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建筑工程主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建筑工程主体

由善杰

371522199207099214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工程建设规模也持续扩大,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成为最为关键、重要的内容,因为它关系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此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并且不断提高质量监督的水平。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程主体结构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程建筑行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对发挥建筑功能,以及人们生产和生活健康、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1建筑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分析

1.1模板工程

1.1.1模板出现移位的质量问题。

房屋建筑模板工程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模板出现轴线的移位问题,移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当施工中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在一段长时间的晾晒之后,混凝土就会发生凝固,当混凝土在凝固后,当把模板拆卸下的环节中,房屋建筑的墙面和柱子的其位置就会和建筑物的轴线位置出现偏移。

1.1.2偏差质量问题。

模板工程中除了上述已经论述的移位质量问题之外,在模板工程的施工建设作业过程中,还存着偏差的质量问题,这种问题也非常的常见。通常情况下而言,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层的高度和预留毛孔洞标高,继而出现各种偏差的质量问题。再者,就是模板工程在施工设计时,标高一旦出现偏差问题,也会存在着各种偏差的问题,产生偏差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房屋建筑物的楼层没有设立标高控制点,并且在预留孔洞环节上也没有对其加以合理的固定。

1.2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

1.2.1麻面。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浇筑作业中,混凝土局部表面会存在着缺浆的状况,因此混凝土的表面则会形成较多的空洞或者是麻点,这就造成混凝土的表面显得比较粗糙,然而出现麻面后钢筋在混凝土中并不会外漏出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模板的表面相对比较粗糙,又或者是因为混凝土中纯度不够,含有一定量的杂物,一旦因为这种原因则会导致模板在拆卸的过程中其表面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拼接的环节中,模板拼接不够严实,就会造成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浆的状况。如果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出现不够均匀的状况,这样就会造成气泡在里面根本无法有效地排除出去,因此这些气泡就会直接停留在模板的表面上,最终造成麻点情况的出现。

1.2.2孔洞。

所谓的孔洞主要是在建筑混凝土的内部发生空隙的情况,因为空隙中没有混凝土的存在,因此就会呈现出蜂窝状的情况,在混凝土内的钢筋就会暴露出来。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分析产生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里面布设的钢筋过于密集,这就造成混凝土很容易被钢筋隔绝最终导致无法下料的情况,如果经过充分搅拌,当进行再次浇筑的时候,那么建筑物混凝土就会出现离析的问题,但是混凝土中的水浆和沙子并没有充分有效的融合,就会造成跑浆质量问题的存在与发生。

1.2.3房屋建筑的夹层和裂缝质量问题。

导致夹层和裂缝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操作中没有控制好变形缝和施工缝,对其的处理措施也不够到位。在表面上,因为没有及时将表面的水泥膜和松动泥沙清除干净,对于软弱的混凝土层没有及时加以处理,没有达到全部浸湿再对其加以浇筑,最终造成夹层和裂缝问题的产生。

2预防建筑主体结构质量问题的措施

2.1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结合模板的涨模现象,质量预防中应当根据相应的尺寸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截面尺寸的设计,操作中可以穿柱螺栓以及竖向钢楞来进行相应的辅助作业,继而进一步确保柱模的基本强度以及刚度,当遇到层高较高的时候,需要进行多次的浇筑作业,如此方可最大程度地避免涨模状况的发生。并且柱身扭曲时需要预先做好柱筋的校正作业,最终才可以从根本上彻底防治模板质量问题的发生,继而更好地实施模板坚固。

2.2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控制。

在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作业中,需要做好对混凝土的设计配比和混合的作业,确保混凝土施工中的浇筑方法,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和开裂问题的发生。在混凝土的浇筑作业中,要有效避免表面状况的发生,需要预先将模板加以整顿和清理,有效避免涂刷不够均匀的情况,防治漏振情况的发生。

2.3房屋建筑砌体工程的质量通病的处理控制。

第一就是必须要对已经变形的砌体加以矫正,这一步骤是砌体工程质量控制的根本前提,所以必须要封好孔洞,继而能够将墙壁柱体加以显著的增设,实现对砌体截面的扩大。另外,就是将钢筋混凝土的外侧加以包裹。

2.4对房屋建筑的裂缝及夹层质量问题加以处理。

在对房屋建筑的施工缝表面加以处理时,应当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对夹层中的杂物加以有效的处理。针对接缝位置的处理应当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先浇灌原配合比单纯砂浆,确保厚度应当保持在大约50至90cm的厚度,确保接触面的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方式

3.1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和模式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水平,急需制定一套完备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模式,并予以严格的贯彻执行。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的不断提升,尽管监督管理机制和模式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但与传统监督管理机制与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幅度提升。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还需要有关人员不断对监督管理机制和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使其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2采用现代化方式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效果,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方式就变得极为迫切。同时,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为了适应不断严苛的建筑工程行业的有关要求,有必要对传统监督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与升级,以便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建筑工程行业,通过采用现代化方式对完成质量进行管理,以有效明确监督关键点,并使监督行为具有法律效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质量监督管理的效用。

3.3加强社会监督效力

建筑工程归根结底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建筑工程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监督建筑工程质量过程中,应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确保社会可以及时知晓建筑工程的质量情况,从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成效,加快管理模式创新。

结束语

总之,建筑主体结构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应当将此类问题加以细化分析和研究,然后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在施工中需遵循施工设计的基本施工,继而有效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旭锋.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应对思考[J].城市建筑,2021(27):262-264.

[2]王新越.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注意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21(19):42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