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县蕲州文化馆 435315
摘要:根据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发展融合,首先要实施非遗人才战略和推进学科建设,以促进非遗与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其次,需要注重在景区集聚和转化传统技艺、美食、表演艺术等项目,支持发展综合性文旅产业体。在蕲春县,以蕲艾艾灸疗法为代表的非遗项目受到了重视和保护。为了传承和普及该技艺,蕲春县建设了艾灸疗法传承工坊和传承馆,并开展公益性培训活动。另外,蕲春县还探索了“文旅+体育”融合发展的新道路,并进一步推动了绿色文旅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非遗传承;公益经营并行;生态创新
蕲春县以推动非遗文旅产业融合转型升级为目标,计划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贯彻落实文旅融合战略部署;实施“非遗人才强旅”战略;推进“非遗与文旅”学科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将非遗项目聚集转化于景区,发展综合体文旅产业,促进从观光经济到体验经济、区域旅游到全域旅游、传统旅游到智慧旅游的转变。通过以非遗传承为核心推动文旅融合,实现非遗产业兴旺和人民生活富裕,为非遗技艺的多元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蕲春以蕲艾闻名,而位于湖北省蕲春县蕲艾灸道博物馆,由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邓小军复制的麦秆画《灼艾图》则展示了国家级非遗蕲春艾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的初心——让艾灸造福更多人。工坊通过开展公益性艾灸技能培训,吸纳脱贫人口和低收入家庭,并通过创办非遗艾灸疗法传承馆,普及蕲艾、蕲春艾灸疗法历史和艾灸技艺。“蕲春艾灸疗法”作为湖北省传统医药项目代表走出国门,先后赴10余个国家进行展演,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好评。而蕲春大力实施“药旅联动”战略,致力于打造大健康特色产业,让“中国艾都”的名片越来越亮丽。
而近年来,蕲春县也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资源和政策优势,探索走出一条“文旅+体育”融合发展新路,奋力奏响跨界融合发展新篇章。
一、文旅产业项目遍地开花
2022年4月1-2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陶宏家率领调研团队莅临蕲春县,对艺术创作和非遗产业发展进行调研。陶宏家高度评价了蕲春县在非遗保护传承和转化利用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认为其具有明显的亮点和特色,能够充分激活非遗资源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精神产品的源头索引。他指出,通过推动非遗与时俱进的文艺生产,释放非遗物质载体的更大效能,蕲春县在抗金城景区和东山非遗文化小镇建设以及蕲艾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可示范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众人沿着蜿蜒的石板小路漫步前行,仿佛来到了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令人身心舒畅,陶醉其中。
初夏时节,来到蕲州文化旅游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蕲艾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别有一番风趣,让游客流连忘返。蕲州文化馆、民俗旅游度假村等一系列文旅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在眼前展现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文旅发展新景象。
二、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十三五”期间,蕲春县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不断跃上新台阶。文旅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藏品展览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社会服务效果。文旅融合发展能带来更大的流量,扩大社会影响力,其创新发展新思路只是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在构建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参与创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行文化旅游融合的过程中,当地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坚持党建引领,深挖本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之根,为乡村文化大家园建设注入文化核心元素,形成“一文一场馆”、“一馆一特色”、“一园一品牌”。
三、体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1、公共体育场地不断扩大。2018年10月,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市五运会筹备动员会,最终总投资近6亿元,其中一期投资3亿元,主要包括体育场和体育馆。县委县政府还将县体育馆建设列为县重点工程。该馆位于漕河体育路,是在原县灯光球场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包含游泳池、体育馆、业余体校教学楼。
2、全民健身服务不断拓展。借举办市运会东风,全县紧紧围绕健康蕲春的目标,树立“大体育”理念,统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民健康和健身型社会,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高潮中,蕲春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3、运动人才培养不断发力。优化青训网络建设,采取“走出去练”和“请进来教”的措施,每年组织优秀训练队伍集训,确保我国体育后备力量可持续发展。
蕲春在完善县城公共体育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上下真功夫,新建了奥体中心。奥体中心位于美丽的蕲河岸边,属新城和老城交汇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整个项目成为体育赛事活动、文艺演出、集会展览及体育产业的主要阵地,并实现全县农村体育设施基本全覆盖,彰显活力蕲春的魅力。
四、本土资源充分利用
近年来,蕲州镇菩提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特色文化为主题元素,通过“以文建馆、以馆兴园、以园助旅”提振乡村建设,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形成了新时代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实现了本土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红色文化的时代传承,名人文化的发掘利用,公共文化的突破发展,形成了新时代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1、产业园区支撑强村富民
蕲春县菩提村以政府财政引导性投资,带动集体资金全额投资,将本土文化资源与山水自然资源结合,充分挖掘蕴藏在菩提村山水之中的体现地方特色,筑牢乡村文化旅游实体,带动地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积极开发农耕采摘园、茶文化园、旅游景区等文化旅游园区。引进高新技术,投资上千万元建成800亩名贵花木基地;投资上百万元建成300亩蕲艾等种植基地等等。
2、美好环境缔造幸福生活
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园区时,当地实行文化与旅游并轨,从形式到内容,一改过去单打独奏的思维方式和传统做法,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文化驱动旅游发展、用旅游促进经济繁荣,涵养了全新的文化业态。
3、坚持公益与经营并行
菩提村通过口号喊出、标语打出、活动搞起、品牌树起的方式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建设,提高了效益。文化园采取免费开放的公益性运营模式,不仅促进了周边商业和餐饮业的发展,还增加了群众收入和就业机会。菩提村文化园和采摘旅游园等园区采取免费开放公益性运行,以热情的接待和详尽的介绍为游客提供服务,打造了具有蕲春乡村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五、生态行业深入创新
位于漕河镇长林岗村的李时珍百草园地理位置优越,水、陆、航空交通便利。通过长江黄金水路、京九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的组合,为景区和蕲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地区发展空间广阔,地势宽广,具备深入开发和连片拓展的条件。李时珍百草园以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李时珍传说为核心,以自然山水和生态田园为基础,整合了山、林、湖、河、湾等原生态资源,融合养生、康疗、农乐、度假等功能,打造了国际化的医药文化基地、现代生态农园示范区和世界级的度假养生目的地,形成了国家级的健康旅游示范区。
此外,蕲春县以创新为突破,繁荣该县文旅商品市场应用前沿科技手段,确保游客获得沉浸式的观赏体验,在不改变“非遗”真实性基础上,赋予“非遗”生机与活力,全力扶持文旅商品开发。并推进智慧旅游综合平台建设,开设官方抖音账号“蕲州旅游”,全方面宣传该地民俗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并与其他城市开展相互推送宣传工作。在20余个旅游主要客源地举办延吉旅游资源推介会,积极参加旅游产业博览会、旅游交易会等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局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康雨薇. 湖北蕲春县管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与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2]《艾叶的研究与应用》首发式在医圣故里湖北蕲春举行[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1):2620.
[3]古城蕲州.时珍故里[J].中国老区建设,2020(04):2.
[4]王艺婕.再设计方法于陶瓷博物馆设计中的运用[D].湖北工业大学,2021.
[5]吴达.李时珍百草园花草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2.
[6]中国吉林网.(2022).走县域 看发展|延吉市:奏响“文旅+体育”融合发展新章.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580043.
[7]东南网.(2022).积极探索“非遗+旅游”文旅经济发展路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2549687670447266&wfr=spider&for=pc.
[8]红蕲红.(2022).蕲州镇菩提村:文旅相融促振兴.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Tc3OTMzMQ==&mid=2247528955&idx=3&sn=23f6e7e5a20795bb219d1ff69817c66a&chksm=e89ccc97dfeb45818250b2e94e3ac632c4579f330e774fc7b12f7e18a80e5da9d6dff109e87f&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