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探教学关键问题,穷究生本课堂机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深探教学关键问题,穷究生本课堂机理

余燕燕

浙江省乐清市建设路小学,325600

【摘  要】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但现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立足三年级课堂,深探教材提炼教学关键问题,设计适合学生起点的学习活动,构建以“关键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 关键问题;生本课堂;数学

生本教育的倡导者郭思乐教授说;“生本教育彻底贯彻着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把握知识本质,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提炼直指数学本质、涵盖教学重点的“关键问题”,调动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现今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已体现“生本教育”理念?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三种典型状况:

(一)重设计,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二)勤搭桥,忽视学生的先期学习

二、提炼关键问题,设计适合学生起点的学习活动

(一)细研教材,提炼关键问题

1.纵向分析

《四边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单元内容编排主要包括如下: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解决问题五部分。        

2.横向分析

  (1)不同版本分析

为了了解每个版本关于“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的内容编排,我翻阅了5个版本进行对比,我发现人教版、苏教版和浙教版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时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顺序,即从四边形到长、正方形的认识。北师大版和翼教版是按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顺序,北师大教材中是在在二年级先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四边形一直到四年级时在“图形分类”中出现,并无单独教学。

(二)尊重学情,聚焦关键问题

本班43名学生做了前测,通过数据分析和访谈,我们发现:24人选择了正方形,16人选择长方形,3人选择平行四边形。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都选择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对于四边形的认识,没有学生不会画、不认识,仅仅是操作上存在困难。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有效分析,我不禁思考,能否从学生最熟悉贴近学生的图形开始入手研究?能否改变教学顺序?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过程,是否更能让学生建构四边形的特征认识?

三、以关键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生本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深探关键问题:为什么他们画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所学知识,以“关键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初始,笔者从“长方形和正方形”入手,通过前测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气氛,营造愉悦的生本课堂。

   【思考】:如何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比较、归纳,得出四边形概念的本质属性,我从学生熟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入手,通过试画图形,让学生从边和角两个维度去研究平面图形,通过关键问题引领,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知方式,培养学生的几何空间观念,为下一个活动做好铺垫。

(二)深探关键问题:老师画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未知的学习都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实现正向迁移,让学生思考已有知识经验,适时地进行拓展和渗透,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思考】:通过组织量一量、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让全班同学参与到活动中,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个维度去验证图形是否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感受

图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研究其它图形当中去。

(三)深探关键问题:如何塔出长方形或正方形?

关键问题都是围绕解决核心问题而展开的,其应遵循知识发生、发展的顺序,要精准把握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力求设计尽量大的思考问题,让学生有足够思维能力发展的空间,把学生的学习带向深入,从而引发新的思考。

【思考】:学生在充分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进行拼搭图形。在选择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回顾图形的特征,通过1号袋的小棒,引出四边形,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三者图形的共性和不同。

(四)深探关键问题:2号或3号能搭出四边形吗?

关键问题的设计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引发学生去思考,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的思维是相对活跃的,如何从学生的视角去提出问题,逐步有序地去推进课堂,需要教师进行准确诊断分析。

   【思考】:在搭一搭,说一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判断并掌握四边形的特征,并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都不一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引导学生找到共性,建立四边形的空间感。

四、反思与展望

为了构建以“关键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本课我着重以下几点:

(一)穷究特殊到一般的教学过程,营造开放集萃的生本课堂。

本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起点,在学情的基础上,以学生最熟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入手展开四边形的认识。让学生经历特殊四边形的观察、比较、辨析的过程,逐步清晰一般四边形的本质特征,从而真正认识四边形。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比较、归纳,得出四边形概念的本质属性。有利于学生对各种四边形类属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形象而直观地理解概念之间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而营造开放集萃的生本课堂。

(二)穷究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构建高效民主的生本课堂。

本堂课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多次拼搭的动手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的一次次动手实践中深化对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四边形的认识。让学生经历了归纳、演绎的推理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和验证等活动,对图形进行刻画、描述,不断追问学生在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在变什么不变,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图形的本质特征。

《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发展核心素养”。在一次次的关键问题的引领中,让学生自主经历“特殊引入—多元表征—自主建构—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整体建构教学内容,达到单元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余红建.巧引善问,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9

[2]朱治国.协同学习:指向核心素养提升[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