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万仁玲

永善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摘要:目的: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Braden评分、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rade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重症监护室;应用

引言

急救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急救范围广,涉及很多科室的内容。对危急人员的急救时间非常关键,是医护人员面对紧急时刻应变能力的体现,同时也考验着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护理能力。提高急救护理的质量就等于是对患者的预后进行了改善,提高护理效果,也能够增加危急人员的生存率,改善医患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创伤、休克、感染等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心肺复苏术后需对其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者;(3)有严重并发症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4)严重的代谢性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等内分泌危象患者;(5)各种原因大出血、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6)脏器移植术后及其他需要加强护理的患者。排除标准:(1)不能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中获益的患者;(2)病情为慢性状态的患者;(3)急性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已基本纠正。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本特征均等的情况下随机分成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在20~70岁,平均年龄(51.78±12.45)岁;疾病类型:循环系统疾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严重创伤7例,其他重症疾病11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在23~67岁,平均年龄(53.21±8.97)岁;疾病类型:循环系统疾病13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严重创伤6例,其他重症疾病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内容得到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①建立无缝责任护理组。根据护士的护理年龄、专科知识、技能、学历、职称、实际工作能力、个性特征等综合评价,分层管理团队责任制,明确职责。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所有护士都参与了这批患者的交接工作。护士长是组长,主要职责是收集班次信息,检查治疗护理完成情况,带领护士交接、报告病情、说明注意事项、撰写班次报告。护士长要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负责,对初级护士进行护理指导。责任护士带领护士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统筹安排本群体工作,实施护理流程质控,指导同班初级护士开展护理业务。护士负责患者的基本护理,每位护士负责2~4例患者,做到岗位到人、任务到人、责任到人。②建立无缝护理干预排班制度。ICU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修改护理排班计划,实行可随时变更的排班制度,需要照顾多例患者的护理人员可合理增加工作时间,护理量大时可采用连续班制。如果患者不多,可以安排护理人员补充休息。同时,按照新老员工匹配制度实施排班。严格落实12h值班、24h责任制。③服务流程无缝化。日常护理内容的标准步骤计划,将患者健康作为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实行人性化、针对性、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关注患者知情权和参与权,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提高护理透明度。加强ICU护士重症监护、临床观察、急救、沟通等培训,让护士的专业技能更加扎实。对不同疾病患者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况进行疗养和技术性心理指导,实现无缝心理干预。④质控和质控小组定期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护士长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病历总结解决方案。护士长每天巡视病房,每月召开1次会议,总结分析护理情况,标注重点问题,表扬表现好的护士,提高积极性。

2结果

2.1Braden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rade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重症监护室时间和住院总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高速交通的普及,急诊创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创伤发展很快,损伤比较复杂,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很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数据显示,约50%的重伤者错过最佳抢救时机,造成大血管撕裂,导致死亡。因此,有必要对重伤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援干预措施,以降低患病风险。无缝衔接急救护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急救模式,能有效提高救治服务率,为临床工作人员和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在患者临床抢救期间,可有效简化各类检查项目和会诊工作,减少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所需时间,加快抢救时间。同时,实行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将各科室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患者赢得更多抢救时间,可提高救援成功的概率。同时,大量研究表明,严重创伤患者的无缝衔接急救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在传统的急救模式中,虽然临床也非常重视时间,但往往存在院前救治不到位的现象,主要是在转运过程中,由于监测不力而导致患者抢救失败的情况并不少见。无缝衔接急救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水平,做到无缝对接,分工明确,更好地协调相关部门,避免多学科会诊带来的时间延误和冲突,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护理质量与传统急救相比,无缝衔接系统化的特点,不同部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救援环节紧密相连,有效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成功率。通过建立以科学管理为标准的无缝护理小组,使患者在入院前、入院期间、入院后形成一个紧密相连、连续完整的无缝流程。无缝护理模式是以疾病护理为基础,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实施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在心理、身体、社会关系等方面都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在护士的综合护理服务下,患者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充分发挥护士的主动性,为患者实施系统、有针对性、无缝的优质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使整个急救体系中不留下任何管理的“真空地带”,从而形成危急重症救治的快速、规范、优质、高效的无缝隙连接,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加妹.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J/CD].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4):154,163.

[2]彭春光,任招娣,李丽珍,等.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5):170-171.

[3]龚蕊,毕娟.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4026-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