表1。
表1股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n%)
分组 | 案例(n) | 切口出血 | 感染 | 水肿 | 血栓 | 发病率 |
常规组 | 30 | 2(6.67%) | 2(6.67%) | 2(6.67%) | 1(3.33%) | 7(23.33%) |
试验组 | 30 | 1(3.33%) | 0(0.00%) | 0(0.00%) | 0(0.00%) | 1(3.33%) |
X² | - | - | - | - | - | 5.1923 |
P | - | - | - | - | - | 0.0226 |
2.2术后恢复情况
实验组术后恢复情况,较常规组良好(P<0.05),表2。
表2股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x±s) n=60
分组 | 案例(n) | 术后疼痛时长(d) | 切口愈合时长(d) | 术后30天肢体功能(分) | 术后60天肢体功能(分) |
常规组 | 30 | 7.46±1.28 | 13.45±2.03 | 83.14±4.28 | 90.43±3.26 |
试验组 | 30 | 4.13±0.75 | 8.99±0.92 | 89.15±3.22 | 94.20±2.17 |
t | - | 12.2943 | 10.9606 | 6.1460 | 5.2727 |
P | -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2.3行走情况、关节活动度
数据比较,试验组术后行走情况、关节活动度等有较为显著恢复(P<0.05),表3。
表3股骨骨折老年患者行走情况、关节活动度(x±s) n=60
分组 | 案例(n) | 行走情况(分钟/米) | 关节活动度 (度) | ||
术前 | 术后 | 术前 | 术后 | ||
常规组 | 30 | 4.23±0.28 | 42.12±5.35 | 30.02±3.58 | 34.52±2.41 |
试验组 | 30 | 4.30±0.18 | 57.62±4.21 | 30.12±3.79 | 37.91±1.68 |
t | - | 1.1518 | 12.4704 | 0.1050 | 6.3203 |
P | - | 0.2541 | 0.0000 | 0.9167 | 0.0000 |
3.讨论
股骨骨折于老年人中较其他类型骨科疾病发病率略高,就患者群体特点而言,股骨骨折发生后,患者恢复用时较长,且疾病累及影响患者自理能力、患肢运动功能,促使其生活质量、机体生理功能等均将受到干扰,由此损害患者身心健康。
手术作为老年股骨骨折首选治疗方式,经由手术对患处快速予以处置,可使骨折处骨骼结构恢复稳定,有助于骨折端愈合,由此使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得以尽快康复。但从患者角度分析,传统开放性手术的实施,虽然可对患股骨骨折老年患者病情做到有效控制,但手术为保障操作视野,需做较长切口及患处周边组织大范围游离,有较大创伤性的同时,影响患肢微循环,促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升高,治疗安全性不及预期,且术后患者需较长时间恢复,其疾病康复时效性欠佳,微创手术是于现今临床中微创技术快速发展下所诞生的新型手术方式,行疾病治疗中,微创手术能够对患处血运、微循环等做到充分维护,因其创伤较小,且操作精准度高,可充分维护人体状态稳定,由此对患者疾病康复、术后机体生理功能恢复等产生积极影响[2]。采用微创手术方式为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做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手术中,经由小切口、软组织隧道,做骨折端复位、髓内钉置入,予以固定,促进患处骨骼结构稳定性恢复的同时,手术操作可避免骨膜损伤及患处血运异常,术后短时间患者患肢切口得以愈合,利于其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术后患者患并发症率较低,提示具备较高治疗安全性及良好治疗效果[3]。
综上,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做骨折治疗,微创手术的实施,可对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恢复做到促进,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继川, 老年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微创髓内钉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因素分析. 浙江省,永康市骨科医院,2020-12-29.
[2]裴汝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微创髓内钉治疗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