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市第三中学 广东省湛江市 524500
摘要:立德树人背景下,地理学科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解码不断变化的、复杂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 综合思维品质,成为地理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地理综合思维之内涵”“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之问题”“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之策略”三个维度,由思考到践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理综合思维;问题;策略
一、地理综合思维之内涵
“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1]。从思维角度看,地理综合思维是具备能够从,多方面,多维度分析地理事物的思维特征的思维方式。
1.特点
(1)全面性
全面性是地理综合思维的基础特性,指认识到地理事物和现象由多个要素构成,能够找出影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全部要素。
(2)系统性
地理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各要素之间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的改变甚至整体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动态性
分析地理事物时,应注意体现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过程,即地理位置与布局的空间变化,地理事物随时间发生、发展与演化,并对地理事物的动态发展作出预测,形成辩证的发展观。
(4)整体性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综合思维不仅是对各个地理要素的分析,更强调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整体认识。
2、维度
(1)要素综合,即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以及地理 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2)时空综合,即能立足于唯物主义的理论,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
(3)地方综合,即能 立足于地理环境的区域性,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或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2]。
二、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之问题
(1)教师对综合思维内涵普遍了解,但实践中存在困难
教师普遍了解综合思维内涵,认同综合思维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但是在教学中缺乏全面的操作。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不是一两节课的事情,但现实由于课时的不足,部分老师明知传统教学不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但碍于赶进度,往往有时对学生还是回归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加之部分班级学生地理基础较为薄弱,教师精力有限等原因,很难根据每节课特点进行精准的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设计,导致培养综合思维理念成为了纸上谈兵。
(2)教师对学生综合思维培养方式较为单一
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培养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性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缺乏地理实践活动中综合思维的培养,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联系较少。另外,教师锻炼学生综合思维主要通过建构知识框架、做练习题及练习题的讲解进行,这对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是非常有限的。
(3)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不足
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一般,在处理需要综合分析的题目时往往容易出现错误或存在困难,通过在课堂观察中对学生的了解分析,得出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综合思维缺乏充足的锻炼。尽管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但很难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面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容易束手无策。实际上高中时期是学生思维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这一关键期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进行培养。
三、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之策略
(1)注重思维导图的应用,帮助搭建地理知识网络
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而且知识成分较复杂,思维导图能够将地理知识内在的逻辑思维可视化,它所具备的整合思维、建构知识体系的功能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具体化和形象化。【3】例如,在学生学习农业区位因素的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归纳整理,让学生在遇到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这一类题,都可以运用自己的综合思维进行思考解答,参考如下图。
(2) 贴近生活,在地理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不是因为它在学校里有价值 所以需要学习,而是因为它在生活上有价值所以要学习,也只有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才不至于一出学校就忘掉。”高中地理课程理念中也曾提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注重地理实践中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将生活中感知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以贴近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最好给予学生走出校园实地考察的机会,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地理事物的关系,形成深刻的学习印象,便于对所学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并用地理原理、规律解释地理现象。
如在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长岐苏村进行实地考察,并向学生提出问题:长岐苏村番薯远近闻名,试从农业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苏村番薯好吃的原因?在学习工业区位因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考查本地博铺鞋厂,分析影响博铺鞋厂生产的工业区位因素;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地理兴趣,不仅让学生将课本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而且学生通过本地走访、调查,可以对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知和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3)运用“动态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不是静态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动态性。地理知识因动态变化而显得更加丰富而有魅力,关于“动态变化”研究也会有益于促进地理综合思维向纵向发展。
比如,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时,教师在说明“南稻北麦”现象后提出问题:“是不是水稻只能在南方生长?在北方有水稻生长吗?”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探索,水稻原来在东北、西北也有生长,那为什么可以生长,请从农业区位因素角度分析。由静及动,由相同到不同,让学生对知识有很好的迁移运用。接着,老师进而提出,以前珠三角被称为北大仓,我们自种水稻,吃自家米,但现在,大家回家看看自己家买的大米,大多是来自东北的东北大米?为什么我们南方人现在大部分吃的是东北大米?通过老师的发问,引起了学生的探索思考,进而延伸到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学习,鼓励学生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既要深入教材,也要跳出教材,避免走不出课本的怪圈,学会运用自己的综合思维,动态地分析地理事物的变化,才能迎战高考的激流。
综上所述,关于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需要整体性思考的问题,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会成为教师今后地理教学重点思考方向。在日常教学上,教师应该规避阻碍学生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学生思维导图的应用、引导学生将地理和生活实践联系学习、激发学生用动态变化的眼光分析地理问题,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景保. 试论我国地理高考改革及目前地理高考命题的特点[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94-97.
【2】董春林.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培养的策略研宄[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
【3】王春婷,刘芮菡.思维导图在地理综合思维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