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县中的出路在哪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2

振兴县中的出路在哪里

陈志有

贵州省凤冈县第一中学   564200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2%以上,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县域高中建设。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我国县域普通高中(县、县级市举办的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规模超过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一半,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办好县中对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带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人才发展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不得不看到,在我国目很多地方县中发展还存在生源和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教育质量不高或提高缓慢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县中办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加大力度,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这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解决老百姓就近入学并享受高质量教育愿望的现实需求。当然,这还是县中学校实现自身发展、跟上时代的迫切要求。

一、县中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笔者去过本省很多县中学校,发现县中发展之所以跟不上中心城区,从客观上看主要原因有:

1、县中的区域优势不及中心城区。无论是在生活和工作环境,还是学校硬件设施设备等方面比不过中心城区,这是客观存在的。教师选择较好条件的工作环境导致县中教师流失、学生选择较好条件的学校导致优质生源流失的现象之所以突出就很自然了。

2、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一是行政化管理所产生的弊端,在教育的机制体制上不宽松,行政化的管理容易产生形式化手段来管理学校,导致非教育教学事务杂多。各学校都是按统一指令来管理和执行,校长的思想和学校的特色得不到最大最好的彰显,校长也不能真正理直气壮的抓学校管理,制约了学校的正常运行。二是教育行政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对教育教学业务不熟悉、不专业,瞎指挥,瞎折腾,内耗大,对学校的管理干涉过多,任何人都可以对学校指手画脚,在管理上往往产生“婆婆”多的现象,使学校难于静下来,往往疲于应付,被迫内卷甚至选择躺平的现况亦不少见。三是校级管理队伍素质不高,校长没有真正的学校自主管理权,更没有自己的思想,学校管理队伍调换过快,往往还没有熟悉或正在熟悉时又被调整更换了。

3、学校内部管理的问题突出。县城是一个“熟人社会”,要推进一项管理往往很难。如县域教师队伍管理缺陷,推行优化组合难,不能实施聘任机制和质量激励机制。教师觉得生源差,没有动力,干好干差一个样。教师钻研业务的学术氛围差,吃老本,被动选择心安理得的心理工作。

4、其它:德育工作滞后,家庭教育缺失;课堂教学方式落后等。

二、振兴县中的出路在哪里?

一是加大投入,改善学校办学的硬件条件,缩小县中与中心城区学校的硬件差距。百姓选择子女入学首先看学校的教学质量,再一细化主要就是这几大因素:硬件条件、师资水平(包括能力和责任心)、学校风气(包括教风、学风)等。

二是改进教育行政管理方式。县级教育领导部门(包括县教育工委)和县教育主管局要做好顶层设计,出真招有实招,大刀阔斧动真格抓改革促学校发展。改革就是要敢于针对问题动大手术,不能拼拼凑凑将就一下,对一些不符合发展要求跟不上时代的东西就要敢于“伤筋动骨”打破,常言说“不破不立”,只有彻底打破陈旧的不适应的机制,才能建立新的机制。县级教育领导和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管理要立足宏观,把握好方向,不能干预过多过细,管得太死板机械。要构建宽松氛围,让校长敢于担当和主动履职,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为学校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要切实减轻学校的非教育教学负担,全力支持校长推进学校管理,为学校“松绑”,为教师减负,让教师静下心来安心从教。

三是改善教师民生待遇,包括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等,教师也是人,有权利选择更加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利于家庭,利于自己成长,无可厚非,只有改善了民生,让教师有追求幸福生活和满意工作的现实条件。

四是赋予学校管理自主权,让校长信“教”。要关心校长队伍的专业成长,更加注重校长思想立足学校实践扎根生长,激发校长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更好的发挥才能智慧管理好学校,办出学校特色、品位,促进学校良性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要稳定学校管理队伍,在对学校管理层进行人事调换时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管理文化的有效衔接和传承,不能出现新领导一上任,有的工作就断层,甚至出现另起炉灶,另搞一套的现象。

五是抓好抓实德育工作,切实改进德育工作途径,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笔者在一些县中发现,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如对犯错学生停留在说教、告诫层面上,等出了问题后进行处分的传统方式,没有把德育发展与心理发展、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因此,要把学生德育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个人生涯规划和时代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符合学生认知,获得学生认可,学生才能接受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六要关心教师专业成长,引导教师把教育教学业务工作和追求人生幸福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人文关怀,多方面多角度关心关注教师的民生待遇,提升教职工幸福指数。注重学术氛围营造,引导教师做专家型教师;注重对教师的专业培养,注重业绩考核考评,引导教师成长为名师、大师和人师。

七要大胆推进“三新”课程改革。笔者在一些高中学校听课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方式陈旧,完全的讲授灌输式,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贵州推进“三新”改革已快三年,但是从中可看出,很多教师新课程理念淡薄,缺乏课程理念,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能力明显不适应学生需求,因而才有老师费力讲不讨好,学生厌倦厌学学不好、课堂教学效益不好等现象,说明学校推进“三新”改革力度弱,甚至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因此,县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按“三新”课程改革要求,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推进“三新”课程改革。

同时学校还要同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教师人事和薪酬分配改革等,以适应学校跟上时代的发展。

总之,县中要振兴,必须要找准问题,针对问题拟定策略和方案,做好做实,并持之以恒,才有出路。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没有县中的振兴,高质量教育体系就是不完整的,也没有真正的教育公平。习总书记讲“中国梦”时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应是我们提振信心和士气的源泉,更是我们县中人振兴县中的精神动力和创造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