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321199411145517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仍然有许多优秀的思想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与传承。因此,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从整体上把握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而突破传统,实现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为新时期的现代建筑注入强大的创新动力。
关键词:建筑学;传统建筑学;新时期建筑学;探索;研究
引言
“生态建筑”这一理念,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大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传媒的大力推广,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生态建筑”又被称作“可持续发展”或“绿色建筑”。“生态学”一词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首次提出,并对该学科下了界定:“生态学是研究动植物与其有机体与无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保罗·索莱里将生态与建筑学相结合,提出了“Acrology”这一概念,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理念,即在建筑与城市中,对环境与环境的严重破坏时,应充分合理地考虑环境,避免过度消耗能源,并主张将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建筑。当今世界,一股新的生态学热潮将生态建筑推上了建筑学的前沿。
一、传统建筑学
建筑学是一门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科,它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为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园而奋斗。勤奋的人,将会逐步积累新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不断地探索,突破旧的观念,创造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科学方法。最后,我们把人类文明的智慧集中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系统,这种系统的营建理念就是近代建筑发展的大背景。通过我们的工作和全人类的努力,建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建筑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建筑,更是一种独特的美学。该学科融合了现代建筑技术与装饰美学的研究。随着建筑学的不断发展,建筑学与资讯科技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两个层面都与建筑紧密相关。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社会对建筑审美观念的转变,都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传统建筑的发展。住宅建设的科学与工程仍在不断进步。随着住房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住房技术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建筑,又是一项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文化职能,它又受到现代社会思潮的深刻影响,往往表现为“外在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当时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这一时期的兴起,欧洲的哥特式建筑逐渐走向了没落,欧洲的古典主义建筑,则逐渐走向了文艺复兴时期。当然,它和欧洲的人文和文艺复兴有很大的联系。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建筑在施工技术、建筑审美和艺术成就等方面逐渐进入了一个较高的领域。然而,在这个急速变迁的建筑年代里,传统的现代建筑在面对一些现实问题时,表现出了过度的延展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建筑也渐渐陷入一种迷失自我的境地。
二、新时代建筑
(一)建筑学和生境
就中国建筑本身而言,只需达到不经风雨,不经寒,不受热的标准即可,然而,当前许多中国建筑师在建筑整体设计时,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建筑最基本的质量要求。事实上,只有当现代建筑与周围环境达到了完美的和谐,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时,它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流水山庄之所以会修建这样一座别墅,是因为当地人对其的广泛赞誉,并非因为其对整体建筑设计风格的“精明之举”,而是因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将其巧妙地融入了周边的自然环境中,使其与自然浑然天成。无疑,在早期,建筑师创造传统建筑时,对其所处的周围城市环境的改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且在较大的地区背景下,对城市环境的改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对传统建筑在现代城市及其他地理环境下的艺术与文化进行了研究。
我的目标,是让我们的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的人,像诗一样生活。吴良勇在一座中国科学院大楼内,向“中国人文科学家讨论会”发表了上述讲话。从中国人的生活形态,亦可看出吴良镛现代建筑与都市规划的终极追求,那就是营造出一种理想的居住环境。无论是现代建筑学、计画学,还是其他的人文科学,其科学目标都在于创造一个适宜于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从人的生存的角度来说,建筑只是人生活环境中极少的一部分。有些建筑应该符合整个建筑的设计逻辑。仅仅追求某一地区特色的建筑,是不可能取得完美结果的。
(二)广义建筑学
建筑活动以及我们所谈论的发展,不能只限于建筑本身,要从“人、建筑、环境”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更大的层次上来考虑人的生活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走出“这是建筑设计”的传统思考模式,建立“多学科知识学习(设置)”的人居环境。这就是吴良勇对“中国宽泛的应用建筑”的深刻诠释。现代广义建筑正是在不断地拓展我国传统广义建筑,并逐步地将我国传统广义建筑作为主体的研究领域,逐步地拓展,使我们能够更多地关注建筑问题。广义建筑的基本理论要求,不仅要精确地回答一个单独的、孤立的问题,而且要全面地、科学地解决它的本质特征。
在现代建筑学的研究中,建筑的设计理论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也是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在建筑学中,由于其所涉及的学科种类繁多,因此,对建筑学中的建筑师的能力要求也就越来越强。当我们真正做一个完整的计划时,我不仅要做一个计划,还要积极的去做每一件事情。我们要转变过去的项目管理模式,走出“设计一次又一次,构架师只参与各个环节”的传统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各种不同的专业人才,让他们的专业构架师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并发挥出更大的引领作用。
(三)建筑学中的“回归自然”
建筑的出现是由于人们对遮风避雨的需求。然而,在当今中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的日益繁重,建设的功能也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大楼已经成为政治家实现他们政治抱负,提高他们的名誉和财富的手段。随着一系列社会和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更多的学者试图寻找建筑的起源,并把它推向维特鲁威所处的年代。这种“化繁为简”的建筑理念,对当今的建筑创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回归简约”并不是对现有建筑设计的否定,而是要以“坚固”“实用”“美观”为基本原则,以“经济”为基本原则。在建筑的创造过程中,追求艺术的完美性、保持设计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更应该记住它的“本”。一味地追求“陌生”,忽略经济、安全,是与建筑的本性背道而驰的,是不应该提倡的。
结语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中国现代建筑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对现代建筑的整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新的突破和创新,将现代建筑的转型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以促进现代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钢.关于“工程建筑学”[J].当代建筑,2021(10):5+4.
[2]南月慧,薛晓西,桂涛.基于应用人才培养的建筑学教学改革必要性研究[J].安徽建筑,2021,28(08):170-171+202.
[3]戴念牧.探究新时期建筑学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