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瓷艺术美学研究的理论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论陶瓷艺术美学研究的理论思路

 成永胜

洛阳花城美术陶瓷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大众生活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变得更高。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载体,陶瓷艺术文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陶瓷艺术文化,在我国具有极其久远的历史,具有极高的美学和研究价值,从而受到了不同层次民众的青睐和追捧。因此,要想使我国现代陶瓷产品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就必须充分重视并发挥出陶瓷艺术文化的美学价值。文章将就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价值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其目的是从陶瓷艺术文化的不同美学特征上得到某些启发,合理运用于现代陶瓷产品的设计工作之中。

关键词:中国陶瓷;艺术;美学价值

引言: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首,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化,而陶瓷艺术,作为我国历史文明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艺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积累而成的文化形态。随着人们对陶瓷艺术作品欣赏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喜爱陶瓷制品的美感,陶瓷艺术逐渐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陶瓷艺术不论在其装饰上,或就其外观器型和胎釉而言,均能促使观者欣赏陶瓷艺术品极高的美学价值。陶瓷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同时还具备极高的收藏性与欣赏性,在现代社会当中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陶瓷艺术完全可以突出中华民族审美理念与价值观,承载了强烈的东方艺术文化色彩。

一、中国陶瓷艺术的科学美

中国陶瓷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需要借助多种科学技术手段,最后形成了有一定艺术美感陶瓷产品,陶瓷艺术之美,包含着其视觉之美、触觉美和听觉美,等等。在陶瓷产品的实际设计加工中,需通过选料,加工处理,成型烧制,外观装饰等工序、上料等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在陶瓷加工生产的全过程中,都要用到不同的科技与技艺。其中,最主要的工艺就是烧制工艺技术。清代著名进士朱曾的《陶说》一书中,该书是中国第一部陶瓷史,对我国陶瓷制作加工技术和发展过程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其中对瓷器的烧成工艺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以烧为本”的观点。正如《陶说》作品所记载:“画器调色,与画家不同,器上诸色,必出火而后定”。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陶瓷艺术品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成为人们生活和精神上都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1]在陶瓷制作工艺上,窑炉的内部结构、加工生产的温度、改变陶瓷冷却方法和案炉中气体浓度,对陶瓷釉彩的最后成色效果有一定影响,同一种陶瓷制作配方,在不同窑炉环境中,会形成不同整体色调。同时中国陶瓷艺术也存在着这一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现实,即陶瓷自身胎质色泽,音响和高,低温颜色釉的装饰等等,这一切都不经过陶瓷加工生产人员运用工艺技巧,而完全是通过运用先进科学手段来取得。中国陶瓷产品艺术的科学美,其核心价值是通过运用不同科学技术来达到陶瓷产品艺术设计构想,生产精致搞艺术性陶瓷产品。

二、中国陶瓷艺术中设计之美

中国陶瓷艺术极具设计美感,陶瓷设计的艺术美,主要来自于自然美与生活美,有一定社会背景基础。陶瓷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艺术设计不仅是一门专业技术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形式。设计师创新陶瓷产品的加工设计,将科学地融进自己超前的美学思想与见解,由此有效地塑造了独具特色的陶瓷艺术品形象,充分突出了陶瓷艺术中设计之美。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陶瓷工业发展与进步,就要加强对陶瓷工业艺术设计水平的提升。中国陶瓷艺术有很好的艺术独创性与艺术审美价值,能使观赏之人对陶瓷的设计和艺术美感有一个全面的体会。陶瓷产品是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将陶瓷产品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起来十分有必要。在实际陶瓷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确保陶瓷艺术品有一定设计形式美,必须突出陶瓷产品组合优化和谐。因此,本文以陶瓷产品为研究对象,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陶瓷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和谐美学元素。陶瓷和谐的美学价值表现为陶瓷艺术品装饰,外观造型等方面、色调和肌理中。其中,通过陶瓷艺术作品的视觉元素与色彩搭配来展现陶瓷艺术品的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而言,设计师应重视陶瓷艺术品总体形状“点,线条,面相结合”优化加工设计。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控制的就是陶瓷艺术表面和内部形态方面的协调处理,这一点需要通过具体的陶瓷艺术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才能获得有效解决。例如,对陶瓷进行局部处理,应充分考虑整体的外观造型,时刻注重整体效果,只需保证每一个局部细节得到很好的处理,则完全可以突出这种陶瓷产品个性风格。在进行陶瓷图案设计时,设计师应当从视觉角度出发,通过色彩搭配、线条组合等方式来提升作品美观程度和艺术性。另外在对陶瓷造型的优化处理中,设计师须强化局部调整改变,保证局部和整体、部分与部分比例关系的科学规范性处理,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证陶瓷艺术设计的美感得以体现。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陶瓷艺术和陶瓷造型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关于如何提升我国陶瓷艺术和陶瓷产品设计水平的建议对策。在中国的陶瓷艺术,不论陶瓷外观造型,或者陶瓷的纹饰和纹理有独立美学研究赝值,它们三者属于互相促进的关系、相互制约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之上,而陶瓷的材质特征又为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在陶瓷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设计师应该确保陶瓷肌肤的肉质优良性,就要合理地使用陶瓷制作材料;陶瓷装饰则是将其运用于具体作品之中,通过对材质的巧妙搭配来实现陶瓷艺术品自身独特的价值内涵。陶瓷整体外观优化设计,则可以赋予陶瓷艺术形象以核心灵魂,使观赏之人对设计师的审美理念,审美思想有一个直观而又明确的感受;同时,陶瓷材质本身又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在进行陶瓷制品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但陶瓷装饰却能充分展示中国陶瓷艺术形象所具有的无限魅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特征及内涵、传陶瓷艺术的美与创新发展策略等内容。总之,传统陶瓷艺术之设计之美在于陶瓷外观造型之美、在材质和装饰方面进行了优化统一处理,唯有如此,才能创作出具有高美学价值陶瓷艺术作品。

三、中国陶瓷艺术生活之美

中国陶瓷艺术也具有生活美学的研究价值,关于陶瓷生活美的探索与分析,实际上就是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中形成的审美观念的研究。陶瓷艺术作品作为我国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创作过程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思想内容。传统物质生活在中国陶瓷艺术生成和完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陶瓷产品既具有一定审美功能,也具有生活使用功能,这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特征。陶瓷艺术中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生活之美,这些美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特点,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的重要表征之一。陶瓷艺术对生活美的不同反映,是由于各个时期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所造成,和民众实际生活习俗、民族精神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中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国家社会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不同的追求目标,也正是它直接决定着我国各个时期陶瓷艺术的生活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社会大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都会对其陶瓷艺术品的创作方向造成较大的影响作用。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时期,社会民众产生了不一样的审美情趣与观念,这也将影响这个时代陶瓷艺术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从各个历史阶段出发,分析当时人们对于陶瓷艺术的审美要求,从而对陶瓷艺术进行更好的把握。不同陶瓷制品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历史风貌,有效地形成了中国陶瓷制品艺术的审美依据。唐代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其陶瓷工艺达到空前繁荣水平。[3]例如我国唐朝时期的陶瓷艺术曾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终因受唐朝时士大夫阶层饮茶文化之熏陶,越窑青瓷在当时成了一种现实的社会审美需要,受到社会上一般文人学士的推重和称赞。唐朝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有记载到:“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益茶”。正因为社会背景文化,不同王朝时期,人们对于生活美的追求也会不一样,不一样的生活习俗、社会心理及其达成,将产生不一样的陶瓷审美情绪,由此给中国陶瓷造型与装饰设计带来了一些启示。

结语:青瓷在当时成了一种现实的社会审美需要,受到社会上一般文人学士的推重和称赞。这与当时人们对于饮茶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正因为社会背景文化,不同王朝时期,人们对于生活美的追求也会不一样,不一样的生活习俗、社会心理及其达成,将产生不一样的陶瓷审美情绪,由此给中国陶瓷造型与装饰设计带来了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沈毅. 浅析唐宋两代陶瓷艺术特点的差异[J]. 中国陶瓷, 2003, 39(5):3.

[2]何笠农. 传承与创新的当代陶瓷艺术[J]. 中国陶瓷, 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