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委党校,山东 265400)
摘要:农业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之本,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农业农村的发展。城郊村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优势比较明显,必须有效整合资源,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才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关键词:现代农业 乡村振兴
农业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之本,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举措。可以说,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城郊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城郊村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优势比较明显,但是部分城郊村却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把资源有效整合,致使村庄没有明显的发展,村民受益不多。
(一)资金投入不足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艰巨长期且系统复杂的任务和工程,而要抓好这项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有充实的资金作保障。事实上,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资金不足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一是村庄集体经济薄弱。虽然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但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上,在公共服务的建设上,必须依靠公共财政的投入,这就要求集体经济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作为支撑,然而事实上,即便是城郊村,集体经济普遍不强。二是政府投入不足。当前,村级组织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对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依赖度较高。农村建设更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然而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专项投入的期望与专项财政的实际支付仍有较大落差。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
一是三产融合度不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三产高度融合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破冰之选。但是城郊村的三产融合程度普遍不高,致使经济效益普遍不高、农民增收效益普遍不高。二是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城郊村的农民就近进城打工机会较多,而单纯依靠传统农业收入较低,导致农民在农业上的投入较低,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三是农业加工企业带动不足。农产品生产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的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相对较少,产品加工链条不长,品牌效益不强,很难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等举措,城郊村整体面貌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水利方面,节水灌溉面积小,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部分水利工程设施陈旧,不能满足现代农业需求。此外,农村集中供暖、供气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覆盖面,不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农村,投身农村现代化建设。
(四)农民素质普遍偏低
部分农民思想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眼光短浅,追求短期利益。部分村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墨守成规、看摊守本。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创新意识不强,对新鲜事物及高科技等接受能力较差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农村经济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影响农民增收。此外,在法制意识方面,多数农民的法制意识淡薄,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直接影响着利农政策的执行与基层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快城郊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
城郊村有着偏远农村不具备的优势,必须结合自身实际、转变观念、整合各种资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一)加大农旅融合发展力度
要顺应国家政策的大趋势、大方向,顺势而为抓转型。城郊村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旅融合发展的力度,是增强城郊村现代农业活力的重要出路。要充分发挥城郊村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要加大财政专项投资与社会筹资力度,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城郊农业、休闲农业、功能农业等,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做好城郊村乡村旅游上档升级,充分挖掘、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打造,带动城郊村旅游发展升级。
(二)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城郊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很重要。要积极培育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和自生动力,鼓励农民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让农民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中增加收入。同时也要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城郊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撑。一是要积极引进人才。在引导城郊村在村农民自主创业的同时,加大力度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制定和出台科学合理的优惠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现代农业建设中。二是增强基层农技人员服务能力。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及科技人员的作用,同时依托各级职业技术学校、龙头企业和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为城郊村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生物灭草灭虫、循环农业等农业实用技术。
(四)深化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破除城郊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紧迫任务。一是要活化土地政策,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推进城郊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为发展智慧农业、功能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创造有利条件。二是深化城郊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探索符合城郊村发展的产权制度,最大程度的在发展中农民受益。三是要优化农村信贷政策。探索出台有利于增加农业信贷的激励措施,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放结构,使更多的资金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
(五)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用好各级惠农项目资金的同时,探索建立多种投融资渠道,建设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工程。水利方面,继续深化河长制改革,同时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土流失治理、防汛抗早等,推进相关项目实施,造福人民;农业综合开发方面,进一步抓好小流域治理项目,提高土地综合效益。林业方面,做好村庄绿化、美化。同时加快供气、供暖步伐,让农村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周洲.上海农村经济,2023(02)
[2]新时代天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房骏;赵昌娜;张雨辰;吕峰;赵亚洲.天津农林科技,2023(02)
[3]关于培育都市现代农业的思考[J].娄建成.新农村,2022(01)
[4]多管齐下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J].姜长云.农村经营管理,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