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公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宁波市31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我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推动社区管理智慧化水平逐步提升。文章围绕信息技术,探讨和设计智慧社区应用场景,重点分析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及基于NB-IOT技术的小区停车管理系统等应用场景网络架构、数据采集、智慧管理的原理及设计。研究内容对我国社区智能化管理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社区建设;研究
引言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是为居民提供精细化服务的基础性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众多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治理、生活服务及公共服务等服务内容。智慧社区之所以区别于传统社区,主要是在于以新时代的人民生活需求和发展为中心,依托科技手段来辅助社区治理,为居民、企业和管理监督部门带来全流程的数字化体验。通过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来激活数据价值,通过数据共享带动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改善居民的居住和出行体验,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升级社区商业、邻里交流、公共服务运营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构建市场化的社区商业,提升社区运行管理领域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推进社区全面可持续发展,支撑社区城市发展决策。
1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设计
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利用无线和有线网络将不同的网络协议数据汇聚到社区硬件服务器,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分析.在数据采集端,把温湿度、光照、人体红外、人脸视频采集等器件部署到社区合适区域;网络技术方面,主要利用了zigbee、lora、nbiot、modbus、RTSP等通讯技术;应用层方面,如垃圾智能分类系统应用RFID技术、称重传感器、视频监控获取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
2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应用
2.1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生态文明的进步,垃圾分类已逐步推广.但在社区中,因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居民自觉性较低等原因,导致分类效果不明显.当前,科技已经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提出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构建一种智慧垃圾分类系统.该系统可以提高垃圾分类的效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居民用户端设计,主要为居民提供垃圾智能收集工具.垃圾分类有四种主要类型,分别是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该工具主要目的是收集用户的四种不同类型的垃圾信息,并将信息上传至数据分析端.左侧是垃圾智能收集箱,右侧是垃圾桶.垃圾智能收集箱由RFID读卡器、电子秤、摄像头和智能终端组成.垃圾桶贴上RFID标签用以区分不同的居民用户产生的垃圾信息.垃圾智能收集工具工作原理是电子秤记录当前垃圾的重量,RFID读取用户信息、摄像头采集垃圾图片,以上信息经智能终端处理后上传至数据分析端。垃圾数据分析端设计,主要对收集的垃圾数据提供识别和计算功能.垃圾数据分析端由PythonFlask实现.图中显示了当前某区域的上强村的垃圾收集情况,展示的信息包括用户的地址、垃圾重量、收集时间和积分情况。
2.2基于NB-IOT技术的小区停车管理系统
当前,社区停车管理系统可应用ZigBee、LoRa、NB-IOT等技术方案实现,根据三种通信技术的比较,可发现NB-IOT地磁方案,带宽消耗最少,便于直接和移动网络部署连接,成本低、性能稳定。磁组传感器具有测量准确度高、能耗低等优点,根据车辆进出车库磁场发生的变化,判断车位是否有车辆。当检测到有正确的车辆信息后,微处理器打开停车位,允许车辆停放,并通过NB-IOT模块上传信息至远程终端服务器,供用户实时查看。NB-IOT核心控制器模块采用STM32系列处理器设计,NB-IOT通讯模块采用BC95完成和终端的通信。社区管理员或用户在应用层登陆车位管理平台,可查看社区车位的停放情况,也可远程控制车位。车位信息应包含用户名称、车位号、车位状态、停车时长等信息,。NB-IOT窄带物联网接收车位信息,通过基站上传至服务器供应用层分析处理。NB模块通过AT指令设置入网,获取车位等信息,存储在缓冲区待发送。
3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建设、验收、评价等关键标准缺乏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主要负责智能建筑物数字化系统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归口管理涉及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卡等领域的国家标准。按照原定计划,该机构在2020年前应发布至少50个关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方面的标准,目前来看仅发布了《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区综合服务平台通用技术要求》《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区第1部分智慧社区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等少数几个标准,距离目标相差很远。由于国家标准的缺乏,很多地方为了推进智慧社区的建设工作,都发布了自己的标准,如北上广深、重庆、合肥都有发布了自己的建设标准,这些标准各不相同,差异性比较大。国家标准发布滞后,各地自行制定的标准并不统一,导致很多地方都号称建设了智慧社区,实际有的仅仅是完成了常规的建筑智能化建设,有的项目是在装修中加入了智能家居元素,有的是按“平安小区”的标准进行建设的,与真正的智慧社区要求相去甚远。
3.2供需对接存在偏差
某智慧社区平台配套的居民终端APP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物业和周边商家,开发前,需对服务对象进行调研。但是,在城市老旧社区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智慧服务内容与用户需求之间存在偏差。例如,有的服务定位较高,与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不符;基本社区服务与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年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青年更加注重自身生活品质提升,而智慧社区建设的服务总量供应不足,不利于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同时,切合用户需求的实用性服务还处于建设过程中,部分居民甚至对智慧社区的应用或服务知之甚少,尤其老年人群的接受程度较差;智慧服务、智慧应用建设与现实生活不匹配,影响到智慧社区建设及推广的效果。
3.3公众参与意愿低,缺少资金保障
智慧社区的建设主体日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社区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已从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和行业企业,逐步扩展到各级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甚至社区居民、各类社会组织和第三方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者。但是整个智慧社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后期的运营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只有资金保障到位才能确保智慧社区平稳运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智慧社区建设还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本为辅,政府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民间资本需考虑资金回报率,在资金回报率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公众不愿意过多参与,很多项目仅仅是试点或在观望状态。
3.4资源、服务整合困难
智慧社区的最佳状态是让社区内物尽其用、人尽其职,让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体会信息科技带来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但在现实中,要将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是挖掘资源和有服务能力的人群较难,社区人口众多,但是资源和有服务能力的人隐藏其中,挖掘困难;其次,很多闲散的人员不习惯外出,不习惯交际,不习惯使用信息化产品,也就无法很好的使用智慧社区这个平台。
4信息技术背景下提高智慧社区建设的策略
4.1注意培养居民参与意识
智慧社区建设服务于社区居民,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为智慧社区建设建言献策,这有利于智慧应用与服务的规模化落地。因此,应强化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承担起社区“主人翁”的责任和义务,为智慧社区建设贡献力量。街道和社区做好宣传与引导工作,带领社区居民认识和了解智慧社区建设内容、智慧应用及智慧服务。(1)加强宣传推广。利用社区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积极宣传智慧社区建设,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创建智慧社区文化,持续感染和熏陶社区居民。(2)注意科学引导。强化参与意识不能只停留在宣传和思想层面,而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应专门召开智慧社区建设会议,收集社区居民的建议和想法,组织开展专题讲座,讲解传授智慧应用、智慧服务使用方式方法等,在培养参与意识的同时,强化社区居民的应用意识,为后期运营打好群众基础。(3)定期公布智慧社区各项建设情况、建设进度,吸引居民高度关注,使社区居民更进一步地认识和了解智慧社区。
4.2完善标准、法律、制度
加快建设、评价、验收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和落实,智慧社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专业共同参与,并非只是建筑智能化的升级版,没有规范标准的支持,相关专业的参与度比较低,导致建成效果不理想,因此首先需要完善智慧社区相关的标准,加快标准的制定和落实,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来牵头,并充分调动相关团体、企业的积极性。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合理的智慧社区建设制度,各职能部门也应该实现社区数据信息的共享,数据是基础,没有必要的数据,智慧社区的建设只能是空谈。
4.3积极引进社会力量
充足的资金投人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在地方财政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积极引进社会力量,为智慧社区建设与后续的运营管理维护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可充分利用自身领导作用、宏观调控职能,在老旧社区智慧改造工作中,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突破智慧社区原有建设模式的限制,面向全社会筹集资金,借助社会资本的资金、技术,提高智慧社区建设成效。(1)增加投资主体,使用专项补贴、减免税收、贷款贴息等手段,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智慧社区投资项目。(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如使用PPP项目融资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智慧社区,由社会资本弥补智慧社区建设中的短板,政府则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的监管,保证智慧社区建设的成效。在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后,政府相关部门整体把控老旧社区智慧发展的方向,保障智慧社区的稳定可持续建设,最终实现老旧社区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
4.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是智慧社区成功与否的关键,智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单单指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还包括基础设施、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建设智慧社区要既发展经济,又注重环保,循环利用自然资源。智慧社区的建设需要每个市民积极参与,只有全体市民都具有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智慧社区建设,逐步向资源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使生产生活变得绿色环保、高产高效,智慧社区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结语
信息技术背景下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将会随着技术发展、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各种应用系统将会应运而生,窄带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已走进普通百姓生活中.本文提出了两种系统设计,提供智慧社区建设的思路,实际应用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力平.智慧社区渐成趋势[J].论文选粹,2022(5):46.
[2]高志华,张源.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2(3):78-79.
[3]陈跃华.加快智慧社区建设破解社区治理难题[J].人民论坛,2022(2):60-61.
[4]梁丽.北京市智慧社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电子政务,2022(08):1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