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1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人才,我国教育部门也对中职教育模式做出了一定的改革。现阶段,我国逐渐对中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起到重视,而要想全面提高中职劳动教育,就需要在劳动教育中衬托出工匠精神,并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道德素养。基于此,文章主要根据当前中职劳动教育中工匠精神的渗透展开了分析,并针对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希望可以全面提高我国中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教育模式的改革下,变革了我国中职院校的教育制度,而劳动教育作为中职院校的重点,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就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动手能力。工匠精神下的中职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主观动能性,还能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技术培养,以此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与劳动价值观。但在现阶段,由于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中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缺乏,并且针对劳动教育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此,要想提高中职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要健全劳动教育体系,还需要变革以往的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中职院校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还缺少一定的重视度,再加上学校长期的应试教育与学生家庭方面的影响,通常都会将学习与劳动看做为两个观点,这就大大降低了劳动教育的开展。比如,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年而言,体力劳动不仅仅是一项不体面的工作,而且薪资方面也远远达不到其自身的要求,当代学生都想在离校后可以从事一项体面的工作。也正是因为这一思想,导致当前中职院校的劳动教育难以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地区的中职院校,没有对劳动教育起到重视,并在对于劳动教育只是片面的进行讲解,缺少一定的劳动教育体系与劳动实践教学。这样不仅大大阻碍了劳动教育在中职院校中的开展,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对于劳动教育不够了解,使得课堂教学难以形成有效的双向交互作用,而这样就会导致咯是一味的讲解,一味给予学生灌输知识,这样学生会直接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产生一定的错误。此外,还有部分中职院校缺少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对于劳动教育的定位不明确,从而不能顺利的开展劳动教育,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对劳动的兴趣,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身素养。
(二)劳动教育体系不健全
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就需要不断完善劳动教育体系。但在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善,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发生。例如:在中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只是通过劳动教育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劳动技巧与训练,虽然在开展劳动教育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劳动教育的艰苦,但在教育过程中却缺少了一定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在长期的劳动教育下,就会对劳动教育产生排斥的心理,从对劳动教育失去兴趣,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二、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学生劳动教育优化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意识
中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中,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并且还需要健全劳动教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劳动教育。然而,现阶段,针对我国中职院校的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而言,对于劳动教育了解不够透彻,并且缺乏劳动教育意识,对此要想顺利的开展劳动教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纠正,提高其自身的劳动意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劳动教育意识。一方面,中职院校应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并做好宣传工作,要让学生与家长明白劳动是创造价值的重要路径,要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排斥心理,并且还需要在开展劳动教育中让学生可以体会到其乐趣所在。此外,中职院校还需要以社会发展为根本,加大劳动教育的开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在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下,老师还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好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的劳动教育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特长,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除此之外,要想更好的开展劳动教育,中职院校必须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并将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相互结合,如此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术。
(二)构建工匠精神文化,始于校园建设
在中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中,集体精神对于个人的影响而言极大。对此,可以根据校园环境的建设,加大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并充分体现出劳动教育中的工匠精神。而在校园环境的有力建设下,会让学生在整个大集体中感受到劳动教育的精神,从而学生会接受劳动教育,认可劳动教育。对此,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的激发自身的能力,以此来推动劳动教育在中职院校中的开展。而这种精神更是社会发展中所缺少的精神,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对劳动教育的认可,也是对工匠精神的认可。由此可见,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仅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还能在开展劳动教育中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观,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劳动教育观念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要想提高学生的劳动教育观念,就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且还需要不断的提高学生劳动教育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此,中职院校需要从学生的学习专业出发,根据合适的专业来开展劳动教育,如此才能培养出专业的技术人才;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劳动技术手段的增强和劳动意识等多个方面培养。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例如:针对一些刚踏进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可以及时的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以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而相比于一些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老师往往都是将专业知识作为教育重点,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劳动教育相互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在实践中体现出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劳动教育思想,在加强学生劳动意识的前提下,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与素养。
结束语
结合上文,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中职院校应大力加强劳动教育的开展,并且还需要将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相互结合,在强化学生自身技术能力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确好自身的价值观,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翁昊年.中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与实施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21(06):82-87.
[2]邓光宇.中职教育中劳动教育的价值与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1):160-161.
[3]刘然然.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策略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22,(07):68-69.
[4]黄凌.新时代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策略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12):144-146.
陈艳,女(1985.10—),汉族,江苏无锡人,讲师,研究方向:机械教学、德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