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镇中学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成为教育的关键部分。初中生物课堂作为生态和生命科学的教学阵地,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责任,它不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引导学生思考和行动的起点。文章将探讨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培养环保意识的重要价值,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培养策略,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环保意识
引言:在当前的全球环境背景下,为学生注入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初中生物课程为此提供了极好的平台。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思想成熟、认知拓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周围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都处于高涨状态。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和生态的科学,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当学生深入了解到每一个生物都在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时,他们自然会产生对环境的敬重和想要为其作出贡献的冲动。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价值
生物学,作为探索生命奥秘的门户,揭示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纤细而坚韧的联系,让学生明白自然之间的万物是如何相互依赖、共同生存的。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生命的基本知识,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和伟大。每当他们了解到珊瑚礁如何为鱼类提供栖息地,或是森林如何为地球提供清新的空气时,他们的心中就会为大自然的完美和协调所震撼。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理解和思考的过程。当学生知道某些人类活动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比如过度捕捞、森林砍伐等,他们会更加珍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的价值,认识到每一个生物都在这个大自然中有其独特的位置和作用。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策略
1、融合实际环保案例
实际的环保案例在教学中的价值不可小觑。它们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学习素材,还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环境问题的真实影响。具体的例子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例如,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课题中,教师可以引入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的水质污染案例。学生可以看到因污染导致的鱼类死亡、河水变黑、植物凋零等现象。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探索污染物如何进入生态系统,影响食物链的稳定,进而影响到顶级捕食者,如鹰、鹭等鸟类的生存。更进一步,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污染背后的生物学原理,教师可以讲解某些污染物如何影响生物的生理机能,例如重金属如何影响鱼类的呼吸或如何干扰鸟类的繁殖能力。最后,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并研究这些污染事件的起因,为什么它们发生,如何预防和解决。
2、户外实地环保考察
与课堂学习相比,户外实地考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访问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生态农场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和观察生态环境的状况。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同时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种实地体验使学生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一课题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当地的森林公园或植物园。在实地考察时,学生可以直接观察不同的植物种类、生长环境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通过观察被砍伐或受到破坏的地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森林砍伐或人类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将激发他们深入探索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生态资源。此次户外实地考察不仅让学生对植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鼓励参与环保项目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项目,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与当地的环保组织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环保活动的机会,如植树、清理河流、野生动物保护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从实践中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为改善环境做出实际贡献。例如,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并引导他们进行动物观察项目。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当地的动物,如鸟类或昆虫,对其进行观察,记录其行为和习性,然后研究其生存环境是否受到威胁。如果学生发现该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他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采取措施来改善这些动物的生存条件。在项目的最后,学生可以整理他们的发现和建议,与学校和当地的环保组织分享,甚至组织一次公开展览或演讲,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动物的生存状况和保护的重要性。
结论:在初中生物课堂里,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对待自然和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这种态度和价值观会陪伴他们成长,影响他们的决策,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为生物老师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教学机会,将实际的环境议题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学术的角度理解环境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的环保热情。
参考文献
[1]周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2):135-136.
[2]周娉.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探讨[J].考试与评价,202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