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铭济医院 湖北省恩施市445000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市100091
关键词:胃脘灼痛;中医药疗法;清胃散加味。
笔者自2010年以来,运用清胃散加味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痛60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药物治疗者。现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选择脾胃湿热证患者90例做为观察对象。临床表现:胃脘疼痛,嘈杂灼热,泛吐酸水,口干口苦,渴不欲饮,纳呆恶心,小溲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患者随机分为组治疗组60例中,男34例, 女26例;年龄26~69岁,平均43.6岁;病程6个月~12年,平
均2.1年。对照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0~66岁,平均41.9岁;病程4个月~10年;平均1.8年。两组-般资料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
(1)内服清胃散加味方:
生地、当归各10g, 牡丹皮12g,黄连6g(夏月倍之)、升麻9g白豆蔻12g,蚤休9g,砂仁6g。
随症加减:时常泛吐酸水者,加煅瓦楞、乌贼骨;热甚便秘者,加大黄,枳实;气滞胀痛者,加厚朴,大腹皮,莱菔子;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郁金,香附;疼痛较重者,加玄胡、白芍。1剂/d,水煎2次取汁450ml,分3次温服。连服15剂为1个疗程,3~4个疗程后停药观
2.2对照组 内服黄芪建中汤,疗程同治疗组。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依据《标准》评定疗效。
治愈:胃痛及其他症状消失,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 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有好转;
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3.2结果
3.3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44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1.66%;
3.4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9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间比较,疗效差异显著(P <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典型病例
郑某,男, 53岁, 2010年11月6日初诊。患胃痛6年余,每因过食辛辣或劳累后发作。经中西药治疗,疼痛虽可缓解,但时有复发。3天前因饮酒引发胃痛。刻诊:胃脘灼痛,时有胀闷,按之痛甚,泛吐酸水。舌苔黄腻,脉滑数。胃镜检查示:糜烂性胃炎3度。病因中焦湿热,外
热侵袭,致胃失和降,不荣则痛,遂用清胃散加味方加瓦楞子20g,乌贼骨15g,郁金9g香附9g;;食五剂后;复诊:胃痛胀闷减轻,无泛吐酸水。共治疗3个疗程,诸症消失而告愈。半年后胃镜复查提示:溃疡修复,慢性浅表性胃炎,随访1年未再发。
5讨论
脾胃湿热型胃痛多因素体脾胃火重,过食辛辣,而损伤中焦脾胃,以致湿热内生,纳运功能失常,继而出现胃痛、吐酸诸症。究其因,以湿、热二字为本。笔者针对病机,治拟清胃凉血止痛之法。内服清胃散加味方中,升麻,黄连清热解毒,当归,生地,丹皮凉血活血
白豆蔻,砂仁理气健脾。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理气和胃、收酸止痛之功。故对湿热中阻型胃痛,及消化道溃疡,疗效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