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在新时期教育中,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团结工作。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高校不容忽视的办学宗旨,是贯彻“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对于内蒙古高校来说,加强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学校治校、人才培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又是确保边境地区安定与民族和谐统一的重要保障,更是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怀、增强他们民族信心的主要途径。为此,内蒙古高校应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这一主渠道,积极推进“第二课堂”的建设,并强化“虚拟课堂”的引导作用,努力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把大学生培养成能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内蒙古;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引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党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行了传承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内涵丰富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原创性论断,而这一论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各民族地区高校牢记立德树人的职责所在。本文以内蒙古高校为例,对当前内蒙古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内蒙古高校在新时期加强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内蒙古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
在过去的教学中,内蒙古高校开设了民族理论等课程,为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民族观念的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但新时期以来,内蒙古高校的德育工作仍旧面临着新的挑战,以下笔者阐述、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及原因。
(一)共同体意识有待加强
内蒙古高校大学生具有多民族特征。内蒙古高校内少数民族学生数量众多,在进行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应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素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建设之中。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就受到自己民族的习俗、文化环境的影响,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对中华文化虽有亲近之情,却不能很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
这是因为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如蒙古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程度比汉族学生要低,存在着“知”与“行”不相适应的现象,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对“草原文化”的认同。调查结果表明,与城镇蒙古族相比,牧民群体中的蒙古族学生具有较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外,蒙古族群体中的宗教因素也会对中华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民族地区高校的基本教育水平比较差,部分蒙古族大学生在入学之前以蒙古语为主,且大多是从偏远的地方来的,汉语的应用水平不高。但当前,除专门开设蒙古语课程外,其它课程均采用汉语进行教学,这给蒙古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在内蒙古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在课堂上开展,然而,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在建立起来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课程中,其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无法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与此同时,对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案例的发掘还远远不足,需要从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来进行更深的发掘。对于内蒙古高校来说,需要对“民族国家”这一概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和认同“民族国家”这一概念,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民族国家”这一概念的缺失。
这是因为在教学方法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的教学方法以课堂灌输为主导,这种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把有关理论讲解得很透彻。就“第二课堂”而言,有关“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关活动,大都是对已有的“民族团结进步”的有益补充,但在学校人文氛围的营造、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建设,以实现对其的整体培养。与此同时,学校没有能够很好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也没有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措施和制度,因此,学校还需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措施。
(三)教育环境有待优化
在当代社会,全球化与现代化对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化进步在社会发展、文化交流、生活交往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近几年,伴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西方各国“和平演变”中国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以中国为主要价值观输入的主要靶子,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又是其优先选择的选择。在内蒙古地区,一些不法分子经常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突破口,进行民族分裂活动,使其在我国的高校中进行“民族观念”的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因为互联网的无序性、虚拟性,为各类思想观念的萌芽与扩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高校学生在互联网上的娱乐性质,也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等价值观念的继承。随着新媒介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信息资讯也是五花八门,而且互联网上的虚拟性也给各类不健康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带来了很大的机会,如果没有一颗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心,很容易就会被这些不健康的意识形态所左右。与此同时,网络冲浪的消遣性质让他们在上网的时候更容易接受到一些轻松愉悦的信息,从而导致了个人主义的泛滥,使得他们抛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导致他们对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行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信仰的追求逐渐退步。
二、内蒙古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民族地区高校的立校发展和立德树人的灵魂是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的根本。内蒙古高校应坚持以“第一课堂”为主要途径,以“第二课堂”为主要阵地,以“互联网虚拟课堂”为依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融入到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一)科学设计“第一课堂”,加强意识引导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门课在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等高校都有专门设置,其都担负着对广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的重任,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观念和思想政治理论的主要途径。为此,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就为核心,组织相关专家和大学老师,共同努力编制“马工程”教材,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一,在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创建“中国梦”走进高校,创建高质量的“中国梦”。内蒙古高等院校要以各种方式,积极地进行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并根据全国和自治区的新的教学纲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课程的教材进行优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使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以及有关专业的课程结合起来,并将其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之中。在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制度、基本理论和方针,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体现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重大讲话的精神;同时,关注内蒙古各民族之间的互动、融合,发掘并弘扬内蒙古民族团结、土尔扈特部东归、各族人民建设包钢、内蒙古三千孤儿等优秀的民族团结与进步事例,并对内蒙古地区“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进行系统诠释,将其作为高校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个案资源。
第二,推进中国共产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强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强化其学科体系,使其成为培养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阵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之外,还可以将其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中国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例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必修课里加入内蒙古国各民族革命战斗发展史知识,让学生理解全国民众联合反帝反封建的社会发展史;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从法学的视角论述祖国民族统一的重大意义,包括法律处理少数民族事情的必要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里应该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方面等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面了解。
(二)注重巩固“第二课堂”,突出核心思想
应注重巩固“第二课堂”的重要地位,在整个立德树人活动中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思想。
第一,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五观”的形成;大力推进“第二课堂”的构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模式;要加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力度,拓宽和改进对其的宣传渠道。例如,应强化校园文化,在校园、图书馆、教室、宿舍等场所,展出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优秀作品,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三全”新局面。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将民族统一和进步的教育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将其作为一种习惯,从而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团委和学生处可以开展“爱国、担重任、做新人”的主题教育,开展“爱国、担重任、做新人”的“七个一”,将“五个认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中,将“五个认同”融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心中,让“五个认同”成为一种普遍文化。
第二,运用好我们的精神资源,构筑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准确掌握民族工作的共性与差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个民族的自觉,中华与其他国家的文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等问题,为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启发。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在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开展民族文化体育等方面,要把中华文化作为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把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一个学习与继承中华优良文化的好环境。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等手段,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宣传,指导各族青年学子们在“五观”上把握好共性与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价值观。
(三)注重强化“虚拟课堂”,教育创新发展
应注重强化并规范新媒介“虚拟课堂”的引导作用,为中华民族社区教育开辟新的路径。
第一,在网上推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将学生网站、辅导员微博、QQ群、微信平台等现代化媒体充分运用起来,拓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教育的方式,还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的、说教的教育形式转变为具体的、生动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积极推动“互联网+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建立起一个在网上进行的互动和融合的平台,让新媒介作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教育的最大增量。第二,以“互联网”为核心,塑造“中国梦”。加强对蒙古族英雄事迹的挖掘、对内蒙古历史的挖掘和对内蒙古高等院校历史的挖掘,形成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案例,并通过网络视频、卡通动画等方式,在校园的各个网络平台上进行推广,创作出具有民族团结进步特色的文化精品,如影视作品、宣传片、短视频等,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使“三个不离开”、“五个认同”等观念深入到广大青年学生的心灵深处。第三,要加强对互联网上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要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熟悉内蒙古民风民俗,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具有较强政治素质和较强综合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对于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
结束语: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民族发展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改变,中华民族的发展将面对新的时代课题,而民族与民族区域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年轻人的责任感与信念感,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蒙古等民族地区的高校中,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让他们能够牢固树立起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为党、为国育才,为人民培育出可以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京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一流民族大学改革发展[J].党建,2021(10).
[2]周宛霖.努力推动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在国家民委直属高校引发热烈反响[N].中国民族报,2021-09-07(1).
[3]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5-10-1(1).
[4]董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