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分析

田川

重庆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市高新区  401331

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对急性脑出血(IC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6医院治疗的110例急性ICH患者,根据发病30d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预后,GOS<4分为预后不良组(n=31),GOS≥4分为预后良好组(n=79)。分析2组患者一般情况、入院后6h内的CT检查资料及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增强扫描对AICH的预测价值。结果CT平扫显示2组患者混合征、岛征阳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渗漏征阳性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ROC曲线显示渗漏征预测急性ICH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4P<0.001)。预后不良组患者D-DFIBTTPTAPTT指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ROC曲线显示D-DFIBTTPTAPTT预测急性ICH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840.7070.7580.7450.768P<0.001),联合预测急性ICH患者预后的AUC0.759P<0.001)。CT增强扫描结合凝血功能预测急性ICH患者预后的AUC0.898P<0.001),高于两种方式单独预测的AUCZ=2.1083.312P=0.0350.001)。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CT增强扫描对于早期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在特殊病因方面其应用价值明显高于常规检查,因而对于脑出血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CT影像;诊断

0引言

脑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疾病进展速度快、以及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且调查显示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生率出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出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公认的原则,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脑出血的早期诊断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本研究探讨CT增强扫描对脑出血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6在医院就诊的110例急性ICH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ICH相关诊断标准;(2)发病6h内接受CT检查及凝血功能检测;(3)年龄>18岁;(4)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可完成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全身其他重要器官严重损伤者;(2)既往存在其他严重脑血管疾病者;(3)意识障碍严重者;(4)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5)存在恶性肿瘤史者。根据发病30d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情况分为预后良好(GOS≥4分)组和预后不良(GOS<4)组,最终预后良好组纳入79例患者,预后不良组31例患者。

1.2方法

使用GE16排CT扫描仪,患者体位为仰卧位,扫描范围为颅顶至枢椎齿状突,参数设置:图像采集标准为8层1次,电流、电压分别为400mA、120kV,层厚/间隔为1.25mm/0.625mm,螺旋容积扫描转速为0.5s/周。扫描后的图像经配套工作站处理,血管成像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仿真内窥镜及遮盖显示、透明技术、融合技术等。由2名副高职称医生远程对所得图像结果进行诊断,取得一致的结论。

1.3观察指标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组CT扫描特征比较;2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凝血功能指标对急性IC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病、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出血部位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GCS评分、发病30dGO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P<0.001)。见表1。

表1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2组CT扫描特征比较

CT平扫显示2组患者混合征、岛征的阳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渗漏征阳性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见表2。

表22组CT扫描特征比较[n(%)]

2.32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预后不良组患者D-D、FIB、TT、PT、APTT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见表3。

表32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x±s)

2.4凝血功能指标对急性IC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以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为检验变量,是否预后不良为状态变量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D、FIB、TT、PT、APTT预测急性ICH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84、0.707、0.758、0.745、0.768(P<0.001),敏感度为64.52%,特异度为87.34%。见表4。

表4凝血功能指标对急性IC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3讨论

脑出血是最严重及预后较差的脑血管疾病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及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的升高,脑出血的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常见,且发病人群的年龄也不断出现年轻化的趋势。脑出血发生是由于脑内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等)因各种原因出现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基础病因,是引起脑出血的最常见疾病,调查显示95%的脑出血患者既往患存在高血压病史。脑出血的致死率较高,即使存活的患者也往往遗留语言及吞咽功能、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脑出血应该进行早期诊断并进行积极处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CT是应用于脑出血诊断的最常用检查方法,具有图像清晰、扫描时间快、分辨率高等优点。CT检查的原理在于通过探测器对扫描过人体某一层面的X线束进行接受,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经电子计算机处理得到病灶部位的图像。CT可以较好地观察病变部位的断面图像或立体图像,对病灶性质、病灶范围等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作用,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检查技术。CT增强扫描是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有效的另一检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等特点,将血管及周围情况进行充分显示,进而更加清晰地显示大血管的全貌、血管范围及血管分支情况,从而更加有效地显示血管病变,更好地明确疾病性质及病因。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脑出血患者,CT增强扫描对于早期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在特殊病因方面其应用价值明显高于常规检查,因而对于脑出血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柳.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特征及临床诊断研究[J].当代医学,2020,26(33):135-136.

[2]张顺玉.探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2):90-91.

[3]张进利.DWI与常规MRI、CT扫描在超急性脑出血诊断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9):113.

[4]杨光,杨辉,侯铁等.64排螺旋CT诊断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7):133-134.

[5]杨宇腾,马维辉,曲振廷.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56例CT特征及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