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 200940
【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符合研究要求急诊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为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护理研究;研究时间:2022.02~2023.06。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以行常规急诊护理者为参照组(n=31),以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者为研究组(n=32)。比较分析:急诊效率指标;治疗预后指标。结果: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配合研究组急诊救治期间分诊评估、绿色通道开通、院内转运及入院至溶栓时间缩短,且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且ADL、CGS评分升高,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急诊期间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配合,可在提升院内救治环节开展效率后,为患者临床治疗预后改善提供基础。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卒中;康复预后
前言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救治,需在疾病发病后有效时间窗内经专科对症治疗的实施积极重建脑循环血运,稳定生命体征稳定,控制病情进展,降低患者严重不良预后风险[1],故急救时间效率对此类患者临床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急诊护理配合作为急诊重要工作环节,其护理配合质量对急救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应积极调整护理配合质量,辅助提升急救效率[2]。因此,为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纳入符合研究要求急诊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为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护理研究;研究时间:2022.02~2023.06。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以行常规急诊护理者为参照组(n=31),以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者为研究组(n=32)。
参照组(男/女,16/15),年龄(62.57±5.48)岁,入院时病程(4.16±1.52)h;研究组(男/女,16/16),年龄(62.62±5.39)岁,入院时病程(4.15±1.48)h。患者临床资料构成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经120接诊后转运入本院急诊治疗者;(2)急诊颅脑影像学诊断结果提示符合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入院时病程<6h。排除标准:院内急救期间合并继发性脑出血者;确认既往脑卒中病史者。
1.2护理方法
常规急诊护理:即在患者经院外急诊入院后,依据急诊科脑卒中急诊流程规范,积极完成分诊评估、绿色通道开通、院内转运等护理。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需在护理实施前,由急诊科高年资护士长、主治医生分析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配合问题及各护理环节效率影响因素后,制定护理方案,并组织护士完成脑梗死急诊护理技能培训,完善护理基础。脑梗死患者入院后需在分诊评估基础上,联合MEWS评分评估患者临床预警风险,开通绿色通道,并依据患者预警风险等级指派相应数量护士、急诊医生,并配合相应急救药物、随行急救设备全程配合院内转运。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急诊效率指标;治疗预后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表示连续性变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用(n,%)表示定性资料,行检验,研究数据差异性分析由SPSS25.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如结果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2急救效率指标对比
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配合研究组急诊救治期间分诊评估、绿色通道开通、院内转运及入院至溶栓时间缩短,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急救效率指标对比(±s)
效率指标 | 参照组/31 | 研究组/32 | t | P |
分诊评估(min) | 7.58±1.57 | 5.45±1.38 | 5.7244 | 0.0000 |
绿色通道开通(min) | 5.16±1.32 | 3.75±1.07 | 4.6646 | 0.0000 |
院内转运(min) | 24.76±4.78 | 18.99±3.65 | 5.3956 | 0.0000 |
入院至静脉溶栓治疗(min) | 36.55±5.76 | 30.39±4.68 | 4.6657 | 0.0000 |
2.3临床预后指标对比
行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配合研究组急诊救治后NIHSS评分较参照组降低,且ADL、CGS评分较参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临床预后指标对比(±s)
指标 | 参照组/31 | 研究组/32 | t | P |
NIHSS(分) | 29.15±2.49 | 25.39±3.05 | 5.3503 | 0.0000 |
ADL(分) | 75.34±5.29 | 79.85±5.46 | 3.3283 | 0.0015 |
GCS(分) | 9.49±1.52 | 12.78±1.35 | 9.0905 | 0.0000 |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配合研究组急诊救治期间分诊评估、绿色通道开通、院内转运及入院至溶栓时间缩短,且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且ADL、CGS评分升高,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急诊治疗中的配合,可经积极优化护士专科护理技能,为患者急诊护理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且护理中患者预警风险等级的评估,可在依据患者院内风险等级配合随行院内转运护理配合等级后,保障患者急诊安全性,辅助优化急诊预后质量
[3-4]。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急诊期间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配合,可在提升院内救治环节开展效率后,为患者临床治疗预后改善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小珍,杨秋兰.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宜春学院学报,2022,44(9):73-75,84.
[2] 路立. 急诊护理小组优化流程式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3,47(6):727-729.
[3] 周明丽. 溶栓流程优化护理在改善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0):1826-1828.
[4] 皮玲丽,李丹卉,谭薇,等. 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发病后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6):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