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试析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问题及对策

包婷婷

科尔沁左翼后旗林业工作站 内蒙古 通辽 0281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伤害,并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更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基于此,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工程的实施便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践行。基于此,重点围绕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问题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也逐渐加大了关注度。我国作为农林业大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后,对生态环境的发展也提出了全新要求。特别对于气候相对干旱的北方地区,需要有效开展林业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以此来使水土得到有效保持,使土壤荒漠化现象得到减少。

  1. 抗旱造林建设的背景分析

抗旱造林是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存在技术落后、地质环境复杂的情况,此类问题制约了抗旱造林工作的实施。随着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领域均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伤害。例如,大批森林树木被砍伐用于开垦土地,虽然使得农田面积大量增加,但同时损害了生态环境;不仅如此,许多地区为发展经济,开设各类工厂,并开采各类森林树木资源,使得植被覆盖率明显下降。近年来,我国逐步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出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逐步提高了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政策,林业工程建设便是其中的具体工作之一。我国部分地区由于环境恶劣,在林业种植中往往容易出现树木成活率低的情况,不利于林业工作的快速推进,而通过应用抗旱造林技术,能有效解决树木成活率低的问题,但其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林业工程建设的实施应当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立足于有效的管理,能够为提高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林业工程建设管理中,应有高瞻远瞩的观念,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动态化地调整林业工程中的资源配置,综合考虑物力、人力资源,同时制定契合社会发展的管理目标。此外,在林业工程建设管理中,应采用符合实际现状的管理模式,统筹管理林业工程和抗旱造林技术,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加深对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与研究,促进林业工程建设工作高效、高质量地开展。

2.抗旱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土资源污染严重

抗旱造林技术在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水土资源污染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农药和化肥使用、土壤侵蚀和土地过度开垦等原因导致的。首先,农药和化肥的滥用不仅会对作物和植被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渗入地下水和水体中,引发水质污染,危害生态系统的健康。其次,土壤侵蚀是一种常见的抗旱造林技术问题,特别是在缺乏植被保护和不合理的土地管理情况下,土壤容易被风力和水流冲刷,导致土壤贫瘠和土地退化。此外,过度开垦土地也是造成水土资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了水资源的枯竭和土地的不可逆转损失。

2.2资源利用不合理

抗旱造林技术中存在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导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浪费和低效利用的情况。首先,缺乏系统的资源评估和规划,导致在抗旱造林项目中存在资源错配和浪费。例如,未经充分研究和评估,可能选择了与当地环境和土壤条件不适配的树种,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成本的浪费。其次,林业管理中存在不合理的资源分配问题,例如在抗旱造林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水、肥料和劳动力等资源的过度或不足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或效益降低。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这对于抗旱造林项目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其次,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可能导致抗旱造林项目的效益降低和目标无法实现。例如,选择不适合当地环境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可能导致树木的生长困难,影响林地恢复和生态功能的实现。

3.林业工程中解决抗旱造林技术问题的对策

3.1规范操作

在干旱地区开展林业工程,需要确保抗旱造林技术应用的规范性,有效保证抗旱造林操作的专业性,按照具体规范进行操作,从而有效保证抗旱造林效果。在此过程中,相关林业管理部门还需要对造林过程严格监督和管理,对造林期间的不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和制止,加强对造林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有效实施抗旱造林技术。具体来说,抗旱造林操作具有统一化的标准,因此需要造林人员按照具体标准对造林活动操作加以规范。在实际的造林工作当中,需要有效强化监督工作,避免由于操作不够规范而对林业工程建设质量产生影响。对于林业工程而言,抗旱造林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其加大关注,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使树种成活率得到提升,降低成本投入,全面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新型种植技术加以采用,包括覆膜、容器苗法等,从而全面提高抗旱造林效果,提升林业工程建设水平。

3.2优化水、土资源分配

在推广抗旱造林技术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时,应该对当地的供水条件和水源分布状况进行详细调查。专业人员在开展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土壤条件等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环境因素,并根据作物的种植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此深化灌溉技术的推广效果。土地的具体状况也需要在生产规划制定的初期进行充分调查,调查人员应该根据地形分析此地的水源分布状况。如果生产地区的水源较为缺乏,就应该为此安排运输水资源,并根据先天条件设计相应的节水技术,以达到更好的灌溉效果。水源不影响对林业用水的监控和预测,因此需要定期对生产地区的蓄水量进行监测。

3.3合理规划人员配置

地方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工作人员在规章制度下规范日常行为,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细致检查,落实有关责任的分配,使林农在进行灌溉作业的时候能够找到负责部门,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技术推广部门还应关注节水灌溉技术的合理应用,为技术推广和相关设备的维护提供专业的维修人员。以此深化我国节水灌溉项目的开展,使节水项目的优势最大化。针对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可以设立宣传小组,宣传节约用水的观念,改变当地林农的种植理念,为技术推广打下基础。有关部门应该对培训活动予以支持,设立专项资金。同时林业单位也应该重视内部的管理,注重思政教育的开展,让员工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做出相关的调整,根据现实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4完善法律法规

在林业工程的抗旱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对公民进行有效呼吁,使其能够对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在此期间,相关部门还需要做好具体的防火工作,对护林管林等措施加以落实。一旦有违法乱纪行为出现,需要对其严惩不贷,对非法占用林用地、毁林以及乱砍滥伐等现象加以控制,从而对树种的病虫害灾害问题有效预防。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抗旱造林技术加以应用,以此来全面提升森林覆盖率,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对此,为了在林业工程中有效发挥抗旱造林技术的作用,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创新,我们能够实现抗旱树种的适应能力提升,水土资源的保护,为未来面临的干旱挑战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玉凯.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问题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15):145.

[2]高年勇.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技服务,2017,34(21):48.

[3]窦俊杰.论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J].花卉,2018(20):269.

[4]张磊.浅谈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8(3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