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4003
摘要:随着企业生产模式由批量生产向个性化需求的实时化生产转变,管理模式也由标准机械管理模式转变为精准异质性的智能管理模式,智能时代财务工作正朝着共享服务与大数据与会计方向转变,业财融合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以区块链、人工智能、万物互联为代表的智能时代的到来,使管理型会计人才需求持续递增,大数据时代使业财融合成为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必备能力。
关键词:业财融合;“数智化”
1 业财融合的内涵和必要性
1.1 业财融合的内涵
业财融合指业务与财务在信息、流程、组织、资源及风险多维度的全面有机融合。这意味着财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财务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掌握业务信息、挖掘业务数据、了解业务流程。它打破了以往财务与业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在IT技术支持、流程再造等工作基础上,以共同提升企业价值与管理效率为目的,不再是相互独立的部门。
1.2 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实现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统一是会计人才转型成功的重要标志。财政部在2014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大数据与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鼓励高等院校加强对大数据与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方向的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新学习观念及学习思路,以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业财融合管理型会计人才。
2 业财融合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课程教学困境
2.1 课程缺乏系统性规划
在业财融合趋势之下,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大数据与会计课程在整体上缺乏长远发展考虑,尤其是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该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做系统性规划。对专科职业教育、本科生来说,大数据与会计课程简单设计即可,但是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需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在专硕层面,课程一般偏重应用型,学硕则偏重理论型,需要灌输实证检验、探索性案例分析等构建模型设计的底层逻辑。
针对现状与未来发展形势,该课程可以凝练出多个方向:①大数据与会计是在既定目标下关于资产购置、投资、融资和管理等的决策体系,从这些决策系统出发,具备除核算、报税等基础业务外的多项财务职能,如税务筹划,成本、经营分析,预算编制,金融投资,风险管控等。每项职能都不再仅是辅助性的,而是具有价值创造性。该课程的核心方向是价值创造与维护,同时大数据与会计也是企业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②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设计课程。③我国少数财经类高校开始为财会类专业的转型升级进行布局,规划了注册会计、注册大数据与会计、智能财务3个方向,其中注册大数据与会计与智能财务方向均属于业财融合之下的大数据与会计学范畴,大数据与会计课程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为该课程缺乏系统性规划的高校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方向。
2.2 思政元素未能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
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财务会计、税务筹划、公司治理、资本运营、法律法规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要具备技术、沟通与管理实践能力,更要具备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和诚信品质。大数据与会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大数据与会计融合思想政治,应有财务管理理论,也要具有以财务化人、以管理育人的功能。课程思政将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由点扩展到面,形成财务管理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思政引领与大数据与会计知识润物细无声地讲授,培养具有高素质和职业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 业财融合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课程“数智化”人才培养方式探索
3.1 不断更新大数据与会计教学案例库
通过案例设计,突破传统财务管理思维模式,完善业财融合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理论课程体系。首先,在财务基础技能基础上完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三观”,即财务管理观、业务管理观、企业管理观,构建财、业、企三维融合的思考模式,让学生站位高、视角广、角度全。其次,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变革要紧密结合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建设课程案例库时要以知识型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以专职型技能人才培养为辅。再者,将业财融合的思维全方位嵌入大数据与会计课程。在专业核算基础上,要加强在商务沟通、第二外语、金融学、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教育,将财务分析与决策、风险控制机制、战略财务、大数据与会计战略、财务BP(业务伙伴)、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知识融入教学案例。最后,要融入有业财融合特色的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将思政元素全方位地体现在企业管理、全面预算、内外部风险管控、战略分析、物流、大数据等知识中。这是在业财融合视角下打造完整的大数据与会计课程体系的基础。实际上,大数据与会计课程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金融、国际政治等均有关联,蕴含的丰富的思政资源还远未被挖掘出来。
3.2 通过校企合作拓展课程资源,丰富大数据与会计教学内涵
对高校而言,大数据与会计课程以动态理念为前提,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经济环境变化与企业快速发展,这就离不开校企合作。通过合作拓展大数据与会计课程资源有多种方式。
一是聘请企业的财务专家,以专家讲座的方式来校为学生讲授运用大数据与会计工具的真实场景。邀请实战经验丰富的财务工作人员作为评委,参加学生论坛、仿真竞赛。因企业在每个阶段需要处理的财务管理问题不尽相同,围绕投资管理、全面预算、战略分析、全面内控、外部风险控制等模块,仿真竞赛的主题可以是多样化的,如粗放型销售增长模式向高质量销售管理模式转变的主题,或者客户信用管理、存货管理问题、供应商与供应链管理、市场需求与产业经济等相关主题。
二是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大数据与会计工作应从学校教室直接走向企业“战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室中的业务只能称之为案例,在企业中的业务才是真实的呈现。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为学生拓宽了实践平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其业务经验得到了积累。当然,在校生并不具备在企业职能部门中定岗工作的实战能力,但如果企业采用项目制形式管理学生,学生作为参与人员,在现场观察、学习、思考、执行项目,就不会因实战能力不足而搞砸企业的业绩。
三是校企开展“AI+BI”式教学合作。一方面,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企业进行研发与学习;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雇佣高校教师作为兼职软件研发人员,或者企业财务软件工程师进入高校为学生传授最新智能财务知识,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在产与教之间的脱节问题。
4 结语
目前,尽管大数据与会计课程面临诸多教学困境,但依然可以有针对性地纾困。首先,对于课程在整体上缺乏长远发展考虑的现状,结合未来发展形势,实际上可以凝练出“价值创造”“职业规划”“会计+管理+智能”等多个方向,这为该课程提供了长远的参考方向。其次,对于该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够,且思政元素未能与课堂做到无缝衔接问题,可以通过不断更新大数据与会计教学案例库来解决。同时,对教学案例库的更新还需要考虑到课程实践与教学案例挖掘的不契合问题。为了弥补在真实场景中的历练短板,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拓展课程资源,丰富大数据与会计教学内涵。再者,通过校企合作拓展课程资源,能解决高校智能实验室不能与企业直接对接的现实问题。最后,建议高校联合成立“翻转式+共享式”云课堂,以便学生更及时、高效地了解业财融合的思路、内涵、方式、案例等相关内容,高质量掌握理论前沿与实时动态。
参考文献
[1] 王爱国.智能会计:会计转型发展的方向[J].会计之友,2020(9):2-5.
[2]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大数据与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 27号[A/OL].(2014-11-14)[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