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中学附属小学 广东省云浮市 527300
摘要:小学生冷漠的心理是一种不良的性格特征体现,是导致其心理行为不健康、甚至是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冷漠心理给小学生带来的危害应引起广大的重视。本文以小学生冷漠心理引致的不良行为为案例,对形成小学生冷漠心理成因进行分析,通过种种策略对其进行转化。
关键词:小学生;冷漠心理;成因;转化策略
前言
《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时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冷谈、消沉、无所谓、不在乎、甚至残酷等冷漠心理,具体行为表现为对身边事情不以为然;厌恶家庭、学校;逃学、离家出走等。如何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克服消极的冷漠心理,从而转化冷漠心理所引致的不良行为呢?下面将结合具体个案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转化策略。
一、冷漠心理成因和转化策略之个案一
(一)个案一:她触动了我,我转化了他
一年级学生——莫振廷,男,6岁。行为表现:倔强、固执,对身边事情表现冷漠;学习成绩不稳定。莫振廷是一个插班生,记得刚插入我班的时候就把我气疯了,明明会做的题故意全部做错,明明可以把字写漂亮却故意写得十分潦草。于是我找他谈话了解情况,可是用尽方法他还是一言不发,并用倔强的眼神看着我。没办法,我只能通知其家长来学校一趟。第二天,莫振廷妈妈来到学校,一看见莫振廷就忍不住边打边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再不好好学习妈妈真的不要你了!”骂着骂着声音哽咽,泪如泉涌。接着又挽起莫振廷的裤脚说:“老师,你看,我有时气得忍不住打了他,两条腿已经被我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了,他还是不肯学习,真的气死我了!”看她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悲伤模样,我不忘抓住时机对莫振廷说:“你看你把妈妈气哭了,妈妈多伤心多难过啊,要体谅妈妈,要好好学习。”但他居然还是一声不吭,表情还是很漠然,好像这一切与他无关。我顿时感到震撼!后经过与莫妈妈的谈话中了解到:原来早在莫振廷三岁那年,莫爸爸因为赌博欠债逃离家庭,一直到现在没有消息,莫妈妈从那时起就一直以泪洗脸,独自一人艰难地养育着莫振廷,生活的压力使她脾气暴躁,对莫振廷的教育常常离不开打骂。
(二)冷漠心理成因
莫振廷冷漠心理的出现有三个因素:一是受消极的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二是受莫妈妈错误的教育方式的影响;三是受莫妈妈消极情绪的影响。
(三)转化策略:稳定情绪,创设良好环境
像莫振廷类似的学生对切身的事情如此冷漠,其实这只是表面上,究其内心世界,由于现实和理想状况发生冲突导致其内心冲突,因此他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因此稳定情绪是首要。其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树立良好的班风,形成积极的舆论,通过集体的凝聚力帮助其树立信心,增强内心活力。
要想稳定莫振廷的情绪,首先要稳定莫妈妈的情绪,因此我跟莫妈妈约定从今往后要克制暴躁的情绪,莫振廷出现什么问题就告诉我,绝对不能再打他。接着我决定以柔制刚,从情感方面入手稳定莫振廷的情绪,逐步感化他那颗冷漠的心。我特意把莫振廷从后排调到前面第一排,上课前常常俯下身对他轻声耳语:“好好学习吧,妈妈看到你的进步会很开心会更疼爱你的。”每逢授课提问题,我总会特意以关切的语气提问到他,没想到每次他竟然回答得如此精彩!而每次我都让全班同学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并欣喜地对他说:“你很聪明!很会读书,这个问题回答得很好!”莫振廷上课虽然有时还是习惯懒散地弯着腰,下意识地玩小动作,而我却有意识地示意他坐好,等他腰板一坐直我就以他为示范,摸摸他的小脑袋说:“莫振廷今天又进步了,大家看,他的纪律多好啊!”莫妈妈来接他时,班里的小精灵们也向她报喜:“今天老师又表扬莫振廷了!”只要他那天没有什么做得不对,我都会坚持给他发一封表扬信让他带回家。表扬多了,他的自信心也强了,学习开始有劲头了,从坐不住十分钟到一节课,再从安坐静听几天再到几个星期。他终于转变了,原来每次考试只有三四十分、四五十分的他现在连续三个单元的测试都取得了优秀。可以说是莫妈妈触动了我,我转化了他。
二、冷漠心理成因和转化策略之个案二
(一)个案二:我是“小模特”
二年级学生——陈欣怡,女,8岁。行为表现:孤僻,不关心集体,没有爱心。陈欣怡同样是一个插班生,成绩很差。入学摸底考试那天我第一次接触到陈欣怡和她的奶奶及其姑姑,从她奶奶和姑姑的谈话中了解到一些特殊的情况:陈欣怡出生半年后,其父母离异,母亲另嫁,她由爸爸抚养,然而她爸爸不愿把她留在身边,爸爸把她交给姑姑后就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就这样陈欣怡自小便失去父母的疼爱,由姑姑和奶奶抚养。另外,其奶奶有一定家业资本,生活比较富裕。从其奶奶和姑姑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对陈欣怡是十分怜爱的。在一次劳动实践课上,我带学生去到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上为农作物进行拔草、浇水劳作时,同学们向我发来“情报”说陈欣怡在欺负小动物!当我赶到现场时已经太迟了,只见一只蜻蜓倒在泥地上挣扎着,一对翅膀已经被折离了身体!那节课我没有继续上下去,于是让其他同学自由活动去,对陈欣怡进行单独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她一直面无表情,一言不发,直到当我的言语出现了疏忽冒出了一句:“小动物也有爸爸妈妈。”时,她才说出了一句让人心痛的话:“我没有爸爸妈妈!”
(二)冷漠心理成因
陈欣怡冷漠心理的出现有三个因素:一是特殊家庭状况使其感觉自己被爸爸妈妈遗弃,再加上成绩差,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二是监护人对其过分怜爱在充裕的物质方面又使其产生自负心理;三是自身性格能力缺陷的产生。自卑与自负双重人格,严重影响自己与别人的交往,没有真正的朋友,从而变得孤僻、冷漠、甚至是残酷。
(三)转化策略:摸清“情感禁区”,激发情感转移
所谓“心理禁区”,是指具有冷漠心理的学生最怕别人知道的藏在内心的隐痛。一但有人提到或触及类似问题,便非常敏感。由于我的疏忽触碰了孩子的“心理禁区”,该如何去抚平这孩子心灵的创伤呢?孩子缺少的不是爱,而是正确的心理疏导。直接的疏导可能会触碰她的“情感禁区”,必须要找一个切入点对其进行间接性心理疏导。在学校举行的一次“庆六一之少儿模特大赛”的活动中,我问全班同学谁有兴趣参加比赛时,一向对各类活动不感兴趣的陈欣怡同学居然高高地举起了双手!我顿时找到了对其进行情感转移的切入点——从她的这一兴趣入手。于是我便对她和其他两个自愿报名的学生进行模特表演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我特别留意她的一举一动,发现她表现得特别认真,很快上手,对这方面有些天分。我及时地给予她鼓励和表扬,并向家长反映了这一情况,家长也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配合。我在班里也特别以她为榜样,表扬了她,让同学们喜欢与她交朋友。渐渐地,陈欣怡与另外两个参加比赛的同学成为了好朋友,一向孤僻的她也能主动与人交谈了。比赛开始了,赛前我特别交代同学们要发挥团结精神,给予小模特们最响亮的掌声。比赛结束了,表现出色的陈欣怡同学获得了“最佳小模特”奖。同学们的掌声响彻耳边。我们一起照相留念,照片中的她笑得特别自信!自从少儿模特比赛获奖以后,陈欣怡的身边多了同学们的身影,她的脸上多了一份孩子独有的天真笑容!虽然她的成绩还是不能一下子跟上,但是课堂上比以前专心了,有时还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至少她在转变着,努力着。她又是我的骄傲!只是学期结束以后我因家庭关系工作发生了调动,不能继续教她了。跟同学们道别的那天,她送了一幅自己画的画给我,并问:“老师,你觉得我长大以后当模特好不好?”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边点头边笑着说:“当然好啊!老师希望你能跟同学们一起快乐地玩,一起努力学习,长大后能够实现你当模特的愿望!”陈欣怡听了很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在我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我舍不得老师!”
三、冷漠心理成因和转化策略之个案三
(一)个案三:我们是姐妹
六年级学生——苏乐诗,女,13岁。行为表现:自暴自弃,仇视、厌恶家庭,逃学,离家出走。
记得有一次苏乐诗跟别校的学生发生口角,遭遇别校学生的恐吓与殴打,作为班主任的我居然在事情发生一星期后才知道。我班学生原来早就知道此事了,却没有一个人第一时间告诉我。当我找到苏乐诗了解情况时,她跟我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打死就算了,有什么大不了的?”说完竟对我冷笑了一下,我真觉得不可思议。究竟她对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态?我心里揣摩着。我怕她在回家的路上会再次遭遇别校学生的殴打,于是我决定亲自送她回家。回到她家,我跟她父母就斗殴事件进行商谈,她父母的态度在我的预料之中,母亲丢下一句:“你跟她爸谈吧,我要赶去卖猪肉了。”父亲抽着烟:“已经警告过他们了,我说再打就直接去派出所好了。”这句话随着他喷出的烟雾迷蒙了我的双眼,心里有点难过。此时只见苏乐诗端出一碗白粥蹲在家门口若无其事地喝着,我的心里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离开她家的时候,我说了声“再见”,没有人回应,我难免感到心伤,究竟我是怎样一个角色呢?
我还没来得及思考该如何做时,让我更头疼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苏乐诗逃学、离家出走了!花了半天时间联系她父母,结果联系不上,再次家访时竟然没人在家。第三天终于联系上她爸爸,结果是苏乐诗一天一夜没有回家,离家出走了!后来通过对班里知情学生的询问后终于在第三天晚上十一点多在河口一间网吧找到了她。找到苏乐诗后,第一时间我并不是责问她,而是发自内心地跟她谈话,从她的话语中我又了解到,她父母存在传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自小父母只宠爱她弟弟,对她却冷若冰霜。言语当中透露出她对这个家的厌恶之情。
(二)造成该生冷漠心理的原因有二:一是受特定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二是理想和自我的丧失。
从以上情况得知,苏乐诗家庭经济负担重,父母为生计奔波,“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苏乐诗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难免产生冷漠、仇视和自暴自弃的不健康心理。孩子是无辜的,她缺少的是身边人的关注和“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根据”。关于这点我特意找她父母沟通过了,并劝说他们一定要担起作为父母的职责,摒弃“重男轻女”的观念,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对其父母我唯一能够做到就是这样了,至于其父母能否按照我所希望的方向做是我所不能左右的。
(三)转化策略:以“爱”为“药引”,以沟通为桥梁
正所谓“心病”还需“心药”治,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认为应付出更多的爱心,亲近她,关心她,从而使其产生“喜欢我、信任我”的心理效应。于是我利用自己还尚年轻的心态,脱下“班主任”、“老师”的外衣找尽机会与她接近,有事无事跟她聊天。聊天的时间不受限制,或是在课间、体育课时,又或是某天在街上遇见时。聊天地点不在办公室,而是在操场的随便一个角落,在放学路上,或是在某天偶然遇见的任何地点。聊天内容很随意,有时会有意顺着她感兴趣的话题聊个没完没了。针对她的家庭经济状况,为了表示我对她的关心,我偶尔会送她一些实用的东西,比如一条围巾,一支笔,一本笔记本等等;平时办公室里有什么吃的,我都不忘给她留一点,等到放学跟她一起分享。另外,我教会她写信,并跟她约定毕业了彼此通信。一年后她毕业了,来信中她告诉我她爸爸妈妈不再让她读书了,现在在一家洗涤厂工作,并跟我谈了工作的情况和感受。信中有一句话让我感动不已:你永远是我的好姐姐!我在信中给她这样的回应:无论现实生活是怎样的状况,别忘了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也别忘了理想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俩永远是好姐妹!
四、结语
其实小学生种种冷漠的行为现象,作为一线的班主任也不是不清楚,也不是不处理,只是很少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用心地、实践性地去帮助学生走出困局;而作为第一人教师的家长们也不是不明白要“加强作为父母的责任感”,要“留些时间与孩子沟通 ”等等的条条框框,只是埋怨“没有更多的时间”。我衷心地希望老师们和家长们能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用心、用情地尊重、体验、宽容、温暖和感化那一颗颗冷漠的幼小的心,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中去,让那一张张冷漠的脸孔变得纯真、幸福、灿烂、阳光起来!
参考文献
[1]封学武.学生情感冷漠原因分析与情感培养[J].湖南教育(上),2011,No.672(03):55-56.
[2]徐永晨.面对冷漠的学生,教师该怎么办?[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3,No.1079(12):44-47.
[3]李东芳.浅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49(29):5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