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614000 )
摘要: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疾病,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经调查发现,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怎样高效稳定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来讲非常关键。中医保健简单易行,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实施有一定的优势。有效治疗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的干预,中医保健及健康教育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速度,使患者掌握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减少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保健;健康教育
糖尿病及并发症严重影响身体重要的器官,如心、肾等,甚至带来生命危险。中医认为糖尿病多由机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引起。若未予及时治疗,往往会并发耳聋、水肿、中风等。在治疗糖尿病时中医保健及健康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糖尿病的中医保健及健康教育干预内容综述如下。
一、糖尿病病人的中医保健
(一)精神调理
中医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糖尿病患者体质多数有痰湿、阴虚和湿热等特点。痰湿体质的患者性格沉稳,谦恭礼让,忍耐力强。可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使自己兴趣广泛,增加阅历,扩展视野,以改善体质而保持身体健康。阴虚体质与湿热体质的患者性格急躁,开朗外向,多数易暴怒。可尝试自主调节情志,及时发泄负面情绪,安神定志。在喜与忧、苦与乐面前保持正确的认识和平稳的心境[1]。
(二)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的基本准则:合理控制热量的摄入,以得到最佳的重量,并对其长期保持;科学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确保摄入必要蛋白质;严格控盐,戒酒,定时定量进食。治疗糖尿病重点是控制饮食,控制饮食得当,有利于消除尿糖,使空腹血糖达到正常水平,保证代谢平衡,预防发生并发症。按标准体重及活动量计算每天所需热量。计算表中体重(kg)的方法是年龄在40岁以下者为身高(cm)-105;40岁以上者为身高(cm)-100。得出每天供给的热能后还需综合考虑体重、工作情况和劳动强度,重体力劳动者所需热量明显超过轻体力劳动者。
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合理搭配饮食,还要管理好饮食禁忌。一般来讲,饮食以清淡为主,可适度增加宣肺、健脾、化湿、益肾的食物。糖尿病中体形微胖的痰湿质患者,要控制摄入肥甘、油腻、滋补、苦寒等食物。如油炸、肥猪肉、银耳、芝麻、核桃、西瓜、甘蔗等均少吃。较为阴虚者,可摄入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如绿豆、海参、螃蟹、牛奶等。这些食物以甘寒性凉为主,对机体阴气不足者有滋补的功效。还可以适当摄入药膳,实现有针对性的调理。阴虚火旺的人,少吃或不吃刺激性、煎炸、高脂肪的食物。
(三)起居调护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起居如惊,神气乃浮”。[2]可见,人体中神气发挥了关键作用,它总结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如果起居有规律,作息合理,就能够保养神气,让人精神充沛、生命力旺盛,面露红光,目光如炬。反之,如果起居无常,违背自然规律和人体长度来调节作息,长期如此会神气衰弱,进一步导致精神不振,生命力减退,面容枯槁,目光滞纳。糖尿病中痰湿体质的患者湿浊过胜,湿性严重则造成气机受阻,最终对阳气造成遏制。日常居所应朝阳,室内干燥整洁。平常积极参与户外运动,便于舒展阳气。选择透气散热的衣物,定期晒太阳,以自然之力通达阳气。在湿冷环境内,避免户外雨淋。阴虚质患者畏热喜凉,故尽量在安静环境内居住。此外应提高睡眠质量,滋养阴气。工作压力大、运动剧烈、熬夜等工作会加重阴虚,故尽可能防止。
(四)运动锻炼
糖尿病中痰湿体质的患者多肥胖,容易困倦,故联系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步调整,养成长期运动的习惯,如散步、慢跑、网球等。糖尿病人之所以肥胖,主要是存在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等表现。因此,为了使机体提高代谢率,应坚持有氧运动。一般下午2:00-4:00阳气旺盛时进行运动最佳。体重超过健康标准,运动能力偏低的人,可选择游泳锻炼。糖尿病中阴虚体质的患者体内精液精血匮乏,运动时易口干舌燥、面色潮红等,故锻炼要控制强度,以调养肝肾为主,如打太极拳、八段锦等一些偏柔和的运动。锻炼过程密切观察出汗量,及时补充缺失的水分。阴虚质者偏消瘦,更易上火,皮肤干燥无光泽,故选择游泳运动以对肌肤滋润,预防皮肤发生瘙痒不适。
二、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干预
(一)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离不开长期科学的治疗,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决定了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效果。国外研究说明,在糖尿病管理中健康教育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对糖尿病患者加强教育和管理是治疗糖尿病无法忽略的内容。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及糖尿病治疗手段时重点强调了健康教育,希望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理解疾病以及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二)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基本知识教育:为患者与家属介绍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令其了解致糖尿病的致病因、发展规律和预后手段等,提高患者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2.饮食控制: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相应提高了生活质量,肥胖病人中患糖尿病的比例不断增高。一些症状较轻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能降低血糖。健康、合理的饮食包括:第一,控制总体热量,形成健康的饮食结构。第二,蛋白质、脂肪的供给。饮食总热量中蛋白质达15%-20%,其中摄入动物蛋白量相当于1/3的总蛋白摄入量。碳水化合物达50%-60%,食物更建议选择杂粮。脂肪不超过30%,每天0.6-1.0g/kg最佳体重。第三,科学分配,按饮食习惯,合理规划3餐。
3.用药指导和自我监测:根据医嘱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留意药物治疗情况及其副作用。糖尿病人在自我监测时得到关于血糖的有价值信息,以此调整用药,从而控制病情。
4.心理教育: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患者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且在不断延长病程中抑郁的程度更严重。不良情绪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分泌,更难有效控制血糖。故糖尿病人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治疗糖尿病的重点是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监测血糖、遵医服药、饮食控制等都是血糖管理的重点,加上对糖尿病人实时中医保健教育,能改善有关指标,发扬中医药的文化优势,以防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1):1-33.
[2]罗荣华.个体化饮食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0):138-140.