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马岭岗镇中心初级中学
树人先树德,德育工作是中学课堂教学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成长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此,笔者结合当前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新时代德育工作“从单向输入到家校合一”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德育工作;中学德育教育;家校合一
一、德育在中学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意义
教育部早在2017年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就明确要求: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这就要求学校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增强世纪效能,为青年成长注入精神营养,提供道德规范。
对于当前中学的学生而言,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保证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并可以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思想,进而满足新时代社会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青年可塑性强,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定型的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于价值观养成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学校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以文化人 以德育人,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道德培养,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崇高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价值理念等,为我们做好学生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进一步做好德育工作,需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二、单向输入:当前中学德育教育存在问题
当前,中小学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课堂的趣味性、知识的广泛性、学生的主体性等进一步加强,新颖的教学方式被应用于各大课堂当中,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学生认知的视野。但同时,在实际德育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导致学生对于知识一知半解,自主思考时间较少。传统的说教模式导致学生丧失了对德育内容的兴趣,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与排斥心理。
其次,目前中小学德育课程设置较少,通常为一周一到两节,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还未进入德育知识课堂就已经结束,一方面使得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备课内容无法讲述完毕,关键知识点讲解不够透彻。另一方面学生一问三不知、不求甚解的情况较多,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程度较低。
再次,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中学生接触的互联网信息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较弱,一些鱼龙混杂的垃圾网站、低俗内容对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有些学生会模仿不良视频中的行为,还有的学生有逆反心理,对枯燥的德育课程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导致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因此,中学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家校合一:新时代德育教育教学融合性发展
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就要真正提升德育的效能。当前中学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对其及时有效化解则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学校对德育的重视需要在体制、观念、实施、组织等方面不断改进,要建立评估机制,更加重视效果,不流于形式;更加注重实践,实证,问辩,不流于口号。同时,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要以学生为核心,增加更多自主锻炼、自我成长的机会,
从教师层面来看,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师是除了他们的家人之外和他们接触最多的成年人,而且在学生对教师所教学课程学习的时候,他们会不自觉受到教师行为举止的影响。对此,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这其实就是当前教育学界提出的从“离身德育”到“具身德育”的思考。
从学校层面来看,在以德立人的背景之下,各个学科教学工作者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德育教学价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从而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将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与德育工作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功能,从学校制度层面将德育工作作为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德育内化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动力,为成长筑牢坚实的价值底座,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从家校层面来看,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学校和家长应该一起努力,共同把德育工作落实到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并向学生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体会到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要让学生在形成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之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中逐渐形成一种约束,做到心里有数。
综上所述,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要以人本为教育的理念,要满足实现人的基本需求, 还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重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促进全面的发展。创新德育教育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德育教育本质,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新时代品德,用新形式、新手段使学生在心中树立为国家贡献自己才智的信念,让新时代的中学生始终能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指引。同时,教师应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美育工作、文化自信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