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中心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敷脐疗法对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3-2023.7期间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5例,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和观察组(35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敷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疗法对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肠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关键词】中药敷脐疗法;腹部手术;早期肠功能;疗效
腹部手术是用于治疗腹部疾病的一种外科手术[1]。不同于手术切口的类型,如正中切口、旁正中切口、经腹直肌切口、横切口和斜切口。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术后禁食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患者的肠道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对于术后治疗至关重要。中药敷脐是一种中药治疗方法,其可将药物贴在脐部,透过皮肤吸收起到治疗作用。该方法具有多种独特优点,如简便易行和不易出现副作用等,因此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2]。本研究旨在分析中药敷脐疗法对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选取2023.3-2023.7之间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5例,56.21±5.21岁)和观察组(35例,56.09±5.02岁),对比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
(1)尽早进行肠内营养:在手术后6—24小时内,将营养液透过鼻胃管或胃造口等途径输送至肠道,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同时有助于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2)采用药物治疗:多种药物,如红霉素和维生素B1,可促进肠道的蠕动和肛门气体排放,有效缩短术后肠麻痹的时间。
(3)进行适度的运动:手术后早期进行下床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改善肠道血液供应,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敷脐治疗:本研究选用莱菔子10g、白术15g、大黄5g、厚朴10g、桃仁15g、红花5g、当归10g、川芎10g、芒硝10g的中药组方[3],对其进行细末研磨后,将中药粉装入布袋中,封住袋口,制作成中药封包。治疗时,将患者脐部彻底清洗并擦干,然后将中药封包敷于脐部皮肤上,用绷带固定。一般情况下,每日进行3次,1次进行30min-60min,但具体时间需要根据药物的作用和病情而定。在敷脐的过程中,需注意维持适宜的温度,避免受凉。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组别 | 例数 | 肛门排气时间(h) | 肠鸣音恢复时间(h) | 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h) |
观察组 | 35 | 19.91±2.01 | 20.96±2.36 | 18.98±3.92 |
对照组 | 35 | 24.18±7.51 | 34.34±6.96 | 23.22±7.53 |
t | - | 3.249 | 2.721 | 2.955 |
P | - | 0.002 | 0.008 | 0.004 |
2.2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 例数 | 住院时间(d) |
观察组 | 35 | 7.25±2.92 |
对照组 | 35 | 10.54±5.21 |
t | - | 3.259 |
P | - | 0.002 |
3 讨论
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功能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而中药敷脐是治疗该过程的有效原则。这种方法的目标在于促进肠道的蠕动,调整气血,缓解症状以及提高疗效。中药直接作用于脐部,药物的吸收通过皮肤进行,达到一定的药理效果,进而改善肠道功能,减轻手术后肠麻痹症状[4]。在术后恢复肠功能方面,中药敷脐疗法有以下几种作用途径:①经络传导:作为人体重要的穴位“神阙穴”,脐部与多条经脉相连。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能够快速到达全身各处,发挥治疗作用。②促进药物吸收:中药敷贴于脐部,能够被皮肤吸收,进入血液,作用于肠道器官,有助于肠道蠕动和肠功能的恢复。 ③提供温热作用:中草药中含有一些温热成分,能够起到温通经脉、促进气血流通的作用,对于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有辅助作用。术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与其肠蠕动恢复时间息息相关。敷脐疗法,一种中医疗法,被证明可以促进肠蠕动恢复,缩短排气时间
[5]。常用的中药有莱菔子、白术、大黄、厚朴、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和芒硝。其中,莱菔子促进肠道蠕动,白术强健脾气,大黄清热解毒、活血,厚朴行气消积、燥湿化痰,桃仁活血、润肠通便,红花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芒硝软坚散结、润燥通便。这些中药的联合作用可以行气消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更有助于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术后腹胀、腹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中药敷脐疗法可通过药物的作用缓解这些不适,如行气消胀、止痛等。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则可能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6]。中药敷脐疗法可降逆止呕预防这些不适的发生,改善患者食欲,有助于促进康复。住院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费用和康复进程[7]。综上所述,中药敷脐疗法能从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症状、预防不良反应等方面入手,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进程,获得广泛应用。本研究也显示,观察组的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中药敷脐疗法有助于促进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功能的恢复。该疗法能够减少肛门排气时间,并且缓解腹胀和腹痛等症状,预防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及肠粘连。此外,该疗法还能够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谢俊,何艳平. 中药敷脐配合穴位按摩促进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护理优势[J]. 特别健康,2020(29):228-229.
[2] 翁丽丽,段绍斌. 中药敷脐疗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19,37(1):132-134.
[3] 李焱. 中药敷脐对腹部手术肠蠕动恢复及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J]. 医学信息,2019,32(z1):75-76.
[4] 邓子兆,黄梅红,罗琦,等. 中药敷脐护理干预促进肝胆脾术后肠蠕动恢复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21):157-159.
[5] 张艳菊,王萍. 中药敷脐联合情志护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1):124-126.
[6] 方克云. 中药敷脐法联合黄芪润肠颗粒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3):139-140.
[7] 孙羿帼,邵家东,曹敏. 中药敷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硬化腹水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0,28(9):69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