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882199401121112
摘要:文章主要围绕岩土工程对应的地质灾害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导致地质灾害的诱因,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完善的防治策略,目的在于控制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率,减轻地质灾害引发的不利影响,同时围绕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相应的技术体系进行探讨,不断提高该项工作领域的技术水平,为岩土工程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无疑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柱,伴随着国内整体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岩土工程无论是在规模或者是数量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走向的重要内容。但是伴随着岩土工程数量的持续增长,在岩土工程进行过程中,出现了更多超强度,大规模以及五保户的作业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无论是土地塌陷,水质污染,或者是植被荒芜等,给岩土工程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和负面影响。
1常见的地质灾害
1.1滑坡
滑坡的现象主要表现是斜坡大量岩体以及土体在地表水冲刷或者是地震的因素影响下,出现分散沿着斜坡下滑的现象,导致滑坡的因素较多,例如不合理排水,不合理取水,或者是大量降水,地震等因素,除此之外,乱砍乱伐树木以及劈山爆破也有可能引发滑坡问题。
1.2崩塌
坍塌主要是指山体的突然塌陷,通常此类地质灾害所引发的破坏极其严重,导致坍塌的主要原因是山体下部无法承受上部山体压力,一般由人为因素引发坍塌现象,例如关于山体的过度开采,在进行山体开采过程中,通常对其底部进行挖掘,由于缺少堆器技术的支持,导致无法承受山体上部的压力而出现坍塌。如果岩土工程中出现坍塌灾害,必然会对整个工程的施工顺利性产生影响,同时可能引发人员伤亡问题。
2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分析
2.1滑坡防治措施
由于滑坡地质灾害所产生的破坏较为严重,因此需要针对该种灾害进行及时防治,避免严重后果的出现。关于滑坡灾害的防治工作,需要关注一下要点,首先是针对山坡岩土力学强度进行密切监测,围绕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大量调研数据支持下,遵循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原则,针对山体坡度进行控制,以提高身体承载力和加固措施双管齐下的方式,来降低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其次,需要关注地下水防治力度的提升,在针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预防过程中,需要关注周边地质条件的准确获取,包括相映的水文条件,通过科学分析,及时排出地下水的方式来减少地下水因素对于储存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一般关于地下水的排出会使用到水平钻孔疏干技术,或者是垂直排水基础。最后是在岩土工程周边修建截水沟,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大量地表水涌入滑坡灾害区域内,同样能够降低滑坡灾害的发生率。
2.2防治泥石流技术
第一,排导技术。该项技术的使用主要是针对泥石流可能经过的下游区域修建排导沟,主要目的是针对泥石流进行分流和疏散,改变泥石流的方向,能够形成对于下游区域的有效保护。第二,拦挡技术。是指针对泥石流可能经过的区域修建拦砂坝,主要目的是针对泥石流中的一些较大的固体砂石进行拦截,同样可以减轻泥石流带来的危害。第三,储於技术。施工人员要在泥石流可能经过的下游地区修建停淤场,进而有效调节泥石流的流量,最大程度降低泥石流给下游带来的危害和冲击。
3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3.1避让措施
常用的避让措施包含以下两种形式,首先为季节性的主动避让。这是因为部分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季节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临时留的发生,一般在夏季多雨气候条件。鉴于国内不同区域的季节气候特征差异明显,因此采取主动避让十分重要。也就意味着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季节特征,提前做好准备措施,打打必然的效果,例如在夏季可以选择停止施工,减少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其次是采用主动性的搬迁避让。此类避让措施主要应对部分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或者是不可控性的灾害。例如当出现地震灾害,是由于该类灾害具有延伸性特征,若云土工程所处区域为段正代或者是高发区域,在地震发生之后,会出现大规模的余震,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样会产生较大的破坏,此时就需要采用主动性搬迁避让的方式进行应对,以此来提高岩土工程的安全性。
3.2管理措施
关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需要关注管理工作的落实,首先需要针对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进行监督,要求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落实日常施工细节,其次,需要关注交底的清晰和全面性,避免因技术交底不全面而导致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提升。同时,需要给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文件的必要监督,比如针对文件的妥善保管进行监督,保证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还需要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培训,保证关于地质灾害预报工作结果的精准度,做到对地质灾害的提前预防,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
3.3加大对施工标准的监管力度
加大施工标准的监管力度,往往是预防地质灾害发生行之有效的措施,要求相关企业能够结合自身的施工状况完善相应的监管制度。考虑到再进行岩土工程作业,过程中会涉及十分复杂的工作内容,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危害性,不同类别的岩土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方式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制定系统性的施工规范文件,对日常施工内容进行标准化约束。在保证岩土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完善项目建设的规范体系,以此实现对于地质灾害发生的预防。考虑到不同作业区域对应的岩土质量的差异性,在不同类别的岩土工程中所面临的地质灾害危险程度也会存在差异,要求施工企业能够随机应变,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例如岩土工程对应的地质相对较为脆弱,此时就需要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大范围开采作业的情况,同时保证对于事先所制定的规划方案的严格执行,以减少人为因素对于岩土工程产生的影响,避免地质灾害的出现。
3.4加强生态措施
生态措施主要有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两种,这些措施都可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整体质量,但是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生态体系,生物防治的周期性较长。在实际的防治中,相关防治机构需要做好科学调研,了解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生物特点,并针对植物造林的生物种类和繁密度进行控制,提升整个环境控制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值得注意的是,该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地质灾害,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科学改善一定区域内的自然气候环境,还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应。在实际的生态措施开展中建议尽量选择一些经济价值好、观赏性强的植物,进而提升生态建设的综合质量。此外,考虑到很多岩土工程的受损问题严重,生态防治的初期效果可能不佳,建议联合其他的防治措施来提升工程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进行合理分析,例如滑坡防治措施、地表变形防治措施、坍塌防治措施等,可以确保工程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要综合考虑岩土项目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包括该地区的水文条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并加大地下水防治力度,合理设置截水沟,避免大量的地表水浸入到地下,确保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麻江涛.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123-124.
[2]孙晨辉.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华北自然资源,2020(3):103-104.
[3]顾兢.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20(3):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