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人民医院骨科 四川广安 638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予以PFNA内固定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呈良好趋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相比之下对照组情况则相对欠佳,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PFNA内固定均是有效治疗手段,尤其是前者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PFNA内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and PFNA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femur. Methods: Aged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nd were treated with PFNA internal fixation and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r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the indexes such as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showed a good trend, the Harris hip function score was higher, and the VAS score was lower,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latively poor,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both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and PFNA internal fixation are effective methods, especially the former has more obvious effect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PFNA internal fixation; Seni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Curative effect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较高,老年人为多发群体,这与老年人大多有合并骨质疏松症有关,在受到外力冲击后,股骨粗隆就极易骨折。在此病的治疗中,手术是有效手段,可短期内恢复髋关节活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病程,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手术方案。本文主要就人工髋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60例,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8例、12例,年龄区间为61-78岁,平均年龄为(67.35±3.65)岁;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9例、11例,年龄区间为60-81岁,平均年龄为(66.49±3.71)岁。致伤原因:跌倒、车祸及其他。本次研究提前告知了患者相关内容,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患者的年龄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未发现较大差异(P>0.05)。纳入标准: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无手术禁忌;资料齐全。排除标准:髋关节疾病史;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史;认知、交流障碍;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PFNA内固定术治疗:予以硬膜外麻醉处理,取平卧位,将患侧髋关节抬高20°-30°,牵引复位,复位良好后将患肢固定于骨科牵引床,选择髋关节外侧作为入路,将大转子切开,于大粗隆顶端1/3位置进针,沿着股骨长轴扩髓,股骨复位成功,放置螺旋刀和锁定钉,基于C臂机下加压锁定螺钉,成功留置引流管,术后实施常规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基于骨折情况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全髋,或是半髋置换术,麻醉可选全麻或硬膜外麻醉。(1)全髋关节置换术: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将患侧髋部外侧作为入路,充分露出骨折端,对股骨颈做截断处理,安放适宜的髋臼杯,股骨扩髓,将适宜的骨水泥假体置入,关节复位后,活动下肢,检查下肢外展无障碍,对梨状肌进行修复,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行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2)半髋关节置换术: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将患侧髋部外侧作为入路,切开关节囊后,于小粗隆顶端离断股骨颈,将股骨头取出,使用钢丝进行加固,骨水泥柄前倾10°-15°,关节复位,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行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中实施不同手术治疗后,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并基于Harris评分标准的前提下评估髋关节功能,分数越高提示功能恢复越好。另外,还需根据VAS评分法评估疼痛情况,分数越低提示疼痛越轻。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PSS20.0软件完成研究中所涉数据的统计、分析,t、X2分别应用于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指标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明显优于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
组别 | n | 手术时间(min) | 术中出血量(ml) |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d) | 术后负重时间(d) |
观察组 | 35 | 91.02±8.46 | 327.64±23.79 | 8.72±1.31 | 23.15±4.48 |
对照组 | 35 | 88.29±12.14 | 213.52±20.07 | 14.25±3.86 | 46.32±7.23 |
2.2Harris评分
观察组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呈良好趋势,反观对照组则相对欠佳,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对比
组别 | n | 术后1周 | 术后3个月 | 术后6个月 |
观察组 | 35 | 75.46±10.29 | 83.34±6.83 | 89.35±5.02 |
对照组 | 35 | 74.95±10.78 | 76.11±8.24 | 82.51±5.67 |
2.3疼痛程度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较轻,以VAS评分较低为体现,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高,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
组别 | n | 治疗前 | 治疗后 |
观察组 | 35 | 5.72±1.41 | 1.52±0.73 |
对照组 | 35 | 5.68±1.39 | 3.47±0.35 |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由外力导致,保守、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其中保守治疗患者需长期制动,恢复时间较长,且并发症风险也较高。据相关统计显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年内死亡率高达53%[1]。在此背景下,保守治疗就不适合作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
针对老年人而言,在年龄逐渐增大的背景下,骨质疏松也会随之加剧,增加了骨脆性,降低了骨韧性,在暴力作用下,粉碎性骨折的发生率就较高。常规内固定术的实施,其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理想化,以创伤大、复位效果欠佳等为体现,不利于髋关节功能的快速会费[2]。因此,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缩短卧床时间及髋关节恢复时间等就成为了重要解决问题。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包括全髋及半髋置换,通过机械固定,调整复位,术后短时间内患者就可展开髋关节活动训练,进一步缩短了卧床时间、负重行走时间等,这就为髋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效果提供了保障。PFNA内固定术具备较高的稳定支撑力,可对股骨抗旋能力起到强化的作用,对于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尤为适用,不易发生螺钉松脱、断裂等问题,且基于增加内固定力支撑面积的前提下,也能规避复位后再移位,有效减少或预防了髋内翻畸形。但值得注意的是,PFNA内固定也存在一定的应用限制,即对于髓腔较细的患者,髓内钉的插入难度较大,且也存在远端锁钉难度大等问题,这也是导致其术中出血量较多的原因。另外,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褥疮等相关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主要是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全髋或半髋置换,可在短时间内恢复部分髋关节功能,这就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有研究指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10年生存率不低于95%,对于不稳定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均可获取理想的效果[3]。另有研究显示,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假体置换,可规避血供不足而引起的骨折不愈合,促进了早期功能锻炼,髋关节功能恢复较优。针对髋关节置换术而言,其可实现髋关节稳定性的维持,相较于PFNA内固定,恢复时间更短
[4]。本研究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明显优于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PFNA内固定术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整体效果更优,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及行走,缩短了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时间。观察组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呈良好趋势,反观对照组则相对欠佳,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较轻,以VAS评分较低为体现,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高,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较于PFNA内固定,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疼痛较轻,有效预防或减少了相关并发症。
综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PFNA、人工髋关节功能置换术均能获取明显的效果,但后者的应用价值更加明显,以髋关节恢复时间较短、疼痛较轻等为体现,且安全性也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炎,汪海滨,史法见,等.PFNA和DHS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7(24):2223-2227.
[2]李堂贵.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4):73-75.
[3]徐杨俊,郑卫平,刘又生,等.3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J.临床骨科杂志,2019,22(6):727-730.
[4]贺军,林炎水.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研究[JJ.中国医刊,2020,55(4):38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