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区发展和改革局 浙江 杭州 311400
摘要: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推进工作实现了重点用能单位、各级管理部门(包括各级政府以及集团化公司总部)、技术服务商、燃气公司、热力公司等多方联动,实现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数据与管理部门(各级政府以及集团化公司总部)的数据同步化,为重点用能单位下一步开展节能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政府以及集团化运作的大型企业制定宏观能源调控政策以及进一步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关键词:能源管理;信息化;节能
引言
为全面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支撑国网新时代发展布局落地和提高沿海区域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国网沧州供电公司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协调属地政府和源、网、荷、储等优质企业资源,构建基于电网联络中介的“源、网、荷、储”四端企业优势互补管理机制,深化源网协调、网荷互动、荷储融合、源荷协同在沿海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创新实践,推动“源”侧互补、“网”侧协调、“荷”侧互动、“储”侧互助,实现能源供应清洁化、推动能源消费低碳化、支撑能源转型多元化、助力互联效益最大化,高质量打造以“陆海能源联动、岸湾电能互济”为特色的渤海新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系统解决电网架构薄弱问题,满足负荷快速发展和高可靠用能需求,不断提高沿海区域多元负荷接入、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能源安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流现代化能源强企。
1用能现状分析
工业企业在我国能源消费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工业企业约占其中的70%,煤炭、化工、水泥、钢铁等重点耗能企业的电能占整个工业用电的60%以上,而单位能耗量却超出国外先进水平的40%,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许多企业由于管理、工艺、技术等方面原因,能源利用率普遍偏低,因此通过技术手段减少能源支出、提高利润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在能耗方面总体还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状态,不仅能源消耗较大,而且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必须构建一套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能源管理体系,从而推进工业企业的加速发展,帮助企业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
2双碳背景下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进
2.1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快企业重组,增强企业金融协作
深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降低能源企业对政策的依赖度。推进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能源企业财政税收补贴机制,构建财政税收扶持评价标准体系,对发展新能源企业和传统能源企业升级改造实施精准投资,通过系统立法、严格执法、全面监督等法治途径,打击能源企业套取国家资源行为,改掉能源企业“等靠要”传统思想,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企业绿色价值,提高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将国家资源投资在真正需要的能源企业建设中,激发能源企业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降低对国家政策的依赖。加快推进能源企业重组整合。能源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能源企业重组整合不仅可以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且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能源企业在转型中面临的资金、技术等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各能源企业的自身优势,取长补短,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例如,202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进行了重组,推动了我国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增强了资源整合和协同发挥,提高了我国化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化学工业高质量发展。
2.2加强宣传,加强重点用能单位对本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的了解与认识
任何先进的工具都离不开人的管理与控制,因此对于先进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亦是如此。能源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管理人员的成本,降低能源浪费。但是从部分已经完成能源管理信息系统重点用能单位的走访情况来看,企业中依然存在对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粗放式的能源管理等传统理念依旧存在。企业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互联网+”与节能行业结合的产物,利用先进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企业能源管理的精细化,降低能源的使用成本与管理成本。只有管理者真正了解到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并切实推进本单位系统的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到先进工具的真正用途。
2.3“网”侧协调,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消费低碳化
高效解决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纳、就近利用问题。研发并安装了大功率电器柔性调控嵌入模块和智能插座,实现对空调、热水器等家庭用能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功率调控。深入研究探索客户可调节负荷、电源、储能纵深感控、双向互动,以分布式储能、微网、充电桩、中央空调等柔性负荷为重点,在实施客户内部用电态势纵深感知的基础上,建设用电侧聚合资源池,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可调资源柔性调控系统,承载用电侧运行、监控、调度和源网荷储聚合响应、集成控制,解决了新型电力系统下多元主体给能源生产和消费带来更多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的问题,实现源网荷储充分协同互动。实施碳排检测,支撑全社会低碳转型。依托河北省碳减排管控平台,创新提出含电量因子的碳轨迹碳采集和碳排放综合监测方案。利用碳排放数据与深度分析挖掘技术,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碳排检测体系,为各方碳资产管理提供依据,为管控渤海新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依据碳排放数据,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开展优化策略研究,根据绿色能源出力情况,优化园区用电方式与用电结构,从节能、储能,灵活响应、绿色替代,增加碳汇等角度提出具体方案。碳排放检测平台应用于企业碳排放监测与统计分析中,为企业提供节能降碳优化模型,提出优化措施与建议,提高企业碳资产管理水平,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在“双碳”目标的检测和实现能力。
2.4系统整体业务设计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覆盖了“源-网-荷-储”全对象的能源管理及优化。能源供应端不仅包含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同时实现了绿色能源供应,例如:太阳能、风能、空气能、地热能、生物质能。传输端涵盖了水网、气网、热网、冷网以及微电网的调节管控。用户端通过本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能宝智能网关设备实现边缘终端(水、电、气、冷、热等计量设备)的在线监测及智能管控,完成能源的精细化测量。储能端负责多余能源的智能调度,通过相变储能、化学储电等储能技术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耗能谷峰阶段进行供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避免能源浪费。
结语
能源企业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艰巨繁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也非一蹴即至。能源企业应立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深入推进能源革命要求,以我国能源分布与储备的基本国情为基础,坚持先立后破、统筹谋划,推进新旧能源有序稳妥替代,积极稳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参考文献
[1]莫君媛.“双碳”背景下化石能源国企绿色低碳转型探索[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2(6).
[2]刘波,谢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研究[J].国际石油经济,2022,30(5).
[3]郁建飞.基于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的发展研究[J].财经界,2021(26).
[4]丁腾波,刘宏波,吴聘.智慧能源体系信息通信技术构架及实施方案[J].发电技术,2020,41(02):150-159.
[5]卢婕,刘向向,周琪,等.支撑居民智慧能源的多能源协调综合控制技术[J].可再生能源,2020,38(11):1534-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