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秀月幼儿园 310030
【摘要】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然目前幼儿园对于美术欣赏的形式并未深化运用,因此借助“绘本欣赏”这一载体,通过绘本中的美术元素,提升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激发幼儿在线条、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美术创作能力。本文尝试探索大班幼儿通过绘本欣赏提升美术创造力的可行性,以期在欣赏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知绘本中的图案,对线条、结构、色彩等元素有初步的了解。
一、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的现状分析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够启迪幼儿对美的感知,提升幼儿的审美。大多教师了解美术欣赏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能有效开展。
1.教师重技能,忽略情感体验
(1)表达形式单一
教师刚刚拿出树叶提问:“瞧,叶子上的纹路是什么啊?”“这是叶脉。”一个小朋友回答道。“我知道了,今天肯定要画叶脉,我刚刚看到老师放白纸和笔了!”
(2)教学模式单一
创意手型画的活动中,教师找了许多手型创意画直接给孩子“参考”,“你们看,小手横着放可以变成小鱼;竖着放可以变成仙人掌;两只手放一起就变成大螃蟹。”
(3)评价方式单一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作品线条流畅、色彩鲜明,教师便连连称赞“画的真好”“很漂亮”;而线条色彩相对单一的画作,教师则回应:“好的,画的不错,下次再努力!”
分析: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表现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以简笔画、涂色绘画为主,辅以剪纸、折纸等手工,活动无新意。教师一味灌输孩子美术技巧,忽略幼儿眼中所想,心中所感,局限幼儿对于美的欣赏。评价幼儿作品时,更多关注技巧,如线条的流畅感,构图的饱满性,色彩的丰富性,评价的语言也大多是“好”“不错”等笼统话语,评价过于成人化,忽略幼儿个体差异及情感表达。
2.幼儿缺乏经验,缺乏表达途径
(1)表现内容狭隘
美工区中几位小女孩正在绘画,内容分别为“我的好朋友!”“漂亮的花朵!”“芭比公主。”之后的两周几位女孩子又几次来到美工区,他们的作品仍是这些内容。
(2)表现形式局限
小熊要过生日,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制作一张生日邀请函,“怎么制作邀请函呢?”“画一张邀请函。”“那邀请函上可以画什么呢?”“可以画蛋糕和小熊。”
(3)表现延续性不强
淇淇连续几天进入美工区都选择橡皮泥进行游戏,“我要做好吃的蛋糕。”蛋糕基本以搓圆或是辅以道具刻印为主,一个不规则的压扁的图形,就是淇淇口中的蛋糕。
分析:幼儿的创作往往来源于他接触过的事物,而幼儿接触的事物和生活经验有限,因此作品内容狭隘,主要以简笔画、涂色绘画为主,有限的创作方式与材料,局限了幼儿的创作灵感和创意表现。大班幼儿对于美术创作的表达相对成熟,但延续性不强,幼儿想要表达的事物和他表现的能力是不相符的,且没有进一步完善自己作品的意愿。
二、“绘本欣赏”和“美术表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1.绘本欣赏的重要作用:幼儿绘本通过明丽的色彩,卡通的造型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其中的美术元素,构成了孩子们眼中色彩鲜明,情景诱人的绘本故事,丰富着幼儿的生活。大班幼儿已经拥有一定的欣赏绘本的能力,在无形中幼儿通过绘本的欣赏,对造型、线条、色彩、明暗等美术元素有了初步的了解。
2.美术表达的重要意义:大班幼儿已经能够通过美术去倾诉出对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感受,《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大班幼儿的美术能力正处于象征期,他们的美术作品能够更多的反映幼儿自己的内心世界。
3.绘本欣赏与美术表达的关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学习可以划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可见,感受与欣赏是艺术学习的基础,而绘本是学龄前幼儿接触的最多、也最喜爱的,幼儿通过绘本欣赏对于美术作品的形式及美术元素有了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三、概念的界定
绘本欣赏:绘本是文学语言、美术语言和教育语言的有效结合,幼儿通过绘本欣赏,从绘本中寻找一些美术元素。本文的绘本欣赏是指幼儿在进行绘本阅读的同时,欣赏绘本中的一些美术元素。
美术表达:大班幼儿的美术创作是基于美术活动创作单一无新意的情况,旨在帮助幼儿从多维度来表达感受和想象,在创作中感受美、表现美和创作美。本文中的美术创作,是在绘本中提取造型、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将其归纳提炼、进行再创造之后进行表达。
四、研究的过程
(一)基于绘本内容“按绘本内容分”
根据绘本的内容,本文以科学性绘本和情感类绘本两大类为例,选取其中代表性的绘本科学性绘本和情感类绘本进行深入研讨。科学性绘本的绘画风格色彩明丽,角色人物形象鲜明,例《狮子烫头发》一书中狡猾的狐狸帮狮子一起想法用多种方式烫头发;其表达技巧体现在幼儿尝试探究多种方式去解决文中的困惑,如帮助狮子卷头发,并探究有哪些材料可以成为狮子的投放。同时结合幼儿园主题课程,将科学性绘本欣赏的内容融于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中,给予幼儿一种熟悉感,而后自发诱导出的创作,幼儿通过多种材料,多种方式进行再创作,得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情感类绘本的绘画风格更多为清新淡雅的风格,例《遇见春天》一书中春天是有黑白过的到彩色,色彩柔和淡雅,表达技巧也更多体现在共情,以景动情,感知四季色彩,体会冷暖色调间的交融所产生的魅力。通过引导幼儿的共情能力,真切的感受不同的情绪体验。色彩也是一种雅俗共赏,让人审美愉悦的元素,它能最直接的影响人们的情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幼儿通过观察、感受之后进行写生创作,用简单的线条和不同的颜色将心情展现出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渐渐了解直线、曲线、冷暖色调等。这些线条和色彩是幼儿最质朴的绘画语。
(二)基于绘画风格“按绘画风格分”
根据绘本的绘画风格,可以将绘本分为几大类,以彩铅画绘本、水粉画绘本和国画类绘本为例,选取其中代表性的绘本进行深入研讨。彩铅画绘本的绘画风格更多的是以简单的笔触勾勒彩色的细节;水粉画绘本的风格则是明丽的色彩,给人以冲击感;国画类绘本的绘画风格更多以大片的冷暖色调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感知民俗等。同时通过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传统民俗等为媒介,开展活动。如借助绘本欣赏的渠道,开展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切实的参与进去,与孩子一起创作;在区域中投放充分的自然材料,小小的材料,也有大大的智慧,幼儿从这些区域材料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开发无限的创意空间;而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渊远流传的文化,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便接触了许多的节日,也为一些节日的礼俗而欢喜雀跃,通过绘本的欣赏,感受中国美,昭示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着新的希望,延续着炎黄子孙的血脉。
五、研究的成效
(一)培养幼儿审美情趣
故事由生活蜕变而来,生活创造了故事,故事还原了生活。幼儿在欣赏绘本故事的同时,发现绘本故事中美的事物和现象,引导幼儿结合实际去发现美、感受美,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幼儿将故事的内容和生活中经验相结合,再进行二次创作,形成由自己理解而来的脱胎换骨的故事。幼儿天生能够欣赏美,虽然还很稚嫩,但已经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随着绘本欣赏的深入,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
(二)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美术作品是幼儿无声的语言,表达着幼儿的内心世界。丰富的绘本让幼儿有更多的方式去体验丰富的情感与多元的美术表达,也是一个多元的创作过程。过程中,幼儿对于美术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可以更细致的对人、物进行勾勒;可以用简单几笔的线条突出人、物的特征;知道了三原色、冷暖色调,可以初步用色彩来表达作品,感知当时的创作情绪。随着绘本欣赏的渐渐深入,幼儿从过去的被动学习,渐渐的从兴趣出发,化被动为主动;从过去的模仿画,渐渐发展为创意作品,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三)提升教师美育理念
本次研究,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材料提供者、创作引导者,通过幼儿在绘本中提取出的美术元素进行美术创作的一系列表现,教师进行观察、记录、反思与调整,对大班幼儿的美术创作指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幼儿的指导也由浅显逐步深入,根据幼儿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策略,进行更加深入精确的指导,在促进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发展的同时,教师的教育理念、研究策略也在不断改进,对于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成长。
(四)家园合作共同成长
家园永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亲子手工活动,体会齐心协力完成作品的满足感,提升亲子关系。“家”、“园”之间的联系,正如“绘”与“美”绘本阅读促使美术创作,美术创作反补绘本阅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绘本阅读习惯。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水乳交融。“绘”、“美”互补,“家”、“园”互助,最终的结果并非简单的1+1=2,而是1+1=无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