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攻坚经验下的老挝贫困问题与减贫策略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3

中国脱贫攻坚经验下的老挝贫困问题与减贫策略浅析

何悦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要:当前,贫穷问题依然是社会发展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消除贫困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各国政府的共同职责和任务。老挝驻华大使坎葆在2021年中国两会上对中国脱贫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的扶贫成就为“世界扶贫历程写下了精彩篇章”,愿意学习中国扶贫经验改善老挝人民的生活。老挝的贫困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地形多山地、高原和灾害多发的自然地理因素,早期殖民主义侵略、战争遗留的未爆炸弹药的影响的历史因素,以及“佛系”心态的社会文化因素等。通过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中老减贫示范工程不断推进,合作成果斐然,双方在减贫方面进行了多元化交流,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为中老减贫合作提供了多种减贫途径。今后,中老双方既要“授人以渔”和“授人以鱼”相结合,又要注重文化、改善投资环境来鼓励中国企业在老挝“开花结果”,使得中老两国达成可持续性互惠。

关键词:老挝;贫困;减贫;中老合作

一、老挝贫困现状与特征

总之,老挝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是贫困主体以农村为主,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生活条件较差;二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区域贫困也明显,尤其是北部地区的贫困率比中部、南部地区都要高;三是基础设施落后,便民服务程度差。

1.贫困主体以农村为主,人口比重大,减贫困难

老挝贫困人口多聚集在农村地区,天灾人祸在所难免,经常发生飓风、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土壤层破坏,严重影响老挝区域种植业的发展,洪涝灾害导致动植物疫情等[1][2][3]。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国家资金有限,老挝对农业技术投资不足使得农业生产率低也是老挝贫困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4]。此外,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劳动力培训资金有限,食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导致农产品附加值降低,产业链条短,产生的经济效益就会降低,惠及人口数量有限,这些都是降低农村地区减贫、降贫,削弱减贫成效的重要原因。

2.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不平衡明显

老挝共有 17 个省、1 个直辖市,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三大区。上寮(北部地区)共 8 个省,但由于地理条件恶劣、长期殖民混战以及处于边疆地带的种种现实因素,老挝北部相较于中部和南部,一直属于较为贫困的地区。中寮(中部地区)包含五省一市,该地区多为平原,且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交通便利,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集中,是老挝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下寮(南部地区)共 4 个省。老挝政府虽一直致力于改善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各种原因其减贫速度下降,最终成为老挝最贫困的地区。

3.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便民服务程度差

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老挝没有出海口,并且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导致其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老挝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地理条件(80%是山区、高原)和地域条件的制约,老挝很难实现长期大规模向外输出的目标。

二、老挝贫困的影响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

老挝的贫穷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息息相关。正如贾雷德·戴蒙德所说,“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5]。”

就地理位置而言,作为东盟境内仅存的一个内陆国家,老挝被称为“中南半岛屋脊”,它的领土很窄,80%的土地都是山地和高原,交通条件极差,运输十分落后。它没有海域,甚至没有河域,这就意味着老挝的境外贸易往来只有陆路交易这唯一可行的途径。也因为没有海港和运输途径,很多产品无法进行交易,使得老挝除了丧失天然运输的机会外,也缺少了很多经济往来的机会。

自然因素方面,老挝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是一个常年炎热的国家,四季温差很小。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人们很容易感到疲惫不堪、“懒散”,甚至没有上进心,从而导致社会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就灾害而言,贫穷国家所在的区域还经常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生产,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动荡和不安。此外,大多数病毒源于热带,高温为细菌和有害生物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温床,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自然灾害严重地损害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环境,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经济复苏和脱贫的可能性。

2.历史因素

一个国家的贫困,不是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老挝之所以会如此的落后,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地理环境,更多的是因为老挝的连年战乱。

1893年,法国先后侵入老挝、暹罗等国,与暹罗国王签署《法暹条约》,割让湄公河东部老挝地区,老挝一直屈于在法国残酷的统治下,直至1954年,激起了老挝国民的反抗,爆发了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老挝虽然已经独立建国,可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都处于战乱之中。首先是越南战争,尽管越南是主要的战场,但是老挝却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特别是美国在老挝境内投放了8千万枚未爆炸的炸弹,给老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另外,老挝内部的内战也在持续爆发,直至1989年战争结束。几十年的内战,不但给老挝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更是给老挝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老挝现在已经无暇顾及国内的经济发展,所以在战后,重建基础设施,发展经济,对于老挝而言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3.社会文化因素

老挝国民有很强的宗教信仰。当地大约85%的居民信奉佛教,佛教在老挝的民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认为这一世的贫富,与上一世的善行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老挝人把贫苦看作是一种因果循环,是个人的一种福报,因为上辈子的功德积累不足,所以才会变成现在的穷困状态,想要摆脱贫困,就必须要通过宗教的善行转化,而不是依靠政府的政策、福利和经济的调节。这也是老挝民众总体上满足于现状的原因。

4.现实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提出“贫困陷阱”,其核心是指由于经济中存在恶性循环,而使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落后的状态,不能依靠自身来摆脱这种困境。就老挝而言,导致它在独立后贫困化加剧有许多现实因素。

(1)政府官员腐败腐蚀老挝经济

老挝政府公职人员收入偏低,为了维持生计,极易出现滥用权力和贪污腐败的现象,政府的执行力和监督力不足,从而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经济福利的改善,减慢脱贫的步伐。根据监控全球贪污腐败问题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2018年2月21日公布的2017年全球国家清廉指数排名中,老挝排名第135位,比去年下滑12个名次。全球共180个国家接受调查。据该报告显示,老挝清廉指数29分,低于43分的平均分,在10个东盟成员国中腐败程度名列第二。

(2)人口规模少,教育程度低

老挝拥有2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根据老挝的人口最近一次调查显示,老挝的人口仅为690万。此外,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但是根据老挝第三次农业普查的数据可以得知,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很低,28%的农民从未上过学,31%只上过小学,14%完成初中,只有6%完成高中。虽然老挝人民在教育水平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债务和财政支出的巨大压力,老挝政府不得不削减教育支出,这也造成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低下的状况,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很多家庭依旧无法负担子女上学。

三、中国对老挝经济援助现状

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了全面脱贫攻坚战。“举世无双的壮举”“了不起的人间奇迹”“最具吸引力的中国故事”......许多国外媒体和国际人士都对中国的扶贫工作表示赞赏。中国扶贫工作的成效,不但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赞扬,而且它的治理经验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减贫的治理样本和典范,并与有着巨大减贫经验需求的老挝形成了新的合作机遇。中老两国近年来在扶贫和乡村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1.中老减贫项目持续推进,合作成绩显著

2014年11月,在出席东盟10+3领导人会议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东亚减贫合作倡议”。2016年12月7日,东亚减贫合作示范项目在老挝万象正式启动,这也表示着针对老挝的减贫项目开始运作。2017年9月,中国援助老挝减贫示范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在万象市版索村和琅勃拉邦市象龙村实施。该项目包括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户生计改善、能力建设等方面内容[6]。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培训之外,扶贫项目还将为版索村提供教育支持。

2.开展减贫经验分享,促进多元化交流

长期以来,解决贫困问题一直是东盟各国人民所想所盼。中国始终将东盟视为周斌啊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特别是在减贫扶贫上,中国和东盟通力协作,稳步前行,走出了一条减贫合作的“亚洲道路”。

中国历来都十分重视与东盟国家间的减贫交流与合作。自2005年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建立以来,始终都将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减贫合作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老挝政府与中资企业对话会等重要活动,各方在减贫经验的分享与交流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依托基础设施援助与投资

在东南亚诸国当中,老挝是唯一一个没有出海口并且完全被陆地邻国所包围的国家,并且国内地形也基本由山地组成,因此国内交通设施相对缺乏,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限制,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不过近些年来,中国与老挝之间的基建合作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中老高速铁路建设工程。中老铁路通车前,老挝国内只有一条从首都万象至老泰边境的约3.5公里的老旧铁路。中老铁路通车后,中老铁路不仅是老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而且为其“陆锁国”变“陆联国”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可靠支撑。除了铁路外,中老共同投资建设的老挝第一条高速公路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也于2020 年12月2日在老挝国庆时正式通车,结束了老挝不通高速的历史。据世界银行2020年年中发布的题为《从陆锁国到陆联国,解锁中老铁路联通性的潜力》的报告,其中分析了中老铁路将带来的物流成本优势,预计昆明和万象之间的陆路运输价格将降低40-50%,同时老挝国内线路成本将降低20%至40%。这些都为为老挝和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外,中国在老挝的投资也对老挝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宝贵切实的贡献。2009年中老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2019年,两国又签署了《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目前,中国既是老挝第一大投资来源国,也是老挝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四、对进一步推进中老减贫合作的建议

1.“授人以渔”和“授人以鱼”相结合

一方面,鉴于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国在竭尽全力、量力而行的情况下,为老挝人民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支持。除改进减贫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外,还协助农民改善生活条件,增强其扶贫能力。同时,鉴于老挝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中国也在努力提高老挝人民的自主性。例如,协助村民成立管理委员会和监委会,并鼓励村民全程参与工程的实施,提高村民自我组织、管理、监督和发展的能力。还比如,老挝素有“东南亚蓄电池”之称,但因电网建设缺失导致电能浪费严重、债务负担沉重,我们积极推动建设主干电网,就是为把“蓄电池”变成“聚宝盆”打通“中阻梗”。”这些都是“授人以渔”和“授人以鱼”相结合的生动例子。尽管近年来中国对老挝的援助为其减贫事业带来了明显的效果,但是要实现让老挝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仍然任重而道远。中老减贫合作仍要坚持“授人以渔”的原则,注重老挝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所以,既要加快落实民生项目的援助,也要促使老挝自主发展。

2.重视文化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始终是一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百年事业,在国际合作中亦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虽然近几年中老合作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是在今后的合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老挝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中老之间的教育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应针对老挝的具体国情,制订针对老挝学生的具体教育方案。

3.完善营商环境,鼓励中国企业走进老挝

虽然老挝拥有廉价的劳工和土地资源,丰富的矿产和水电资源,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以及老挝国内旺盛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等优势,但是,在老挝的中国企业依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例如老挝的基础设施很差,运行费用也很高;并且由于老挝的人口规模较小,国民收入水平较低等原因,中国企业在老挝落地、投资尚有一定的适应时间。所以,中老双方仍应共同努力,为老挝的中资企业提供更好的商业环境。

五、结语

老挝作为澜湄地区国家之一,与我国山水相连、命运相接,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沿线国家。然而,老挝的贫困问题一直是阻碍中老深化合作的最大问题,影响着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打造。并且,减贫合作直指民生,惠及民众。因此,怎样摆脱贫困是两国政府目前都要面临的最为要紧的任务之一,也是合作中最容易获得显著成果的领域。因此,中国和老挝减贫合作符合两国整体利益的,是两国共同的需要。

今年是中老建交 62周年,并且老挝也将步入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签署的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指引下,中老关系老中关系也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刻,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未来,中方也将与老方密切协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老挝实现至2020年努力摆脱所处于的最不发达国家行列以及至2030年努力成为中上等收入的国家作出属于中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Lele Zou and Yiming Wei. Driving factors for social vulnerability to coastal hazards in Southeast Asia: results from the meta-analysis[J]. Natural Hazards, 2010, 54(3) : 901-929.

[2]Ribolzi Olivier, Cuny Juliette, Sengsoulichanh Phonexay, et al. Land use and water quality along a Mekong tributary in northern Lao P.D.R.[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1, 47(2) : 291-302.

[3]Young J R, Evans-kocinski S, Bush R D, et al. Improving Smallholder Farmer Biosecurity in the Mekong Region Through Change Management.[J]. 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 2015, 62(5) : 491-504.

[4]吴良, 钟帅, BOUDMYXAY Khampheng, 李鹏.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东南亚贫困及减贫开发模式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 2017,13(06):463-471.

[5]严磊. 非洲贫困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01):94.

[6]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广西代表团赴老挝推进东亚减贫合作示项目[EB/OL].(2016-12-26)[2016-12-30].http://fpb.gxzf.gov.cn/gzzc/gjhz/t43442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