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气象局,海西 817000)
摘要:在野外空旷地区雷电灾害现场调査中,如可科学确定雷击点的位置,是雷电灾害调查的难点,调查人员通常依据经验法和观察法判断来确定雷击点的位置,往往存在偏差。本文通过对剩磁法的使用及案例的分析,提出野外空旷地区雷电灾害调查中科学使用剩磁法的方法,对科学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雷电灾害;调查分析;剩磁测试;
1 引言
近年来,在野外空旷地区,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频繁发生,特别是对于野外务工人员来说,更是需要加强雷电灾害的防范工作。调查人员在开展野外雷电灾害调查的时候,常常面临着一个挑战,那就是确定雷击点位置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科学开展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确保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更好地了解雷电灾害的情况和原因,从而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雷电灾害调查
根据雷电流特性可知,雷电过程中会产生热效应、机械力、电效应和磁效应, 并伴随一些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现象,这是判定雷击事故的重要依据。
在雷电灾害调查过程中,需要技术鉴定时所采取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剩磁测试法、金相法。金相法主要是利用雷电流的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开展技术鉴定。而剩磁法主要是利用雷电流的电效应和磁效应开展技术鉴定。
3 剩磁测试原理
所谓的剩磁(剩余磁感应强度)就是将雷击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使金属导体磁化,磁体从磁化至技术饱和并去掉外磁场后,所保留的磁感应强度,用于测量该磁场强度的方法就叫剩磁测试方法,即剩磁法[1]。
由于电流的磁效应,在电流周围空同产生磁场,处于磁场中的铁磁体受到磁化作用,当磁场逸去后铁磁体仍保持一定磁性。
4 野外空旷地区雷电灾害调查的难点
在野外空旷地区进行雷电灾害调查时,确定雷击点位置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但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野外空旷地区的特点是没有建筑物或遮挡物的宽阔自然地带,通常没有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视野开阔,地形平坦或起伏较小。一般都缺乏避雷设施和记录设备,如避雷针、避雷网,闪电定位仪等。同时,野外环境可能存在复杂的地形、气候和植被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雷电的分布和强度。例如,地形的高低起伏可能会影响雷电的路径和放电方式,气候的变化可能会影响雷电的发生和强度,而植被的密度和种类也可能会影响雷电的分布和影响范围。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雷击点位置的确定作更加困难。
在雷灾现场无金属熔痕、草木灼烧痕迹作为雷击点参考依据情况下,调查人员应采用剩磁法,依据剩磁的有无和大小确定雷击点的位置,结合目击者报告和相关文献研究等,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
5 案例分析
2023年6月27日17时,在天峻县发生一起雷击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5.1 气象因素的调查
根据天擎·实况闪电监测资料显示:6月27日08-20时天峻地区雷电活动频繁,共计出现35次闪电,,雷灾发生地木里镇,共计出现5次雷电,采用Vincenty公式计算闪电与事发地间距得出,坐标为99.450°E,38.084°N的负地闪与事发地距离最近,为1.23Km。根据风云4号卫星的MICAPS4闪电监测数据,6月27日15-16时天峻地区闪电定位数据如图3所示。
图1 天峻县木里镇6月27日15:00-16:00闪电定位示意图
Figure Lightning Location Diagram of Muli Town, Tianjun County from 15:00 to 16:00 on June 27th
由图1数据经对比分析可知,风云4号卫星的MICAPS4闪电监测数据和天擎·实况数据吻合,即6月27日15:30分,事发地(坐标99.450°E,38.084°N)东侧1.23Km内发生负闪。
5.2 环境因素调查
事故发生地坐标为北纬38°05′35.9″、东经 99°26′32.5″,海拨高度 3974m,事发地位于山体南坡中央较为平坦的一片湿地,坡度约为2%。四周空旷,无遮挡物,土层薄,质地粗,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岩成土壤,具有隐域性特征。草地类型为沼泽化高山草甸,事发地周边环境详见图2,事故发生地属于野外空旷地区
图2 事发地周边环境示意图
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the incident site
在事故发生地,调查人员在现场开展调查,由于事故现场为沼泽化高山草甸,水坑遍布,周边20m范围,无明显的草甸灼烧痕迹作为参考依据,确定雷击点的位置非常困难。
5.3 雷击点的确定
由于在雷灾现场中,无金属熔痕、草木灼烧痕迹作为雷击点参考依据,故采用剩磁法确定雷击点
(1)事发地土壤电阻率测量
事发地为沼泽化高山草甸,土层薄,质地粗,草甸厚度约为5-20cm,草甸下方为岩成土,多砾石
。考虑到地表的电磁场会受到铁矿周围的地质构造、地下水、矿物分布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调查人员对事发地现场进行土壤电阻率测量[2],测试极深度0.5m,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事发地土壤电阻率(文纳4极法)
Table 1 Soil Resistivity of the Incident Area (Wenner 4-pole Method)
极间距m | 极深度m | 土壤电阻率Ω·m |
D=2 | 0.5 | 236 |
D=3 | 0.5 | 317 |
D=5 | 0.5 | 502 |
D=8 | 0.5 | 524 |
D=10 | 0.5 | 566 |
以上数据输入RESAP模块,采用贝赛耳标准方法计算[3],自动分层结果为二层水平土壤模型,误差6.6%,与事发地表层为高山草甸,下层为冻土层的土层特征吻合。
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可知事故发生地无较明显的地质构造断层、地下水和金属矿物质。
(2)事发地地表磁场测量
调查人员对事发地现场进行地表磁场强度测量,分布从事发地开始,间隔5m、10m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事故现场地表磁场强度记录
Table 2 Record of Surface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at the Accident Site
方位 | 离事发点距离m | 雷击判断测试值mT | 测试值mT |
东 | ≥20 | ≥1.0 | -4.0 |
东 | ≥10 | ≥1.0 | -4.2 |
东 | ≥5 | ≥1.0 | -4.4 |
东 | ≥1 | ≥1.0 | -4.4 |
南 | ≥20 | ≥1.0 | -4.0 |
南 | ≥10 | ≥1.0 | -4.1 |
南 | ≥5 | ≥1.0 | -4.3 |
南 | ≥1 | ≥1.0 | -4.4 |
西 | ≥20 | ≥1.0 | -4.0 |
西 | ≥10 | ≥1.0 | -4.1 |
西 | ≥5 | ≥1.0 | -4.3 |
西 | ≥1 | ≥1.0 | -4.4 |
北 | ≥20 | ≥1.0 | -4.0 |
北 | ≥10 | ≥1.0 | -4.1 |
北 | ≥5 | ≥1.0 | -4.2 |
北 | ≥1 | ≥1.0 | -4.4 |
测量结果显示,越靠近事发地点中心,地表磁场强度越强,说明雷电流的磁效应越强,雷电流在事发地附近产生了强烈的磁场变化,导致地表磁场强度发生变化。
图3 事发地周边地表磁场强度测量
Figure 3 Measurement of surface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around the incident site
(3)现场遗留锄头剩余磁场测量
7月5日,天晴,气温15.3℃,湿度63%,对事发地现场遗留金属锄头进行剩余磁场强度测量,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事故现场遗留金属锄头剩磁记录
Table 3 Residual Magnetic Records of Metal Hoes Left at the Accident Site
测试位置 | 测试样品 | 雷击判断测试值(mT) | 测试值(mT) |
雷击物 | 锄头1# | ≥1.0 | -14.2 |
雷击物 | 锄头2# | ≥1.0 | -12.4 |
测量结果显示,锄头1#剩余磁场强度为14.2mT,锄头2#剩余磁场强度为12.4mT(详见图4),根据QX/T103-2017《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附录C[5]可以判定,金属锄头1#,2#均为雷击物,雷电产生的强磁场,导致处于磁场中的金属锄头受到磁化作用,产生了磁性。
图4 现场遗留金属锄头剩磁测量
Figure 4 Residual magnetic measurement of metal hoes left on site
5.4 确定雷击点
根据剩余磁场测试资料,事发点两人均携带虫草采挖工具,均为金属锄头,剩磁测试结果显示两把金属锄头均为雷击物(均带有磁性),可以看出两人避雨位置产生了强烈的磁场变化。
结合地表磁场强度监测结果,我们绘制事发地周边地表磁场强度雷达图,发现越靠近事发地点中心,地表磁场强度越强(详见图5),越远离事发地点中心,地表磁场强度越弱,事故发生地遗留的金属锄头剩余磁场强度最高,由此可以判定雷击点就位于事故发生地中心位置。
图5事发地周边地表磁场强度雷达图
六、结论及建议
野外空旷地区,在在雷灾现场中,在无金属熔痕、草木灼烧痕迹作为雷击点参考依据时,则应采用剩磁法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工作。
1、在事发地土壤模型较为简单,地质断层、地下水和金属矿物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剩磁法测量事故点周边的地表磁场强度来确定雷击点位置。
2、应及时对事故发生地具有铁磁性的金属物进行剩磁法测量,通磁场强度阶梯状衰减或增强,确定雷击点的位置。
3、野外地形复杂地区,采用剩磁法,应考虑地质断层、地下水、金属矿物质对磁场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高学浩.雷电防护技术及其应用[M].气象出版社.2015
[2]《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GB/T17949.1-2000;
[3]余振邦,蒲春羽等.天峻县地面气象观测场接地网雷电暂态效应研究[J].青海科技.2023 (1):125-1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103-2017《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S].
作者简介:唐嘉慕(1981-),女,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防雷、综合气象服务。
*通讯作者:余振邦(198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防雷与接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