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崂山区第六中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交流,共同促进,相互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进行讨论、交流、合作、互助学习,教师则应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推论。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著名学者杨振宁也说过:“问题提得好,等于创造完成了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教师进行教学调控的重要方法。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
主问题统摄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就是用问题来组织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出可引发学生深度探究的一两个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探、合作交流进行文本的解读。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改变以往阅读教学中,一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问”和“答”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显得平淡无味;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大量的问题“肢解”成一块块“零碎材料”,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代替了本来应该有的美读、美听、美析的现象,代之以用精、少、深、活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研究并结合讲授、解惑、答疑等环节进行教学,从而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深入钻研,掌握知识,增长智能。
主问题统摄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用精、少、深、活的问题激活课堂,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省时省力,经济高效。而且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体验中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分析能力,达到阅读的一种自觉状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的热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程序如下:
(一)主问题的编写准备
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研读文本,要研究怎样设计出能在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的重要问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借助标题设问,因势利导
作品的意义是得到阅读,作品为读者预留了种种有利的位置,邀请读者进入。而作品的标题就是作者第一声呼唤,它展示的是文章中最富有吸引力和最重要的内容,它是文章的眼睛,同样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如《我的母亲》、《热爱生命》;有的暗藏玄机,意味深刻,如《生命生命》、《未选择的路》;有的题目带有象征、抒情意味,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爸爸的花儿落了》等等。从题目设问推敲作者命题的潜在意图,由题目建立与文章的关联,真正起到唤起学生阅读期待的作用。
2.扣紧“文眼”设问,牵引文章探究
“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扣紧“文眼”用一两个“问题”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可以形成生动活泼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从而提高学生品读课文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比如《伟大的悲剧》,关键字眼在“伟大”与“悲”两个词,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斯科特的南极之旅“伟大”在哪里?“悲壮”在哪里?让学生跳出个人得失的局限,深入思考南极探险在人类史上的伟大意义,培养勇敢执着追求理想的品质。
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都蕴含着作者一定的写作意图,或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或赞扬人性的美好品质,或表达人情冷暖的关注,或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或蕴涵对世人的警示,或揭示某种社会现实。 这些蕴涵在文章深层的主旨,有待于教师抓住“文眼”,设计出各种阅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3.抓精彩笔墨设问,品评美点妙要
任何一篇佳作总有精彩笔墨,或启人深思,或感人肺腑,或使人愉悦,或令人悲哀。这些笔墨皆作者发自内心,注入真情,提炼思想,而后见之于文的。设置教学问题时,抓住最精彩的笔墨,最令人动心、令人震撼之处,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认清文章的个性。像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篇语言风格鲜明的文章,被人教版、上海版等几种语文教材选用。文章写安塞腰鼓的特点,调用了一系列语言表达方式,如短句、排比、比喻、反义词、叠词的运用等,这些手段极具民族语言的特色。文中引用的诗句,铺排手法的使用,营造的意象,上追诗经“国风”“汉赋”风骨,下近唐朝边塞诗已经,与中国传统诗歌文化有明显的脉承关系。抓住这一点可以设计如下教学主问题:“文章哪些句子让你们特别强烈的感觉到安塞腰鼓传递出的那种原始的野气、奔放的热情和雄健的风气的?”“再将思考推进一步,想想为什么会是这些句子?它们在句式上有哪些特征?”这样以文章的词句理解文意,以文意认识安塞腰鼓的特点,以安塞腰鼓理解中华传统文化阳刚的一面,教师能说得通,学生能悟得透了。
4.从文章联结点设问,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理清文路,把握课文的某些联结点,诸如一个关键词、一个中心句,甚至一个过渡段,并围绕这些联结点去探究。例如在《行道树》一文的教学中,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寻找文中的中心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根据这一中心句,可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神圣的事业指什么?痛苦是什么?深沉又是什么?这样一点揭全篇,直接解决文章的教学重点,即理解本文的主旨。这样对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训练思维能力,掌握读书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主问题统摄下的课堂教学流程
1.在课文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品读课文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
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形成生动活泼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
3.在语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往往用精粹的“主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
例如在上《那树》一课时,可以这样来设计“主问题”:
1.通过对课文的解读,我发现了本文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那树的命运。课文教学的初级阶段,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树的命运。
这里要求学生围绕“那树”自读课文,从而找出概括那树命运的的一句话就是“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这个主问题的提出,使教学有了抓手,整个课堂思路清晰,流畅。
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那树在“绿着生”时有什么特点和品质?“绿着死”又该如何理解呢?它做到了“死复绿”吗?
这里要求学生围绕“那树的命运”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感知那树的特点和性格品质,初步感受那树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语言的品析,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深入挖掘那树悲惨命运的根源,从而深化主题:人类毁灭了绿色,从物质上来看,它意味着大片森林被毁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精神上,它毁灭了那树由外而内的所有精神品质,如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与人为善的精神品质,乐观豁达的胸襟,忍辱负重的品质等等。人类把地球上的绿色抹掉,其实也是抹掉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抹绿色。随之而来的灰白色不仅仅代表水泥,钢筋混凝土,它更指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之下,人类的精神极度的空虚,苍白乏味,消极颓废。越来越封闭!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假如你是那棵树,你要对人类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并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理解王鼎均先生借一棵树的生命悲剧交给了读者一份沉重的思考。
这样文章用三个主干问题串联整个教学过程,而且三个问题逐层推进,呈现出阶梯状的三个教学板块,且三个问题的探究源于课文中的语言信息又不囿于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这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动,真正提升了学生发展性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