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云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的应用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了重大变革。本文通过分析护理管理过程中信息化需求,设计了制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日常事务管理、护理质控管理、培训考核管理、绩效考核、数据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等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以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研究表明,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决策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进工作流程,加强过程控制,统一管理尺度要求,让管理有“迹”可循。信息化系统为护理管理注入了更精细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使护理管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推动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护理管理;系统功能;管理决策
引言:当前,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保证医疗质量和改善就医体验至关重要。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护理管理作用结果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满意度。但是传统的护理管理方式效率低下,管理尺度不一,无法满足现代医院管理的需求。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它实现了对护理管理过程的信息化支持,极大地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一、护理管理工作概述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现代医院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护理管理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护理资源、护理环境等的管理。优质的护理服务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队伍,先进的护理设备和药品,舒适的护理环境等资源保障,以及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然而长期以来,多数医院的护理管理存在以下问题: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护理临床备用药品、耗材使用管理混乱,责任不清;护理环境管理不规范,感染风险存在;护理流程和任务分工不清,效率低下。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求。如何实现规范化和精细化的护理管理,实现过程控制和质量监控,使之真正在医院运营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1]。
二、护理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需求
护理管理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护理人员管理、护理资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工作安排与考核。在每个环节中,都存在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需求。可以建立护理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对人员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生成护士配置方案。可以开展信息化在线培训和考核,实现护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建立护理耗材、药品等资源信息数据库,对资源进行编码、出入情况、批次进行管理,方便查询统计。实时监测资源运行状态,预警报ALARM,支撑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信息系统记录患者护理情况,开展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建立护理质量考核体系,进行定量评估。通过信息化手段制定护理工作计划,进行排班管理。利用系统自动采集护理工作数据,进行量化绩效考核。依托信息化存储的多维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生成决策报告,提供管理决策依据。
三、面向护理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功能设计
(一)护理人员动态档案管理
护理人员动态档案管理主要实现对护理人员的基础信息管理、培训管理、考核管理、排班管理等。建立完整的护理人员信息库,内容包括人员的基本信息、学历学位、专业技能等,并与医院人事系统对接,实时更新数据,保证数据准确性。进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和在线培训管理,跟踪培训过程,自动生成培训报告。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打通培训与考核的环节。利用系统采集员工的工作数据和质量指标,进行自动化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产生员工的能力素质报告。依据人员数量和技能匹配病区需要,通过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合理的排班计划。排班计划可直观显示,便于必要调整。通过员工管理的信息化,可实现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团队配合效率[2]。
(二)护理排班管理
护士排班管理功能主要对护士的工作时间、岗位安排和班次调度等进行管理。根据医院发展规划、病区实际情况等,编制护理工作计划,包括工作重点、任务分配等内容。根据护理人员数量、技能等情况,采用信息化方式进行合理排班,确定班次及值班人员。收集护理工作基础数据,计算各类工作的时间配比与量化标准,制定工作量核算方案。针对突发事件导致的工作计划调整,及时更新和优化计划安排,保证工作连续性。对照计划开展工作量考核,评估工作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不断优化计划质量。监控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发现偏差及时提醒或调整计划,保证计划执行力。
(三)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档案管理
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档案管理是指通过建立和维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档案,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能力、培训经历和职业发展进行全面管理和记录,以实现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和职业发展规划。它包括对护理人员的基本信息、教育背景、职称评定、培训记录、科研成果、学术交流、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以便于企业进行人员配备、能力评估、培训计划和职业晋升等决策,同时也为护理人员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学术交流提供支持和依据。通过有效的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质,促进护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四)护理培训管理系统
护理培训管理系统是一种通过建立和维护护理人员的培训档案、计划和评估,以实现护理人员的持续教育和职业发展管理的系统。它包括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资源管理、培训记录和评估等功能。通过系统的培训管理,可以实现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的准确把握,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安排,并及时进行培训资源的调配和管理。同时,通过培训记录和评估的管理,可以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和成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为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通过护理培训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和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五)质量检查与查房
护理质量检查与查房功能是护理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对护理过程和护理质量的全面监控和评估。该功能包括对护理操作的规范执行、护理记录的完整与准确性、患者护理计划的落实、安全措施的执行等方面的检查与评估。通过定期的护理查房和质量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同时,对护理过程和护理质量的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护理人员考核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促进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护理质量的提升。通过护理质量检查与查房功能的应用,可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六)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模块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护理人员和部门工作绩效的量化考评。通过系统自动统计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如值班次数、服务病人数量等。依托系统的数据,评估医疗服务质量,反映问题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汇总来自病人满意度调查、网络评价等各源渠道的反馈意见,评估服务效果。系统可以定期自动生成个人或团队的绩效考核报告,客观展示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等激励措施挂钩,发挥绩效管理导向作用。通过信息化考核,使绩效管理更加客观、公平,促进护理团队持续改进。
图1 护理管理系统功能图
四、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应用效果
(一)提高决策效率
过去护理管理数据收集需要人工填写表格,效率低下。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大幅度提升数据收集效率。以往数据处理需要人工进行统计计算,耗时长。信息化系统可以快速自动处理大规模数据,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挖掘和整理,极大减少数据处理时间。信息化系统可以从多方面全面采集决策所需数据,进行组织化存储,根据决策需求自动生成报表,为决策提供完备和可靠的依据。利用信息化系统建立的模型和算法,可以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模拟不同决策方案的效果,使决策更加准确和理性。信息化系统大大缩短了从数据采集到决策方案产出的周期,使护理管理可以及时根据最新数据做出决策响应。通过信息化监控手段,可以实时跟踪决策执行效果,及早发现问题并调整优化决策方案。信息化系统可以保存历史决策方案和效果,进行知识积累,为后续决策提供经验支持。总体而言,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显著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使护理管理决策效率整体提升了50%以上。它为护理管理注入了信息化的治理手段,推动了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二)优化资源配置
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护理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优化护理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信息化方式,管理备用药品及耗材,准确掌握资源储备数量,方便进行效期管理。依托信息系统的统计分析,科学评估每类资源的实际需求量,针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警示提醒。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护理资源配置效率提高30%以上,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节约了医院资源成本[4]。
(三)改进工作流程
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详尽的护理工作标准、操作规程,使护理工作程序更加规范。信息系统内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规程,可以明确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该如何开展,确保所有护理人员严格遵循统一的工作规范,杜绝个人经验化的随意工作方式,从源头增强过程管控。信息系统打通各职能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作,不同岗位可以及时获取所需信息,提高配合效率。信息共享实现无缝对接,避免了信息壁垒,促进了护理管理各职能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同配合。记录信息化系统应用效果,识别工作流程的薄弱环节,并持续进行信息化改造,不断优化流程。建立常态化的流程优化机制,持续分析和改进流程,使之不断趋于最优。工作过程和结果信息化存储,可以加强过程监控,杜绝工作中的隐性失范。信息化使全过程可视化,消除监管盲区,有效防止违规行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减少了重复录入和确认等冗余工作,提升工作效率。标准化的信息化工作流程,可以有效规范操作行为,减少差错,提高工作质量。
(四)加强过程控制
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构建了覆盖护理工作全过程的监控和控制体系,可以持续跟踪每一个工作环节,找出薄弱环节并优化改进,从而全面加强过程控制,规避工作失误。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每个关键节点都需要及时向信息系统反馈工作的当前进展状态,这样相关负责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全面掌握工作进度,发现延迟并快速采取补救措施,保证工作按规程有序进行。信息系统可以配置异常行为检测机制,当监测到工作过程中存在重大偏差或风险时,立即反馈警报到相关负责人,引起足够重视和快速响应。在护理工作的关键节点设置针对性过程检查,严格记录过程数据和检查结果反馈信息系统。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思路和优秀经验进行记录和表彰奖励,可以激发工作创新活力。信息系统可以协助分析过程运行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并根据情况持续调整优化过程控制措施
[5]。
结论:信息化已深深融入医疗行业,并成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针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建立起面向主要管理环节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发挥信息化手段的监控、分析、决策和过程控制功能,全面提升护理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信息化可以助力护理管理的准确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改进工作流程,加强过程控制,使护理工作更高效、安全、优质。积极推进和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是医院实现精益化、智慧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让信息化为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红涛.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9,16(3):45-48.
[2]赵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护理管理信息平台构建[J].电子医学,2020,22(4):567-569.
[3]钱建明.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优化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2021,41(1):32-35.
[4]张凤姣.医院护理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构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1,42(3):45-49.
[5]李晓梅.新时期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J].电子医学,2022,23(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