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留取合格的微生物标本

/ 2

怎样留取合格的微生物标本

伍柳柳

单位:巴中市中心医院 邮编:636000

在医疗水平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微生物检验技术水平随之不断提升,为多种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但实际工作中,却存在多种影响微生物检验效率及效果的因素,而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如何采用有效措施留取合格的微生物标本,为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及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创造有利条件,已成为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下面就怎样留取合格的微生物标本进行科普。

1.导致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在微生物检验中,标本采集不仅是工作开展的第一步,更是对标本合格性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标本是否合格除了会受到采集方法及留取方式的影响外,还与其存储环境、温度以及运输过程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若再发生送检不及时现象,则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标本,其存活周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也是决定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性的重要原因[1]。通常微生物标本的送检工作均由相关护理人员完成,而一名工作人员多会同时负责多个检验标本,且在检验之前,其对不同微生物存活周期的了解度较低。以微生物检验较为集中的时间段为例,由于工作人员负责的标本数量较多,影响因素也会随之增多,因此,送检不及时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也会相对较高。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难以避免。除此之外,无菌容器错误应用也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尿液、粪便等微生物标本盛放容器的选择范围较广,对患者病情的影响较少,再加上部分标本的采集需要患者自身或者家属完成即可,在采集过程中无法遵守无菌操作,所以,标本中混入杂质的现象较为严重,进而导致标本在采集过程中受到污染,不仅影响标本质量,也会影响检验结果。不仅如此,在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及送检过程中,各科室还经常会出现因重复送检、空容器及条形码打印错误的现象,也会影响到标本的合格性。

2.分析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1)痰液标本:通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分析来看,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现象在痰液标本中最为常见,以咳出痰液的不合格占比最高,达到90%以上[2]。导致此现象发生原因主要为:患者所选用的标本留存方法不适用,咳出痰液并不是肺部深处的浓痰,个别患者甚至将唾液误认为是痰液标本,因此造成痰液标本留取的合格性较低。另外,痰液在排除过程中,还会受到口腔内细菌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痰液标本。

(2)尿液标本:送检时间过长及留取方法不正确是造成尿液标本不合格的两个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发现,尿液标本的不合格通常是因中段尿液采集造成。在中段尿液的采集之前,需要患者应用相应比例的碘伏消毒液清洗外阴,随后再进行标本采集,并在采集完成60min之内将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标本检验时间需要控制在2h内[3]。若出现特殊情况而无法确保标本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送检,则需将其保存至适宜环境中,保存温度介于4℃-8℃之间。除了尿液标本的采集会影响标本的合格性之外,其他环节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进而影响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影响检验结果。

(3)血液标本:对血液标本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主要为血氧培养期间发生污染。通过对国内多数医院的实际调查发现,血液标本在培养过程中很容发生污染,且污染源以阳性杆菌及葡萄球菌污染为主。

(4)粪便标本:通常情况下,粪便标本的采集均由患者或者家属完成,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护理人员的介入。由于粪便标本的稳定性相较于其他标本更强,因此,在采集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异常问题。标本的不合格多是因送检时间较长而造成。在送检时间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下,粪便中所含的水分也会大量流失,进而增加假阴性检验结果发生的可能[4]

(5)体液标本:造成体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包括操作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性、存储环境或容器不符合要求,送检时间超过规定范围等等。但多数情况下,体液标本的采集步骤较为简便,出现不合格情况的几率较低,而对于特殊性液体,在采集过程中却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污染。

3.确保微生物标本合格的有效策略

(1)重视并加强检验工作人员的学习与培训,确保其认知与操作技能同步提升。在操作中详细了解不同标本的特点,为标本留取合格奠定基础。如血液标本在运输过程中不得震荡,否则会出现溶血现象,影响检验结果;尿液标本则需采集中段尿液;在痰液标本的采集中应明确区别唾液与痰液[5]。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应掌握各类标本的检测时间、检验方法、送检时间等方面。并在整个检验过程中均能遵循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操作,以减少标本不合格情况的发生。

(2)加强标本运输管理,制定相应制度,由专人负责标本的收集与运输,除了要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至实验室之外,还应确保在运输途中的安全性[6]

(3)加强与各科室的联系与交流,通过与其他科室展开焦炉检验标本及结果不合格情况,及时发现影响标本合格留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确保标本合格率的提升。

对标本采集工作加以重视,由于标本采集是微生物检验的首要环节,因此,应给予足够的关注,特别是针对危重患者及老年病人的标本采集,护理人员更要给予耐心的指导与帮助

[7]

(4)对于标本含量不足或已经出现污染及性状改变的标本,应马上退回至相应科室,并在明确退回原因后,告知其标本合格标准以及采集过程中应注意的各项事宜。

(5)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对标本采集工作加以重视,并确保采集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与流程进行规范操作,为标本的合格性奠定基础[8]。同时还应对临床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并对标本采集及运输等环节设置提醒服务。

参考文献

[1]郑栋材,刘有发.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1):89-91.

[2]常亚平.临床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相关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9):208-210.

[3]邱素娟,陈焕文,叶峰山.临床微生物标本实验室检验不合格原因和优化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2):44-46.

[4]李亚丽,张玉琴.导致公共卫生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0):184-185.

[5]史箫笛.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4):121+123.

[6]侯昆.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相关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5):147+150.

[7]吕春宝,杨凤华,王毅.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44-45.

[8]赵丽,张雅君,赵娜.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J].人人健康,2019(14):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