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庆市迎江区委党校 安徽省安庆市 246001)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综合能源消耗持续增加,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呈增长趋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碳排放总量增加与经济规模的扩大密切相关,而减少碳排放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为前提。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低碳视角下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不仅对于以安庆为代表的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更有利于实现促进整个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
本文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通过综合国内外经验启示,基于低碳视角下的安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发展动力。
【关键词】县域经济;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各类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对于自身发展与资源、环境间关系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等一系列举措。
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双碳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既是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的郑重承诺,也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国外学者比国内学者起步要早,国外学者更多致力于对低碳经济的衡量方法、碳排放的测算等开展研究。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源利用和大气污染方面。庄贵阳(2005)在介绍“低碳经济”内涵以及在英国的实践的基础上,从内部需求和外部驱动两个方面分析低碳经济给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付允(2008)重新定义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阐述了低碳经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的特征,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的途径。综合国内外研究,国内对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产业结构优化,低碳视角下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研究从定义和理论角度出发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具体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不足。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时,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选择针对性不强。
一、低碳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全市经济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全市各县域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一)县域宏观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及碳排放问题
安庆市现辖怀宁、桐城、望江、太湖、岳西、宿松、潜山7县(市)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截至2022 年底,人口总数为471.1万人,面积13528平方公里。从当前来看,安庆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经济发展总量较小,人均收入水平不高。2022年安庆市GDP 总量2767.46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县域GDP总量为1842.4亿元,排名第5,占全市GDP总额的66.5%,与2022 年全省2533.55亿元的平均水平相比,经济发展总量较小。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454元,同比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30元,同比增长6.8%。虽然安庆市县域经济发展较快,但是总体上来看经济发展总量较小,发展的质量不高,与省内其他县(市)相比,安庆县域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近些年,安庆县域经济的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各地县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从GDP总量上看,在2022年安庆2767.46亿元GDP中,占比最高的桐城市达到452.02亿元,占比9.48%,而最低的岳西县在仅为132.40亿元,占比4.78%;从人均GDP上看,最高的桐城市为70557元,而最低的望江县则为23944元。
全市2022年审批的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总额35.15亿元。年末全市省、市、县环境监测站8个。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第5位,PM2.5平均浓度33.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83.6%。全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个、市级1个。
(二)县域经济中主导产业分布及产业结构演进
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高、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较高,达到26.82%,高出全省0.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以传统的餐饮、商贸为主,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大工业短腿,缺少龙头企业和龙头工业项目。农业产业化潜力巨大,但三次产业的衔接度不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为0.8: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差距更大。
(三)低碳背景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
1.科技发展水平低。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安庆各县市近年来对科技的投入尽管一直在增加,但是总体而言投入仍然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以怀宁县为例,2012年怀宁的科技三项经费总额为4020万元,相比2011年的3843万元增加了4.6%,专利申请数为140件,专利授予数为51件,均较2011年有所增加。然而2012年怀宁的财政收入为15.84亿元,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仅为1.5%,;2012年的科技三项经费增长率4.6%也远远低于2012年怀宁GDP增长率14%;2012年怀宁专利申请数和授予数均在全省排名30位之后。
由此可见安庆各县市的科技投入与研发能力不足以支撑其县域经济发展,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县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在安庆各县市的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26.8%,高出全省0.22个百分点,并且均以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油菜等毫无特色的产品;第二产业中的没有科技含量的低端制造业占比过大,如水泥制造、服装生产、粮食加工等占据了第二产业的绝大部分,而且这些产业还没有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特性和品牌效应,缺少龙头企业和龙头产业;第三产业以餐饮、商贸为主,现代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二、低碳视野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的必要性
(一)实现“双碳”目标的实际需要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双碳目标的系统性及引领性,将对“十四五”时期乃至以后较长一段时期的生态环境改善和产业质量提升带来碳减排与绿色转型的多重效应,也对部分依靠传统资源消耗拉动经济增长的县域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既要锚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也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县域经济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高效、集约、公平、均等化发展转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及发展动力新旧转化的综合体现。如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结构既反映经济结构,又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两个县即使在经济规模和消费规模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不同碳排放总量也不尽相同。要想实现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就要提高技术要素发展水平,加强低碳政策引到,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县域经济发展已然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也迎来新的变化,推进县域经济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轨,低碳是今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增速换挡、动力转化、结构调整成为新时代县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标志。低碳视野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又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三、低碳视野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的对策建议
如何在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短期内有效减少碳排放总量,寻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给我们提供很好的选择。如坚持低碳发展政策导向、加快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创新、优化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法律法规等。
(一)坚持低碳发展政策导向,引导经济绿色发展
在传统农业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农村改革的部署,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实施节能产品、技术推广政策,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切实抓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信息监管工作,发挥好节能产品财政补贴政策对产业开级换代的引导促进作用。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和节水农业、开展化肥农药减施行动、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等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和措施,构建“控源优先、减耗为主、增汇为辅、循环利用”的低碳农业体系,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土壤固碳减排能力,促进农业生产高效率、低能耗、低碳排、高碳汇。
同时,要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加快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把能耗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要建立和完善落后产能和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的退出机制,切实采取经济、法律、技术和必妥的行政手段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把激励优势产能与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起来。
(二)加快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创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各界共识,而低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力度。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逐步建立激发创新活力、知识价值导向、管理规范有效、保障激励兼顾的薪酬制度。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建设,建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建立开放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和机制。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技术进步。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有利于弥补农业资源短缺的短板以及工业能源消耗的日益短缺。把技术进步作为降低工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强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减排力度大的低碳技术,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低碳技术改造。
(三)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形成可再生能源主导用能体系
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在供给端,提升能源清洁生产的能力,充分利用各地资源禀赋,重点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在需求端,发展能源低碳替代途径,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配置端,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率,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在数字化场景方面,推进智慧能源领域的应用工程,实现多能协同互补、需求智能调控。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
(四)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法律法规,完善低碳市场政策体系
强化法律法规支撑。推动完善促进绿色设计、强化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污染治理、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扩大绿色消费、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法律法规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和问责力度,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衔接配合。
参考文献
[1]李静.黑山县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朱能飞.安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策略研究.安庆科技,2011(3).
[3]于洪国.发展县域经济中的科技创新支撑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周维德.安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5]付加锋.低碳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证分析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21:196-197.
[6]王育宝,陆扬,王玮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稻合研究新进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1(05):84-94.
[7〕 马德秀,曾少车,朱启贵等.“低碳+”战略研宄我国“低碳+消费”发展战略[j]. 应用气象学,2021(62): 46-52.
[8〕田泽,马海良.低碳经济理论与中国实现路径研究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120-128.
安庆市全市党校系统2022年度课题
课题名称:低碳视角下安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研究
课题编号:22AQDX23
作者简介:郝婷婷,1994年3月,女,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中共安庆市迎江区委党校,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研究方向: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