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土地资源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刘佳睿

370902198401091831

摘要:现阶段,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能够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因此,相关人员在土地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中,应重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此来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土地环境问题现状与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土地资源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农村土地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旨在通过整合与整治等方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人员通力合作,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土地整治工作有序开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当前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与我国大量人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只有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作用,提高土地资源的附加值以及利用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不仅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还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2我国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制度现状

2.1土地利用规划许可程序

现阶段,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依照法律程序的规定,主要界定适用范围、申请人、被申请人等。其中对于适用范围的界定,则是依照《城乡规划法》,在城镇规划区域内通过划拨、出让等方式,为土地开发和利用项目提供使用权,应当由建筑单位获得相关部门审批、核准以及备案后,向当地土地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授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按照法律规定提交科学可行的工程设计方案、土地使用权证明等文件,保证土地利用开发的合理性。

2.2土地利用规划许可的公众参与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涉及多方利益,除了开发者之外,与公众利益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当前阶段在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决策中,在获取规划主管部门与少数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还关注广大公众的参与,如将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决策透明化,保证公众知情权,避免出现权力寻租等情况。我国在现阶段对于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决策,注重民主化、公开化和透明化。但因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目的是控制行政权,对于当前公众参与程序没有明确规定。虽然部分地区采用听证会、论证会或其他方式等,促进公众参与,不过在法律上仍没有直接明确赋予公众参与规划的权利。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将当地景观元素融入到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这样才能够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景观,对乡村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然而部分土地资源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在工作中也没有将土地管理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甚至还会当地生态景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2.3土地利用规划许可的救济机制

在土地利用规划许可相关法律规定中,存在多条约束和控制政府公权力的条款规定,避免出现不当受理审批行为,充分确保行政相对人、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合法土地权益。但现有法律体系中的救济条款在制定时没有详细规定补偿执行途径、补偿依据、补偿标准。所以土地利用规划许可救济机制在实践中难以得到落实,无法满足相对人权益保障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关于土地利用规划许可过程中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健全。虽然在有关行政诉讼和复议等法律中,现有规定内容明确行政相对人具有申诉和复议等权利,在行政许可期内允许采用法律救济手段。但在当前司法实践中,由于土地利用规划许可相关的行政诉讼存在特殊性,权利救济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原因是有关土地利用规划许可的行政诉讼标的范围大,涉及面较广,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多个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并且涉及到地方土地规划部门的权限问题。所以对土地利用规划许可争议内容的判决存在较为突出的复杂性,如形成行政案件后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则必须协调各个利益主体的矛盾,存在很大难度。

3土地资源管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1对土地资源管理提高重视程度

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脚步,那么就必须要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开展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化、现代化、规模化,切实有效地提升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正确认知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土地资源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还要合理安排规划中的绿地发展,科学规划绿地面积并监控实施过程。绿地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内容,能够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因此加强绿地建设很有必要,并加强设计、管理以及施工等各方面的监督,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要注重优化景观结构,结合实际情况改善城乡风貌,并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绿地建设经验,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层次。

3.2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

对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来说,虽然增加耕地面积非常重要,但同时也要注重保障土地质量,提升粮食产量与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讲,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应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适当保留一些沼泽和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场所,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此同时,在土地资源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土地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护土地生态安全。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还要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农业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农业生态系统安全。

3.3坚持生态环境建设指导思想

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土地环境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引进各种先进技术,使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尤其是对于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更应该重点治理,以此为突破口延伸至对全局的长远治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统一起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从而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

3.4遵循生态环境建设基本原则

政府部门要积极改革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以GDP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指标的考核体系,确保各级部门在执政的过程中更加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在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时,应确保其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有效的治理模式。同时,政府部门还要丰富监管手段,以制度约束和规范的方式推动土地资源管理发展的规划进程。同时,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工作积极参与到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使城土地资源管理主体向着公共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关规划信息也要及时公开,体现出对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尊重。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实际,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制度,对推动国土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土地,能够缓解当前的土地供需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实践中还需注重健全土地利用规划许可法律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规范救济机制等,以此形成系统化的健全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制度,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康志栋.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思路[J].华北自然资源,2023(01):131-133.

[2]  俞珠晴.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转型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23(0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