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视域下的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5
/ 2

生活德育视域下的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

姓名:黄献佳

单位:广东省罗定市附城镇新乐中学 527237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已不再满足于物质需求,而是转向更高的精神需求。然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环境下,初中生因其年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等问题,极易在追求精神需求的过程中遭受挫折,进而出现消极、抑郁等负面心态,不利于其健康成长。为此,教师应由生活德育视域出发,开展青少年挫折教育,引导其正视挫折,生成勇于面对挫折的乐观人生态度,带领其感受生命的快乐意义。本文简要讨论了现阶段挫折教育实施现状,并对生活德育视域下的青少年挫折教育实施策略提供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德育视域;青少年;挫折教育

引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德育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传统理念影响,现阶段德育教育过程中常忽视了学生间个体差异性,并未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过于统一化的教学,易令学生在处理事务时,缺乏识别及判断能力,遭遇挫折时,易产生悲观情绪,造成伤害自身等行为的出现。教育工作者应意识到青少年挫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其心理成长规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培育课堂,以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心理,提升其挫折承受程度及恢复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现阶段生活德育视域下的青少年挫折教育现状

初中阶段,学生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初中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挫折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挫折情境,引导学生面对并战胜挫折,其有助于学生独立性格、健全人格的形成,可有效提高青少年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挫折观对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是有益的。尽管青少年挫折教育已得到家长及教师的重视,但其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部分不足:如教师对于挫折教育目标的制定过于空泛,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或教育过程中挫折教育环境较为封闭等,多数家长及教师都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仅看重学生成绩,并未在意挫折教育实施程度,学生面对挫折时意识薄弱,易受其影响。为此,教师应及时转换教学思路,加强挫折教育重视程度,考虑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动课堂内容一维性向多维性的转变,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挫折教育空间的开放程度,学校、家庭及社会应团结一心,共同为挫折教育的实施构建大环境,相互指导监督,发挥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令其独立探索在过程中认清自我并完善自我,进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1]

二、生活德育视域下的青少年挫折教育实施策略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应在生活德育视域下多方面考量,以发挥青少年挫折教育的优势及提高挫折教育整体质量,具体如下:

(一)创设挫折情境,令学生感悟抗挫思想

若想在培养学生生活德育能力的同时,实施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教育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探究学生心理,由学生角度出发,为其创设相关挫折情境,在实践中锻炼其抗挫能力,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仅停留在口头教育的情况,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挫折,通过自身接触及体验强化认知与理解,以尽可能多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例如,教师可在学期开始或即将结束时,组织班级学生参加短期培训活动,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可考验其意志力的劳动活动,学生在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其抗挫能力也可获得提升。此过程中,教师还应站在德育教育角度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确保学生为抗挫折培养的主体,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辅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应对挫折[2]

(二)引入名人故事,增强学生抗挫折自信

德育教育的实施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在课堂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并在其中融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因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存在较强逆反心理,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认知习惯及行为特点,采用符合其学习心理的抗挫折教育手段,帮助其抗挫能力及抗挫自信心获得提升。因初中生较为叛逆,对其未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易存在不服心理,故教师可通过榜样激励的方式开展教学,以提升学生抗挫自信。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述经典名人励志故事,使其体会其中抗挫精神。再如,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励志伟人的影像资料或作品,如以海伦凯勒为原型的电影或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通过感官刺激加深学生的感悟程度,令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产生联想,感慨自身所经历问题的渺小,进而增强学生的抗挫自信心。

(三)增加案例分析,提升学生抗挫能力

生活德育视域下,教师应明确自身教学目标,借鉴多方经验不断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案,吸引学生主动配合教学工作实施。教师应尊重学生为主体,以便实现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推进。课堂上,教师可适当增添案例分析环节,令学生在思考或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挫折的内涵,感悟挫折教育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当学生面临挫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正面反馈,通过鼓励或激励帮助学生抗挫能力及心理素质获得提升。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史泰龙经历1850次拒绝后,终于实现了他的电影梦”,带领学生感悟通往成功的捷径就是需要坚持,尽管一生中会遭受很多拒绝,但面对挫折时,不该轻言放弃,即使有一丝希望也应坚持到底,启发学生面对挫折时的信心与毅力,进而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

[3]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挫折教育质量

德育教学工作中,为加强对学生挫折教育的培养,教师还可适度增加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活动或系列抗挫折环节提高其抗挫折能力。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对其进行鼓励与肯定,使其优势得到发挥,增强其自信心进而提升其心理素质,使其抗挫折能力获得提升。例如,教师可每周选取一个主题开展班会,班会场地的布置及内容的设计全权交予学生负责,教师仅起到适当指导作用,当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令其尝试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以此考验学生心理素质,观察其面对困难所做出的反应,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挫折教育,提升挫折教育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生活德育视域下开展青少年挫折教育是可行的,挫折教育的开展可有效结合当下时代发展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可更有针对性地提升青少年道德品质及心理素质,有益于其全面发展。教师可通过创设挫折情境,令学生感悟抗挫思想;引入名人故事,增强学生抗挫折自信;增加案例分析,提升学生抗挫能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挫折教育质量等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淑莹.初中生耐挫力现状及其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21.

[2]张志鹏.生活德育视域下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路径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187-188.

[3]杜忠新.探析初中生挫折教育的开展方法[J].基础教育论坛,2021(3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