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群文路  平添几多思——群文阅读行进中的点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漫漫群文路  平添几多思——群文阅读行进中的点滴

田素芬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七一宝轮小学   628003

摘要: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在推进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实施一文带单元、一篇带多篇,力争做到了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高效融合为一体。

关键词:群文阅读;一篇带多篇;一文带单元;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引言:

初闻“群文阅读”这个词语,我倍感陌生。在2013年,我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第三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活动进行的紧张而有序。短短两天时间里,我在重庆大礼堂听了六堂公开课及三场专家的主题报告。在认真倾听了蒋军晶、李玉贵、袁野等大咖老师们的群文阅读课的同时,我意外地发现课堂上的孩子们各个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极高,且对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回答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此外,我还发现上课的大咖老师们看上去各个都很轻松,真正实现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就在那一瞬间,群文阅读悄悄地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渐渐地生根、发芽……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语文教育的实践者,我也一直在不停地思索: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有无更加高效的方式?在信息传递多元化的今天,怎么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的时间里读到更多的篇目?如何教会学生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如何让孩子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如何让自己班上的孩子爱上阅读?群文阅读概念的提出,就像漆黑的夜空中出现的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方向。我渐渐走进群文阅读的世界,跌跌撞撞地行进在群文阅读的漫漫长路中,一路上,我有看到孩子们爱上阅读的喜悦,也有害怕因为阅读影响孩子们考试成绩的担忧。尽管如此,漫漫群文路上,我仍带领着孩子们一起向前。

一、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建立班级图书角

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群文阅读就是一节课完成多篇文章的阅读,是架起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是高效活课堂之一,也是课改内容之一。群文阅读的概念,肇始于台湾赵镜中教授。他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其中一种变化:“在政府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阔读量开始増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1]事不宜迟,说干就干。万事开头难,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要在班级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活动,孩子们的共读书目书籍从何而来?作为班主任兼一名语文老师,我开始想办法给孩子们创造阅读条件。

首先,我组织班级家委会成员召开了家委会,将我想带领孩子们开展群文阅读的想法与他们进行了分享,得到了家委会几位成员的大力支持。他们提出了由家委会统一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班级阅读基金,在每次需要购买书籍时,由我进行书目的选择并由家委会家长统一进行购买。就这样,我们班孩子的共读书目就有了保障。

其次,我在班上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要求每个孩子从家里带五本以上的自己已经看过的课外书,在我这里登记好以后统一放到班级图书角。这样一来,孩子们在下课时间就可以自由的到图书角选取课外书。创建班级图书角,既增加了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量,又可以避免孩子们下课后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二、群文阅读从教材入手,循序渐进,达到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的开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的时候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每一学期一开学,我都会先把学校下发的语文课本浏览一遍,明确每个单元的主题思想、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我还采用了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力争阅读教学以教材为主,达到单元整合。[2]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学习第六单元时,该单元一共有三篇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教学时我仅对《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两篇文章进行了讲解,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读懂父母的爱,知道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父母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的、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呢?

三、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丰富群文阅读形式

(一)提升学生阅读体验,搭建个人阅读体系

在进一步推进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在实施一文带单元、一篇带多篇的前提下,我还力争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强调以课内阅读为主,课外阅读为辅的原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实现高效融合。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该单元共编排了四篇课文:《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本单元课文旨在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在五年级语文上册结束之后的寒假里,我就要求全班同学通读四大名著,大概了解书本内容。在这学期教学“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时,我首先通过音乐、视频创设情景,再现四大名著的历史画卷,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通过识人物、话人物的环节,引导学生围绕相关人物,关注典型事件,获得整体感知;通过联结图片、唐诗、评价等,引发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建构对人物客观、立体的认识。同时,我还进一步引导学生积累与四大名著有关的成语、歇后语、经典语段,在词句与典故之间建立联系,注重语言的理解和内化吸收,培养学生做摘抄笔记的好习惯。

[3]

(二)扩展学生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

1.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更有效地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打通,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具体形式把小学语文阅读载体真正地丰富起来。在五年级上册学习《渔歌子》等诗词的时候,我向学生们推荐《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在五年级下册学习《祖父的园子》时,我向学生们推荐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在学习四大名著时,我向学生们推荐了少儿版的《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从而起到了“一本带多本”的目的。[4]

2. 从丰富阅读载体入手,举办读书比赛,开展各种有趣的读书活动。作为孩子,他们的天性贪玩,课外阅读不积极,缺乏主动性。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组织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每周抽一节课,让孩子们在班上交流本周自己从课外的书本中了解到的有趣的故事;

(2)每一个月组织班上同学开展“故事演讲”比赛;

(3)每一个月组织学生办一次手抄报或者是绘制思维导图,有时候也让孩子们给阅读的书籍配上插图,让孩子们在绘制图画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每一学期开学,我都会让孩子们事先准备一个厚厚的积累本,有时候用来积累好词、好句、好段;有时候用来收集歇后语、名言警句;有时候用来写一些作文片段等;

(5)每一学期期末,就是一学期作品的展示时间,我会把孩子们的作品粘贴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教室里面的墙壁上,让孩子们与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零距离的接触,让孩子们在书海中徜徉,让优秀的作品去驱使孩子们阅读。

结束语

在带领孩子们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我所做的这一切,就是希望孩子们能把课内所学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把学习的方法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把我们在课本中所学到的一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增长知识、增加自信,从而达到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让孩子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让自己的课堂轻松高效起来。正如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老师所说:“群文阅读,虽然走的有些仓促,走的有些蹒跚,但我们已经出发了,就一直往前走!”

参考文献:

[1]吴双. 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王敏.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章可欣.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4]苏凤萍.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群文阅读[D].广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