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与创新

刘汉

身份证号:412724199112166434

摘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治理体系建设背景下,传统乡村空间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发展需求,村庄规划作为乡村空间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面临着不断创新与变革。村庄规划作为“多规合一”指导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需要加强对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等相关基础性问题的研究。本文以新时期村庄规划编制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村庄规划编制;思考与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城乡发展逐渐呈现出不均衡态势,两极化发展较为明显,城乡发展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乡村发展落后问题,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期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1村庄规划编制现状

1.1开门规划流于形式,村民主体落实不足

长期以来村域国土空间受到多重行政主体自上而下的管控,导致自下而上的村民诉求往往被忽视,与我国村民自治的农村基层治理制度不相适应。基于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指令性下发、规划编制团队“闭门造车”以及规划成果不够通俗易懂等原因,村庄规划公众参与往往流于形式,村民发展诉求很难在规划中得以体现,村庄农业人口居住空间和农业生产功能常常被忽视,从而使得规划实施失去重要基础与支撑,与新时期村庄规划要落实“村民主体、村委主导”开门编规划的要求不相适应,更加难以适应村域国土空间高效能治理需要。

1.2村庄规划编制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脱节

编制者和使用者的分离表现为:一方面,以往的乡村建设大多是由上而下,而真正的使用者却不能真正地融入到整个规划的进程中。目前的调查是以规划者为主导,以上级政策为依据,不能充分理解群众的真实问题和主要需求;在制定了规划之后,由于缺乏对广大群众的充分了解,不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难以制定出符合当地群众需要的乡村建设方案。由于缺少与群众的交互作用,群众参与度较低,导致其结果目标不清,难以理解和运用。“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要真正实现村庄发展的一张蓝图,要让村民理解政策要求、探寻村庄特点和发展需求、吸纳村民的诉求,以合理的表达形式构建出村庄发展的一张蓝图。

1.3公众规划意识淡薄,规划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村庄规划面对的是广大农村地区,其中涉及到大面积的农用地整理、居民点拆旧搬迁等工作,与广大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大部分村民对规划缺乏了解,意识淡薄,导致村庄规划的公众参与度偏低。近年来,虽然村庄规划逐渐成为行业热点,但工作者多是由城镇规划人员组成,在村庄规划上技术水平仍然不成熟,在编制中往往将城镇规划的编制方法生搬硬套,导致现状调查未摸清、图件绘制不精细、规划目标脱离实际。部分乡镇土地管理分管领导更换频繁,加之缺乏专职村镇规划管理人员,致使规划工作难以推进。

2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与创新优化

2.1坚持分类指引原则,明确差异化规划要点

充分衔接村庄分类与县域、乡镇域村庄布局优化方案,结合当地交通区位、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特色产业等,针对不同村庄类型,因地制宜提出差异化规划引导策略,彰显地域特色,防止“千村一面”。对于待定类村庄,可以留出足够的观察和论证时间;对于一时看不准、想不好的空间用途,可以通过用途留白、空间留白、指标留白和用地兼容等弹性方式为未来发展不确定性预留空间。

2.2坚持村民主体地位,简化规划编制流程

将入村调研工作做细做实,和村委会、村民小组及村民代表开展座谈,并进行详实的入户调查,收集村庄土地利用现状的一手资料,了解村民需求,开展村庄规划宣传。简化工作流程,强调公众参与,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突出村民的主体地位,并争取乡贤、村办企业共同参与,集聚社会力量编制务实有效的村庄规划。

2.3创新规划编制方式,发挥好村民主体作用

创新村庄规划编制方式,严格落实驻点规划与公众参与要求,做实做细现场踏勘与入户调研,借助大数据、规划展板、问卷调查、手机推送、公众号发布等多样化方式,多渠道了解村民发展诉求,并在规划方案中予以回应落实;创新规划成果表达方式,通过编制亲民化表达的村民版成果,使村民能看得懂、用得上,提升村民在村庄规划中的主人翁地位以及参与感、获得感,形成规划编制单位、村两委、村民全过程参与村庄规划的长效机制。

2.4突出村庄规划特色,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规划设计应充分结合村庄实际,体现当地人文特色,深挖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尤其对历史建筑、历史文物古迹应加强重点保护,结合空间布局调整,提升村庄历史文化内涵。重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庭院美化工作,进行“厕所革命”,改造雨污合流管网,对垃圾回收及污水处理场所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2.5转变村庄单一的规划模式,推动村庄全要素内容规划发展

单一的村庄规划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村庄发展的需求。以往在进行村庄规划时,大多注重村庄空间的建设和发展,虽然有效完善了村庄住房建设、道路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内容,为村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种单一层次的村庄规划建设无法解决村庄生态保护、民俗文化保护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尤其在部分村庄,空间建设规划盲目扩张,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耕地、林业资源减少,压缩了村庄产业发展空间。因此,新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转变村庄以往单一的规划模式,推动村庄全要素内容规划发展。在实际规划时,不仅要考虑村庄建设空间,还应提高对村庄生态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历史文化发展空间的保护,最终推动村庄全要素内容的协调规划,实现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综合布局优化,助力村庄未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2.6改善村庄规划混乱现象,提升村庄规划规范性

在以往,村庄规划包含了多种规划类型、多个规划内容,比如村庄建设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等。不同类型的村庄规划侧重点不同,规划发展目标也有一定差异性,且不同类型的规范内容分属不同管辖部门,因此很容易出现规划内容重叠、冲突、混乱、规划不协调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庄国土规划的发展,导致空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这一体系要求对村庄多种类型的规划内容进行统一整合。这种整合方式并不是简单粗暴地将原有的多种类型村庄空间规划叠加在一起,而是在充分融合原本多种规划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村庄发展实际,建立明确的村庄空间开发保护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策略,最终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对村庄国土空间规范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村庄空间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并带动村庄相关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做到注重质量、从容建设。村庄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必须以尊重村民为起点,以价值引领为重心,以良性反馈为根本,才能将实用性村庄规划内化为自觉行动,转变为共同的行为准则,进而确保村庄规划编制真正做到好用、管用、实用。

参考文献

[1]陈树荣.差异化村庄规划内容要点与路径策略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2(08):38-40.

[2]耿慧志,李开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地区全域空间管控策略:基于上海市的经验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20(04):58-60.

[3]郑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初探:以福安市水田村为例[J].建设科技,2021(20):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