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3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曹玮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江苏 常州  213031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信息化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微课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在新时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微课教学方式,来整合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并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取得更显著的学习成果。本文主要从优势、原则和策略三方面出发,就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微课  初中信息技术  应用策略

引言

微课是在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形势下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践行的是碎片化教学设计理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特点,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整体提升。初中教育阶段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致力于加深学生对基础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多元课程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其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短时间内完成信息展示和交流,以及教学任务布置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消除学生的怠惰心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微课的特征

当前时代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以下几项鲜明的特征:

其一,生动形象。微课是经由教师优化设计后,整合了解说、链接、画面等元素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原本抽象的文字语言以视频的形式进行直观呈现,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理解和吸收,同时也能够借助多重感官的刺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内驱动力。其二,针对性强。微课以简短精悍的优势见长,能够在集中处理各类问题的基础上,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说明,增强学生互动的同时,帮助学生攻克学科学习的重难点部分,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其三,便捷性强。微课一般都是时长5-8分钟的电子课件,不仅能够节省教师的课上板书时间,还能够将不大的微课视频文件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方便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利用碎片时间下载、观看特定的教学内容,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突破时空界限

微课教学模式是由在线教育环境下衍生出来的,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在时空方面的限制,学生的学习也不必再局限于教室之内、课堂之上,将其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则能够大大提高该课程的灵活性和丰富性,让学生在线上学习和教师在线指导的综合推动下,取得更显著的学习效果。

(二)提升教学效率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成本、最便捷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为学生预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交流沟通,而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看,直至全部吸收,通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三)提高学习兴趣

相较于传统的板书+语言讲解的教学方式,微课显然更加新颖、生动且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在微课教学模式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始终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持续的探究动力,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好基础。

三、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采取微课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调动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趣味性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以创新为主题,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生动有趣又直观的方式进行呈现,消除学生对学习抽象信息技术知识的抵触情绪,在此基础上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实用性原则

微课教学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关键知识,同时梳理混乱的知识关系,构建更加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时要把握好实用性原则,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能力等角度出发,来制定明确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三)自主性原则

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出发,而微课教学却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因此能够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突出自主性原则,打破学生学习在时间与场地层面的限制,为学生创建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

四、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微课布置预习任务,先声夺人

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催动了信息技术教育体系的成熟,然而,部分初中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仍旧停留在“如何操作电脑”的浅薄层面上,对背后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原理,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先声夺人,以微课的方式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行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理解和记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全面了解与认知。

例如,在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搜集、整理教材及网络上的相关概念知识,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个大体认知,但概念的阐述和表达一般都是极为抽象的,要想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在预习微课中提出层层递进的教学问题,如信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人们通常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的?信息技术的诞生对信息的传递带来了哪些改变?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解认知,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微课拓展教学内容,扩而充之

教学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命脉,学生接触到的教学资源越丰富,能够吸收到的专业知识就越多。所以,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探索更多能够挖掘到教学资源的渠道,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扩而充之,除了满足学生必要的学习需求之外,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整合教学目标,以及达成这一目标的不同操作方法,并针对每种操作方法的具体实践过程录制单独的讲解视频,将其作为微课教学素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对比,分析、辨别出最便捷、最简单也最合理的操作方法,且微课本身就是以图文声像一体化的视频资料进行教学,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需要从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出发,仔细查找各种有用的教学素材,扩充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

例如,在讲解“网络购物”章节内容的时候,鉴于理论知识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与真实的新闻、数据等资源,经过整合之后,作为学生论证网络购物利弊的依据。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人们常用的网络购物网站作为案例,以微课视频的方式为学生介绍购物网站的基本功能,以及背后运营一家网店的具体流程,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申请、开设属于自己的网店,对教学内容无限顺延,拓展课堂的知识容量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微课讲解重点知识,精益求精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分为“信息”和“技术”两大板块,而信息技术也不再仅仅指代“电脑技术”,更是包含了诸如信息功能和手段等元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重难知识点进行积极的讲解和详尽的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微课在其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性分析和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和问题,以达到精益求精的学习目标,还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节奏,缓解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的抵触、厌恶等不良情绪,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有效获取信息”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提出互动性的问题,如:人类是如何获取信息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不同的答案,如通过听、读、看、触摸等方式,但这些答案明显带有学生的主观特性,无法突出教学的重点。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对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整理和讲解。首先,对微课材料中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个体获取信息的方式”“信息的传播方式”两大角度来回答问题,前者强调个体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功能来获取信息,后者则会随着时间与空间的转变而不断变化,如报纸、广播、电视广告等。其次,结合微课素材和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设置层层递进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基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整合,主动向更高阶的知识过渡,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四)微课交流学习方法,抛砖引玉

经过小学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普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知,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都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结合教学内容和方法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这一点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然而,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秉持的都是“求同”思想,虽然同样在强调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却并不会针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训练,严重破坏了学生“求异”的灵感,非常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针对这一点,在新时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分析学生学习方法的微课视频,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互通有无,从而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认识计算机”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功能、软件等知识进行学习和整理。如,关注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学生小组,可以对鼠标、键盘、内存条、显示器、等计算机的结构功能进行剖析;而关注计算机软件技能的学生小组,则可以从计算机在日常办公、数据保存、线上互动等活动中的应用角度出发,探索其价值。并要求学生以微课视频的方式来呈现小组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让学生在独立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信息技术,承认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为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变革带来更多灵感。

(五)微课开展教学实践,学以致用

初中信息技术本来就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不能单纯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开设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通过实践应用来发挥信息技术的真正价值,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微课作为一种极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围绕相关的实践操作活动,录制简短精悍的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操作演示,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

(六)微课助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面向的是班级内的全体学生。然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程度、理解能力和学习成果,统一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也许短时间就能够理解吸收,但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花费几倍的时间也无法彻底掌握,如此,慢慢就会造成班级学生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借助微课来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首先,将学生按照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层次划分;然后,针对教学知识点录制存在难度差异的讲解视频。如针对优等生的教学视频,内容应该以知识的迁移应用为主,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操作;针对学困生的教学视频,内容应该以总结概括基础知识为主,帮助学生夯实信息技术的基础,寻求更高水平的发展。

(七)微课发起复习讲解,温故知新

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学习的过程也不能一味进取,还要温故知新。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就有必要及时带领学生开展复习活动,借由微课视频完成教学中重难知识点的复习讲解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引领学生对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回忆、巩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积累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碎片化、直观化的教学手段,相较于传统的语言讲解教学模式,更具灵活性、趣味性、自主性、实用性等特点,以及更高的教学价值。而将其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充分挖掘微课的特征和优势,将其与现代课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借由微课开设更高效的预习、讲解、复习等教学活动,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唐国栋.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2(02):28-30.

[2]季小东.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12):10-11.

[3]刘秀琴.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1(09):89-90.

[4]刘冬燕.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