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基于课程思政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探讨

庞少圻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仅仅注重技术层面的传授,往往会忽略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因此,将课程思政与机电一体化教学相结合,成为了当下的一个重要趋势。然而,在实施课程思政时,却往往会遇到一些困境,这限制了教学的效果。对此,本文探讨了基于课程思政的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困境与有效路径,希望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前言:基于课程思政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以及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的育人效果。在开展教学时,需要面对缺少协同育人机制、教师思政教育意识薄弱等困境。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路径,包括构建专业和思政教育的协同机制、构建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素质,拓展教学资源等。旨在通过对困境和路径的分析,提高三全育人的效果,帮助学生在专业路径上的成长。

关键词:课程思政;机电一体化;教学路径

1.基于课程思政的机电一体化教学遇到的困境

1.1缺少协同育人机制

在课程思政的落实中,由于缺少协同育人机制,使得思政教育没有充分融入到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存在“两张皮”的问题,这违背了课程思政的观念,使教育目标无法达成。在思政教育中,教师无法联系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内容,教师多是讲解思政理论,学生难以使用学到的知识来处理问题。而在专业教育中,思政元素过于泛化,德育渗透力度不足,很难起到育人的效果,使课程思政流于形式。这种现象制约了课程思政的落实,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来解决。

1.2教师思政教育意识薄弱

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以教师为主体,但在实践中,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没有按照要求开展思政教育。究其原因,在于缺乏较强的思政教育意识,也没有在实践中验证相关理论。一些教师仍持有保守的教育理念,过度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将理论视作教学的唯一重点。同时,教学会受到课时限制,为了加快教学进度,有时会简化甚至省略思政教育。因此,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会出现此类问题,教师只讲授教材内容,而没有挖掘其中的思政要素,也没有主动渗透思政观念,使得思政教育存在严重缺位。

1.3未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评价工作关系到教学质量,通过全面的教学评价,能够反映出教学的实施情况,为改进提供依据。然而,针对课程思政的实施,一些学校并未建立成熟的评价体系,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仍然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没有将思政教育的成果纳入其中。这种评价方式不够全面,不足以对机电一体化教学进行评估,并且弱化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同时,在评价时,缺少对学生的职业素养、道德意识的调研,无法反映出学生在思想上的变化,使得思政教育成果得不到关注。总的来看,评价体系的缺少,无法展现思政教育效果,也限制了学生品行的塑造,成为了课程思政实施的困境。

2.基于课程思政的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有效路径

2.1构建专业和思政教育的协同机制

在教育工作中,应当既教书又育人,做到专业和思政的协调统一。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观念不能与时俱进,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进而出现了“教书”和“育人”两张皮的问题。对此,需要重视思政教育,建立起协同育机制,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当中不断挖掘思政要素、渗透思政教育,从而最终达到教育协同、三全育人的目的。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着重挖掘课程当中的思政要素,并通过对其的分析,来总结思政和专业间的联系,这样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从而加大对思政教育的重视,深化德育在课程中的渗透。对于机电一体化而言,要注重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将“工匠精神”作为渗透的重心,帮助学生形成职业所需的几项基本素养,这对他们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也要持续完善课程体系,这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又一根本。教师要科学规划,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协调,不仅要落实好理论教学,也要确保实践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实践,有助于学生去感受思政内涵,并且在其中培养职业素养、提高责任意识,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

2.2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同时不断优化教学开展方式,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并且也要有较高的思政素养。因此,应当重视教师的素质,并有意识地进行提高。为此,教师要积极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前沿的技术和技能,以此作为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应考虑思政教育的要求,加强思政素养的培育。具体而言,身为专业教师,需要有积极学习的意识,既要了解和学习专业领域最新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专业素养,也要及时更新教育理论,掌握先进的方法,例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并在实践中去探究和锻炼。同时,教师要提高思政素养,以身作则影响学生,通过教学以及个人的行为加以引导,使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思政实施的同时,也要经过政治理论学习、关注社会事件、参加公益活动等路径,持续提升思政素养。为保证课程思政的效果,不仅教师要重视自我提升,各院校也需要开展教师培训、学术研讨等,优化教师的能力。

2.3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基于课程思政的机电一体化教学也不例外。评价要考虑课程思政的要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背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在构建教学评价体系时,首先要确保评价工作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将思政素养也纳入到评价对象当中,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出在课程思政的指导下,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实际情况。同时,评价需要建立明确的指标体系,以衡量学生在课程思政的要求下达到的目标,要综合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等多个维度,确保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然后,应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尽可能做到标准的具体和可操作性,可以采用量化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以准确地反映出课程思政在教学方面的表现。此外,要构建反馈机制,简而言之就是要确保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便于指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评价结果的反馈可以促进基于课程思政的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完善,帮助教师对教学方法做出改进,从而完善课程体系,推动课程思政在教育中的发展。在构建评价体系以及开展评价工作中,应明确评价不只是教学结束后的一次性行为,而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持续性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重视评价的结果,以及学生给出的反馈。

结语:在教学实践中,为促进课程思政的融入,教师需做好课程设计,并加入思政要素,从而使机电一体化教学带有思政教育的属性。同时,要平衡专业与思政教育,积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以此来提升教育的效果。教师应具有使命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积极优化教学方式,并且努力完善个人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能达到三全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使其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有社会责任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单智习.浅析基于课程思政的机电一体化教学[J].职业,2022(7):88-90.

[2]杨桂婷.基于多维度的高职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探讨——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为例[J].现代交际,2021(6):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